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在额眶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和2018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2例额眶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8岁和16岁。术前对患者行CT扫描获取影像学数据,导入Mimics 10.01中进行颅骨三维重建和图像分析,设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病灶切除范围,然后三维打印头颅缺损模型,并制作覆盖颅骨缺损的个性化钛修复体,再虚拟设计自体颅骨外板取骨范围并模拟修复眶骨缺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行头颅CT扫描,测量眶容积、眼球突出度,检查视力,评估手术效果。结果2例患者术中肉眼所见病灶边界与术前模拟设计相符,术中所见颞骨为正常骨质。术后1例患者恢复良好,另1例术后1 d出现脑脊液鼻漏,未经特殊处理,2周后自愈。术后CT显示个性化修复体与颅骨结合良好,额眶部形态满意,接近正常解剖形态。术后2例患侧眶容积增大,比术前分别增加了2.99、9.99 ml;术后眼球突出度得到改善,比术前分别减小3.32、5.11 mm;术后视力与术前相同,眼球各个方向运动良好。患者及家属对形态满意。结论将数字化技术用于额眶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术前的模拟设计,有利于术者精确地制定手术计划,提高移植骨的利用效率,术后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计算机三维模拟设计切除额眶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病灶范围、术中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进行视神经管减压,以保护视神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额眶部稳定期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计算机三维模拟技术设计切除病灶范围,术中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对额眶部骨纤维组织进行保留外形的次全切除、按设计模型立体额眶部开窗,同时对视神经管内段和球内段进行术中减压,保留额眶带的外形重塑。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测量突眼度、患侧额部前凸点左右差值、患侧额部外侧点左右差值、眶额点左右差值、患侧视力,检查眼底情况,并对术前与术后即刻、术前与术后6个月各左右差值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2.5岁。7例患者均获6~39个月随访,平均11.4个月。术后6个月,两侧眼球突度的差异变化,由术前平均(6.7±1.6) mm,改善至(2.9±1.1) 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侧额部前凸点左右差值从术前(18.1±3.4) mm,改善到术后即刻(3.1±3.5) mm(P=0.001)、术后6个月(4.0±3.6) mm(P=0.001);额部外侧点左右差值从术前(21.4±4.1) mm,改善到术后即刻(1.8±1.9) mm(P<0.001)、术后6个月(2.5±2.1) mm(P<0.001);眶额点左右差值从术前(12.2±2.5) mm,改善到术后即刻(2.3±3.0) mm(P=0.004)、术后6个月(2.7±2.9) mm(P=0.006)。患侧视力检查术前平均裸眼视力4.5,术后6个月4.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计算机三维模拟设计切除病灶范围、术中导航技术辅助进行视神经管减压,可以安全、有效的保护视神经,精确改善稳定期额眶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额眶部外形。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神经内镜下经额部锁孔纤维束外侧入路微创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样本选自本院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计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为96%,并发症发生率为28%,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为92%,并发症发生率为32%,以及住院时间对比,P>0.05说明不存在对比意义;其他手术相关指标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额部锁孔纤维束外侧入路微创手术和显微镜下经颞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均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保护神经功能,但神经内镜下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且其能避免误伤重要的纤维束、血管、神经核团和语言中枢等重要结构,视野较好,更能彻底止血。
简介:摘要Draf Ⅲ型手术是治疗顽固性额窦炎症、额窦黏液囊肿、内翻性乳头状瘤、骨瘤、脑脊液鼻漏或进行前颅底肿瘤前期切除的主要手术方式。经典的Draf Ⅲ型手术需要首先辨认额窦开口再进入额窦,易导致术腔出血和手术时间延长。经中线入路手术即“outside-in”(由外向内)技术,避免了寻找额窦口的步骤,早期即确定解剖界限,大大降低了手术时间和难度。本文介绍这一手术技术的有关解剖和操作方法,并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额窦炎治疗中,采取鼻窦药物支架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接诊的42例额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提供鼻窦药物支架干预,观察术后治疗效果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Lund-Kennedy评分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Lund-Kennedy评分,术后1个月为(2.23±0.33)分,术后3个月为(1.61±0.30)分,术后6个月为(1.54±0.22)分,术后12个月为(1.23±0.18)分,均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额窦磨削手术(Draf Ⅱb、扩大Draf Ⅱb和Draf Ⅲ)中应用鼻腔黏膜瓣的临床随访结果,探讨和归纳不同黏膜瓣的应用适应证及使用黏膜瓣对术后额窦口开放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2019年于北京同仁医院接受内镜下额窦磨削手术的48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黏膜瓣进行额窦口重建分为黏膜瓣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19~71岁)和非黏膜瓣组(即对照组,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1~63岁),利用OsiriX®软件对术后7 d和术后1年额窦引流通道截面积进行测量,并进行Lund-Kennedy评分,分析2组患者预后的差异。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8~102个月。黏膜瓣组术后上皮化时间(2.5±0.9)个月(均值±标准差,后同),对照组术后上皮化时间(3.0±0.7)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24)。随访终期黏膜瓣组额窦开放良好者23例(95.8%),狭窄者1例(4.2%),无再手术病例。对照组额窦开放良好者16例(66.7%),狭窄者8例(33.3%),再手术者4例(16.7%)。黏膜瓣组额窦口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2,P=0.027)。黏膜瓣组术后1年额窦口面积缩小(0.87±0.58)cm2,对照组额窦口面积缩小(1.54±1.15)c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P=0.046)。2组均无额窦口闭锁病例,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提示,黏膜瓣组平均Lund-Kennedy评分比对照组低0.78分,即手术方式对Lund-Kennedy评分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F=5.33,P=0.035)。结论额窦磨削手术中应用黏膜瓣覆盖裸露骨面可减轻黏膜瘢痕及新骨形成,显著降低额窦口狭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