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普外科切口感染患者80例,按照11比例选无切口感染普外科80例患者作为对照病例,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筛选出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共1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切口感染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长(OR=3.78)、体重指数高(OR=3.18)、备皮至手术时间长(OR=3.02)、心理准备不充分(OR=2.76)、年龄大(OR=2.52)。结论普外科切口感染因素复杂,通过提高患者抵抗力、控制手术时间、缩短备皮至手术时间、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预防对策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因素分析及诊治。方法:通过对我院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普外科接收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资料,送检标本鉴定菌株。结果: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其中6例呼吸道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1例切口感染。实验室标本培养,10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7株病原菌,其中4株革兰阴性菌、2株革兰阳性菌、1株真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出现医院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手术类型、二次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P<0.05)。结论:普外科术后感染发生率较大,并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需制定精准有效的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原因,明确治疗措施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于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842例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手术类型、年龄、病史、治疗方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长、伤口是否感染等情况。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是否接受侵入性操作、手术类型、切口长度等因素,均能够给患者的感染率带来实际影响,P<0.05,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患者从感染到治愈共经历12—31d的时间,平均为16.8±1.7d,且手术伤口拥有良好的恢复状态,暂且没有出现二次感染的病例。结论:经过普外科手术后,需要提高对高危感染因素的重视,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日常观察及全方位管理,降低二次感染的发生概率,一旦出现伤口感染,需要及时做好专业的治疗,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简介:目的:分析脊柱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4年6月—2014年6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行脊柱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切口分泌物或脓液的细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结果。结果共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114株(65.9%),前3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32株(18.5%)、鲍曼不动杆菌28株(16.2%)、肺炎克雷伯杆菌21株(12.1%);革兰阳性菌(G^+)54株(31.2%),前3位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12.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5.8%)及表皮葡萄球菌8株(4.6%);真菌感染5株(2.9%)。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敏感性最低,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敏感性也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敏感性最低。结论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中均较常见,且革兰阴性菌较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更高,临床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