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重度肩难产行外阴侧切术与助产手法治疗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3例重度肩难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外阴侧切术与胎儿助产手法治疗,观察分娩结局。结果发生肩难产的因素有娠期糖尿病12(27.91%)例,妊巨大儿19(44.18%)例,阴道助产8例(18.6%)以及产程异常4例(9.3%);新生儿的结局中,发生新生儿锁骨不完全骨折的有3例(6.98%)、新生儿锁骨完全骨折的有1例(2.33%)以及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4例(9.3%);产妇里面发生产妇产后出血的有2例(4.65%)。结论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产妇情况行外阴侧切术与胎儿助产手法治疗,以提高分娩率,减少不良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术与选择性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会阴侧切术,观察组行选择性会阴侧切术。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及损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会阴侧切术可以显著减少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恢复时间,对新生儿及软产道无损伤,临床上对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应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行选择性侧切术。
简介:摘要的比较分析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术与选择性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会阴侧切术,观察组行选择性会阴侧切术。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及损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会阴侧切术可以显著减少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恢复时间,对新生儿及软产道无损伤,临床上对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应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行选择性侧切术。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初产妇常规会阴侧切术与选择性会阴侧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会阴侧切术,观察组行选择性会阴侧切术。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及损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会阴侧切术可以显著减少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恢复时间,对新生儿及软产道无损伤,临床上对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应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行选择性侧切术。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娩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会阴侧切角度,不同缝合方法对会阴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在本院施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施行30°会阴切开,采用连续缝合法,对阴道粘膜、会阴肌层、皮下脂肪与皮肉进行连续缝合;对照组施行45°切开,采用间断缝合法,对阴道粘膜、会阴肌层与皮下脂肪实行间断缝合后,最后皮肉连续缝合。结果实验组30°会阴侧切后进行连续缝合,会阴切口出血少,缝合时间短,重度疼痛发生率降低,切口炎性反应轻,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30°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操作简单、切口愈合良好、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会阴侧切美容缝合术的临床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阴道分娩初产妇291例会阴侧切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术的应用及护理经验。结果会阴侧切美容缝合术初产妇291例,无以例切口感染裂开,且手术也美观,术后不需拆线,缩短了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降低,经阴道分娩中会阴侧切术开始广泛应用,现对常规会阴侧切给产妇带来的近期和远期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平安县中医医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50例,其中行会阴侧切的75例,会阴自然撕裂伤75例,进行临床观察,定期随访。结果近期导致的伤口失血量,阴道血肿的形成,伤口的疼痛度,水肿的发生率,伤口感染愈合不良情况均是会阴侧切组明显高于自然撕裂组(P<0.05)远期导致的切口瘢痕瘙痒,阴道口过度狭窄,性生活不适均是侧切组高于自然撕裂伤组(p<0.05)。对会阴严重撕裂伤的保护性,新生儿的评分,侧切组和自然撕裂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技术不能作为常规操作广泛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Dunhill术、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25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全切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全切组(102例),将次全切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次全切组(108例),将Dunhill术治疗的患者纳入Dunhill组(115例)。采用SPSS 25.0软件包校对全组数据,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描述,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临床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等计数资料用频数(n)、率(%)描述,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切组相比,Dunhill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住院时间较短,Dunhill组和次全切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高,Dunhill组手术时间比次全切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甲状腺次全切术与Dunhill术,甲状腺全切术在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大。而Dunhill术可有效兼顾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可结合患者需要而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