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予以产后尿失禁患者循证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60例产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80例,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低漏尿点压力明显更高,最大应力时漏尿量、24h漏尿量则更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6%、82.50%,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产后尿失禁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各项尿动力学指标,降低尿失禁严重程度,且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医院科室众多,耳鼻喉科学是最主要的研究部门之一,一般收治的患者比较多,每天需要收治几十到几百个患者,每个患者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疾病的数量和类型存在巨大差异,在治疗患者时要采取许多预防措施。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代,人民的生命质量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对医护服务的品质需求也在逐步提高,从目前医护服务水平的整体分析出发,循证医护的概念是高度肯定的、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可以全面提高整个社会医护水准,并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的分析对象均选取于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共计84例,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月,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纳入研究的分析对象分为2组,其中42例划分到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另外42例划分到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其临床具体情况,并记录护理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心理状态(SAS、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以上数据记录完整后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循证护理的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参照组,SDS评分低于参照组,但研究组的优势十分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满意度相比,前者高于后者{92.85%(39/42)比80.95%(34/42)},以上数据有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4.76%(2/42)、23.81%(10/42)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后者有明显的劣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当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护理安全性,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工作开展中循证护理干预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共56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患者护理中,行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疼痛管理、病情监测、饮食指导等,将其中的28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其余患者在接受普外科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使用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在VAS评分、Barthel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的比较中,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模式下,经过循证问题的提出、文献查找收集证据、落实循证护理措施三个流程,可以很好的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相应的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护理质量,将其用于普外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了解循证护理措施在耳鼻喉科护理环节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治疗的108例患者展开研究,根据需要分解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前者通过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则加入循证护理措施。在治疗结束之后,进行两组患者的各个方面指标的对比和分析,比如知识普及率、心理状态的情况、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差别(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耳鼻喉科的护理质量和效果,让临床护理的安全性得到提升,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增强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并使患者的情绪状态、认知水平、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促进该类患者的及早出院,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