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相变微胶囊功能流体所具有的相交区间是影响其强化传热效应和工程应用价值的主要因素。采用双流体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层流条件下,双流体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颗粒相体积分数、营径和Re对相交区间的影响。功能流体的相交段长度和总吸热量都随着这三个因素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同时相变段长度还取决于入口温度和边界条件等因素。以直链烷烃为相变材料的功能流体在相变段的蓄热能力相近。但在同Re下,功能流体的相变段长度和总吸热量都随着囊芯材料相变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入口温度是影响相变材料熔化速度的重要因素。相交段的长度、总温井和总吸热量与流体入口过冷度都呈线性关系。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相变段长度与壁面过热度呈指数为负的幂指数关系,而相变段总温井和总吸热量都随壁面过热度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对流换热 相交微胶囊 相变温度 强化传热
  • 简介:使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研究了功能热流体中单个相变微胶囊颗粒在湍流场中的运动和融化特性,获得了相变颗粒在湍流场中运动轨迹以及温度沿轴线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相变颗粒的粒径、密度以及入口位置对其运动和融化特性有较大影响。颗粒较小时跟随性好,但吸收能量能力较小,相变段较短;颗粒较大时跟随性差,但吸收能量能力较大,相变段增长;靠近圆管中心处颗粒温度较低,相变段较长且靠后,靠近壁面处颗粒温度高,相变段较短且靠前。

  • 标签: 潜热型功能热流体 相变微胶囊 跟随性 湍流
  • 简介: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包覆使其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得到的微小粒子叫微胶囊,一般粒子大小在微米或毫微米范围。微胶囊技术的优势在于形成胶囊时,囊心被包覆而与外界环境隔离,它的性质能毫无影响被保留下来,而在适当条件下,壁材被破坏时又能将囊心释放出来。这给使用带来许多便利。如液体成微囊后,可变成固体粉末,这给它的使用、运输、贮存都带来很大方便。液体粘合剂制成的微胶囊,摸起来是不粘手的干燥粉末,但微胶囊的内部仍是液态粘合剂,其使用性能并未改变。又如把密度比水小不易稳定分散在水中的农药制成微胶囊后,密度加大,可悬在浮水中,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制成的微胶囊心是与外界环境隔开的,就可使其免受外界的湿度、氧气、紫外线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使性质不稳定的囊心不会变质。也可以使原本会发生相互作用的几种成分分开,如把固化剂组分微胶囊化之后就可与环氧树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单组分的粘合剂,而不必担心存放期间会发生固化反应了。香水或有机溶剂形成微胶囊之后,它们在室温下的挥发性也大为降低,从而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和保存期。毒性大的杀虫剂农药形成微胶囊后,对人畜的伤害也大为降低。味道极苦的口服药在形成微胶囊后,儿童和老人在服药时也不再感到痛苦难咽了。联系人:金绍黑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都金鹰生物技术研究所地址:成都二环路南路一段20号电话/传真:(028)5214675

  • 标签: 微胶囊技术
  • 简介:微胶囊技术能够使物质产生物态变化,实现物质的固化,在医药、农药、食品、饲料、涂料、油墨、黏合剂、洗涤剂、感光材料、纺织等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史,微胶囊的组成与制备方法,微胶囊的性质及应用.

  • 标签: 微胶囊技术 结构组成 制备方法 物理化学法 物理机械法 复凝聚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以石蜡为芯材,以密胺树脂为壳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快速高效制备了1.57μm、1.71μm和2.25μm等多种粒径的石蜡相变微胶囊。所制备的微胶囊在组装成三维光子晶体以后,能够产生明显的光子禁带,与计算值基本吻合。红外发射率测试和红外热成像测试结果表明,由于石蜡相变微胶囊保留了石蜡的相变特性,所制备的光子晶体在中红外波段也具有优良的热响应性能,有望应用于红外隐身等领域。

  • 标签: 三维光子晶体 石蜡 相变微胶囊 热响应性
  • 简介:微胶囊造粒技术也称微胶囊技术,应用在食品工业上,能解决食品工业的部分难题,极大地推动了食品工业由低级的农产品初加工向高级产业转变.它与超微粉碎技术、生物技术、膜技术和热压反应技术等相结合,为食品工业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 标签: 食品工业 应用 概念 微胶囊造粒技术
  • 简介:所谓微胶囊技术,其实指的就是利用天然的或者是合成的高分子包囊材料,将固体的、液体的、甚至是气体的微小囊核物质包覆形成为直径1μm~5000μm(通常是5μm~400μm)的一种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的技术.其外形是多样化的,可以是球状的葡萄串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胶囊的外表面有光滑的,也有折叠的;微胶囊的囊膜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双层或者是多层结构;而囊膜所包覆的囊核心物质既可以是单核,也可以呈多核.

  • 标签: 微胶囊技术 生产技术 界面聚合法 喷雾干燥法 溶剂脱水法 空气悬浮法
  • 简介:摘要:香精微胶囊是一种在食品、化妆品、药物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能够有效保护香精的稳定性,并实现控制释放。在香精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中,包覆材料的选择和性能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合理选择包覆材料可以提高香精微胶囊的功能性和应用性,同时确保其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本文旨在综述香精微胶囊的包覆材料选择与性能研究的相关工作。

  • 标签: 香精微胶囊 包覆材料 性能研究
  • 简介:通过热加工法从沙棘果实中提取沙棘油,采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进行沙棘油微囊化,探讨复凝聚法制备沙棘油微胶囊的工艺。研究不同因素对成囊的影响,以微胶囊的收率为制备工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该工艺的最佳制备条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4.1;转速:400转;温度:40℃。

  • 标签: 沙棘油 微胶囊 复凝聚法 最佳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讨论了壳聚糖-明胶/苍术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搅拌转速、壁材比、苍术油含量、pH值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得到了苍术油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明胶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1,搅拌转速为1000r/min,苍术油含量为50%,pH值为5,此时苍术油微胶囊的包封率为90.51%。由电子显微照片可知,苍术油微胶囊在干燥前呈规则的球形,干燥后微胶囊在体系中呈球形颗粒且分布相对较均匀。

  • 标签: 苍术油 微胶囊 制备工艺
  • 简介:本文介绍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药物经微胶囊化后不仅药用效果没有降低,而且其持效性得到延长,性能稳定,前景广阔。

  • 标签: 微胶囊 制备 药物 持效性
  • 简介:研究建立了水包油(O/W)型沙棘油乳状液的乳化体系,即柠檬酸单甘酯、蔗糖酯170、1570体系,它们的配比是2:3:3,用量是2.2%-2.6%;沙棘油微胶囊化包埋率达98%以上;沙棘油微胶囊化适宜的乳化温度是65℃~75℃,适宜的均质压力30~40MPa。

  • 标签: 沙棘 微胶囊
  • 简介:摘要:沙棘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容易氧化变质。本文综述了沙棘油各类微胶囊制备方法,以期为沙棘油微胶囊研究机构及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 标签: 沙棘籽油 沙棘果油 微胶囊
  • 简介: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重点介绍了微胶囊材料在沥青路面领域的应用。

  • 标签: 微胶囊 自修复 沥青路面 综述
  • 简介:以克拉霉素为模型药物,乙基纤维素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膜材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混合膜微胶囊,探索制备的最佳条件,并考察混合膜微胶囊的缓控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膜克拉霉素微胶囊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分散相中膜材料浓度为3%、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61~71,投药量21~31,连续相中SDS浓度O.1%、PVA浓度1.O%、油水比18。

  • 标签: 溶剂挥发 克拉霉素 微胶囊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 简介:摘要:细胞微胶囊技术采用微囊包裹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细胞,形成免疫隔离的人工细胞,已显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了细胞微胶囊的结构及作用,并绍了细胞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与研究进展,最后提出细胞微胶囊的研发方向及技术展望。

  • 标签: 细胞微胶囊 微囊化技术 生物相容 人工细胞 免疫隔离
  • 简介:为了提高茶油的稳定性,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β-麦芽糊精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茶油微胶囊。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工艺配方,并利用电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态。结果表明,最佳微胶囊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β-麦芽糊精1:2(m/m),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2:5(m/m),料液浓度为15%(m/v),乳化剂为3%。在最佳配比条件下茶油的包埋率达到82.43%。水分含量、密度、溶解度分别为2.99%、0.54g/cm^3、98.10%。

  • 标签: 茶油 微胶囊 电镜 喷雾干燥
  • 简介:摘要变性淀粉作为重要的淀粉衍生物,因其原料丰富而在微胶囊壁材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以变性淀粉为主的复合壁材制备微胶囊化VE,并对产品的贮存稳定性作了研究。

  • 标签: 变性淀粉 微胶囊 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