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血管神经眼科的临床特征。方法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眼科病区收治的CRAO患者49例49只眼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发病特点、颈内动脉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特征、治疗方式、与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出院1个月随访血管事件等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视力、头颅CT和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同时行颈内动脉血管DSA检查35例;头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14例。将颈内动脉颅外段解剖变异分为纡曲、折曲、盘曲;主动脉弓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牛型。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保守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1个月。功能性视觉定义为视力≥20/100。血管事件为随访期间发生卒中、心血管事件、死亡和新生血管青光眼。结果49例49只眼中,男性40例40只眼(81.6%,40/49),女性9例9只眼(18.4%,9/49);平均年龄(60.7±12.9)岁。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分别为33、17、16例;既往有吸烟史、牙齿脱落病史分别为27、34例。服用降血压、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药物治疗分别为15、5、8、5例。发病前有一过性黑矇11例,醒后发现CRAO 17例。合并患侧脑组织梗死软化灶33例(67.3%,33/49)。行DSA检查的35例,患侧颈内动脉狭窄率70%~99% 、100%分别为3 (8.6%,3/35)、4 (11.4%,4/35)例。患侧眼动脉起源于颈外动脉5例(14.3%,5/35)例。颈内动脉颅外段解剖变异纡曲、折曲分别为17 (54.8%,17/31)、2 (6.5%,2/31)例。主动脉弓Ⅱ型、Ⅲ型、牛型分别为15 (42.9%,15/35)、6 (17.1%,6/35)、2 (5.7%,2/35)例。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治疗分别为13、29例。发生治疗中并发症2例;治疗后症状波动3例,影像学无症状新发梗死灶10例。行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和降血脂药物治疗48例。出院及治疗后1个月时,恢复功能性视觉分别为7、17例。治疗后1个月,因心肌梗死死亡1例;发生新生血管青光眼2例。结论CRAO患者合并血管危险因素和患侧颈内动脉异常比例较高;采用静脉溶栓和(或)动脉溶栓治疗及卒中二级预防后预后相对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收治的82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黄斑水肿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1例,41眼)和对照组(41例,41眼)。对照组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中心视网膜厚度、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P>0.05;治疗4、12周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比较,P>0.05;治疗4、12周后,观察组中心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12周后,观察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改善中心视网膜厚度及眼压,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患者治疗方案中,探究其采取活血通络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70例,之后通过患者就诊号码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接受常规治疗的设为常规组(35例),采用活血通络汤治疗的则设为研究组(35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模式的治疗方案,待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加以统计评估,以此来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干预效果。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以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相对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值对比,研究组眼压各项指标均小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本课题通过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患者采取了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活血通络汤予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以及眼压情况,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CRVO黄斑水肿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57眼)行PRP治疗,观察组63例(63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回顾性对照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CMT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t=2.258、3.411、2.978,P=0.025、0.001、0.003),观察组CMT低于对照组(t=8.443、8.000、7.509,P=0.001、0.001、0.001),观察组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PRP治疗可有效提升CRVO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改善黄斑中心厚度,稳定眼压。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广泛视网膜光凝(PRP)及阿柏西普(aflibercept)联合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南阳市眼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CRVO继发青光眼68例(68眼),按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单纯以PRP治疗,联合组以PRP及阿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3、6个月的视力(BCVA,logMAR)联合组为0.66±0.02、0.61±0.03、0.54±0.03,均优于常规组的0.70±0.03、0.66±0.02、0.60±0.0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69,8.086,8.246;均P<0.001)。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眼压联合组为(33.48±2.25)mmHg及(27.85±1.82)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常规组的(40.67±3.06)mmHg及(34.01±2.33)mmHg(t=11.038,12.149;均P<0.001),治疗后6个月两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7,P=0.127)。治疗后1、3及6个月的黄斑中心区厚度联合组为(315.45±31.15)μm、(278.43±27.83)μm及(239.37±22.63)μm,均薄于常规组的(337.16±32.71)μm、(297.56±29.76)μm、(258.18±25.47)μm(t=2.790,2.738,3.219;P=0.007,0.008,0.002)。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22,P<0.001),联合组消退率为88.24%(30/34),高于常规组的67.65%(23/34)(χ2=4.191,P=0.041)。治疗有效率联合组为85.29%(29/34),高于常规组的58.82%(20/34)(χ2=5.916,P=0.01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9,P=0.555)。结论PRP及阿柏西普联合治疗CRVO继发青光眼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临床路径模式护理在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共计52只患眼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26只眼)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基于临床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力及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患眼视力、视网膜循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视网膜循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于临床路径模式护理在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者视力状况,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反射点(HRD)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16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118例患者11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BRVO 67例,CRVO 51例,并据此分为CRVO组、BRVO组。眼部检查后3 d内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计算单核细胞绝对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采用日本Topcon公司3D OCT-2000测量患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计数HRD。根据HRD在视网膜不同分布位置将HRD分为视网膜内层HRD、外层HRD、全层HRD。两组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HRD计数与血脂水平和外周血炎症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BRVO组、CRVO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0.1±9.5)、(53.6±15.7)岁;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3.7% (36/67)、24.5% (12/51 )。两组患者间年龄(t=2.634 )、高血压患病率(χ2=11.2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性别(χ2=2.000 )、病程(t=-1.101 )、糖尿病患病率(χ2=1.315)、眼别(χ2=1.742 )、基线视力(t=1.792)、眼压(t=0.708)、CRT (t=1.318)以及外周血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CRP、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MHR (t=-0.559、1.126、0.579、1.299、-0.134、0.556、1.230、-0.267、0.48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RVO患者视网膜外层HRD计数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289,P=0.036);CRVO患者视网膜内层HRD、全层HRD计数与CRP呈正相关(r=0.406、0.343,P=0.004、0.014)。HRD计数与BRVO、CRVO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绝对数、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MHR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HRD计数与BRVO患者血脂水平和CRVO患者炎性指标CRP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CRVO(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缺血型CRVO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20年2月-2021年5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组应用激光光凝治疗,后组在前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清IL-1β(白细胞介素-1β)、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伴黄斑水肿(ME)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IVA)治疗后黄斑区微血管变化,初步分析其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临床检查确诊的单眼RVO伴ME (RVO-ME)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12只眼,女性18例18只眼;平均年龄(54.30±13.17)岁;平均病程(3.43±1.97)个月。双眼均行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IVA治疗方案采用首次注射后按需注射。采用OCTA仪对双眼黄斑区6 mm×6 mm范围进行扫描,测量基线时及治疗后1、3、6个月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 )面积、FAZ周长(PERIM )、非圆度指数(AI)、FAZ范围300 μm宽度内的血流密度(FD-300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以及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基线时患眼与对侧健康眼各定量参数比较釆用配对t检验;基线时及治疗后1、3、6个月各定量参数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IVA治疗后6个月BCVA与视网膜灌注、黄斑区血液供应参数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基线时,与对侧健康眼比较,RVO-ME患眼FAZ面积(t=-4.091)、PERIM (t=-5.098)、AI (t=-9.093)扩大,FD-300 (t=7.237)及整体SCP、DCP血流密度(t=8.735、9.897)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治疗后6个月,RVO-ME患眼BCVA明显提高,CMT降低,FAZ面积扩大,AI降低(t=8.566、16.739、-6.469、9.719,P<0.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D-300及整体SCP、DCP血流密度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7、1.197、0.987,P>0.05 )。与基线时比较,治疗后3、6个月RVO-ME患眼FAZ面积逐渐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79,P<0.001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6个月BCVA与基线时、治疗后6个月整体SCP、DCP血流密度呈正相关(r=-0.538、-0.484、-0.879、-0.854 ,P<0.05 ),与治疗后6个月FAZ面积呈负相关(r=0.544 ,P=0.001)。ME复发次数与治疗后6个月BCVA和整体SCP、DCP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604、-0.462、-0.528,P<0.05 ),与FAZ面积呈正相关(r=0.379,P= 0.043 )。结论RVO-ME患眼IVA治疗6个月内ME显著减轻,视力提高;SCP血流密度下降,FAZ面积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