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116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6例采用小切口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0min,6例术中延长切口完成手术。发生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脂肪液化5例,切口感染2例,无1例死亡。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瘢痕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无需特殊器械等优点,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方法分组。A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T0)、插管时(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等时间点动脉压(MAP)、心率(HR)、血压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性。结果A组患者术中各时间点MAP、HR、SpO2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T1时MAP、HR、SpO2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比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更好的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较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应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185例患者LC术后护理过程。结果185例患者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加快了患者恢复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胆囊疾病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06月至2014年0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每组55例,对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在治疗胆囊疾病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不仅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费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分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经研究可知对照组中治愈26.7%(8/30)、有效60%(18/30)、无效13.3%(4/30);干预组中治愈83.3%(25/30)、有效16.7%(5/30)、无效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显著低于干预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大幅度提高治愈率,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明显加快,病情得到改善,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术式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1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4.4±10.6h,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0.6±6.8h,观察组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5.327,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0年10月到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0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400例,依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00例,对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胆囊开腹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术中的疼痛情况、手术时间等对比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各方面恢复情况均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手术治疗胆囊内疾病的治愈率较高,患者早期恢复时间较短,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可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