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夏丽 王俊倪 谢锡绍 项世龙 张晓辉 陈江华 韩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07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 浙江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浙江省肾脏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3(现在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肾内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 浙江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浙江省肾脏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腹膜透析(PD)治疗并脱离透析的急进肾炎(RPGN)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诊断并接受PD治疗的RPGN患者临床资料,入选者原发病因包括狼疮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所有入选者均脱离透析及肾功能恢复。按照脱离透析时间分为早期脱离透析组(维持PD时间≤183 d)和晚期脱离透析组(维持PD时间>183 d)。比较两组患者进入透析时和脱离透析时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累积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RPGN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患者维持透析时间中位数为178(76,378)d。与晚期脱离透析组比较,早期脱离透析组患者进入透析时的尿量、血清白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低;肉眼血尿及合并高血压占比亦较低(均P<0.05)。早期脱离透析组患者脱离透析时血肌酐、血钙、血白蛋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晚期脱离透析组,采用激素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用血液透析过渡等治疗措施的占比高于晚期脱离透析组(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累积不良预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3.485,P=0.06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脱离透析时血肌酐≥209 μmol/L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5.253,95%CI 1.757~15.702,P=0.003)。结论PD可用于狼疮肾炎、ANCA相关血管炎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所致RPGN患者的治疗。脱离透析时血肌酐≥209 μmol/L是RPG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肾炎 腹膜透析 预后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血清肌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急进肾炎综合患者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肾病中心接收的急进肾炎综合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病例,依照腹膜透析时间分为早期组(脱离维持腹膜透析时间≤183d)和晚期组(脱离维持腹膜透析时间>183d),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透析前后临床指标差异,并分析可造成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透析前,两组患者血压、尿蛋白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血总胆固醇对比(P>0.05),但晚期组患者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但晚期组患者血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膜透析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临床表现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急进肾炎是指在肾炎综合基础上短期内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急骤进展的一组临床综合,其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炎。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免疫学检查以及肾活检病理。本病预后凶险,早期治疗应根据病理类型及患者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激素冲击治疗、免疫抑制剂等疗法。

  • 标签: 急进性肾炎 新月体肾炎 血浆置换 MP冲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癜肾炎肾病综合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2011年间收治的83例紫癜肾炎肾病综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4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9%,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4例,有效9例,有效率为76.9%。结论在治疗紫癜肾炎肾病综合疾病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进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肾炎,为一组病情发展急骤、由蛋白尿、血尿迅速发展为无尿或少尿、急性肾衰竭、预后恶劣的肾小球肾炎。本病的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囊内细胞增生、纤维蛋白沉着,故又称新月体型肾炎

  • 标签: 急进性肾 小球肾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进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进肾小球肾炎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平均住院天数25±2.5天,临床症状消失,痊愈者13例,好转16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急进肾小球肾炎患者,尽早诊断,充分治疗,及时给予针对免疫反应及炎症过程的强化抑制措施。

  • 标签: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进肾小球肾炎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监测肾小球滤过率(Cc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若Ccr快速下降,BUN、Scr进行升高,提示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应协助医生及时处理。按医嘱严格用药,动态观察药物使用过程中疗效与不良反应。

  • 标签: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抗肾抗体型(A—GBM型)急进肾炎是由A—GBM广泛沉积在肾脏及肾外组织(特别是肺泡),产生以肾脏和肺为主要损害的一类疾病,外周血中找到A—GBM为主要特征,该型国内少见,我院最近收治一例,现介绍如下:朱××,男,22岁,住院号9049,以反复发热,咯血,咳嗽,纳差10天,尿少2天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08次/分,呼吸22次

  • 标签: 急进性肾炎 外周血 咯血 主要特征 肾脏 咳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进肾小球肾炎(RPGN)简称急进肾炎,是一组临床综合,表现为起病急,进展迅速,由少尿、蛋白尿、血尿迅速进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恶劣。急进肾小球肾炎的基本发病机制为免疫反应,根据免疫病理表现不同可分为三型。I型为抗肾小球基膜型,系抗肾小球基膜抗体与肾小球基膜抗原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或原位免疫复合物种植于肾小球,激活补体而致病,该型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其致病抗原可能为细菌或病毒;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其发生可能与肾微血管炎有关,病人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常呈阳性1。

  • 标签: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急进肾小球肾炎(rapidlypII。gressivegromerulonephritis,简称急进肾炎)的病理变化为新月体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急剧恶化,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目的讨论急进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休息卧床休息的时间较急性肾炎长,嘱病人注意心身休息,一般要待病情得到初步缓解时才开始下床活动,不宜进行较重的体力活动。观察药物及血浆置换疗法的副反应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精神症状。

  • 标签: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进肾小球肾炎的护理心得。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急进肾小球肾炎患者卧床休息的时间较急性肾炎长,一般要待病情得到初步缓解时,才开始下床活动,即使无任何临床表现,也不宜进行较重的体力活动。预防感染是预防发病及防止病情加重的重要措施,其次要积极治疗其他肾小球疾病,安排好休息,教育患者听从医护人员指导,服从诊疗计划。

  • 标签: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肾炎肾病综合的临床治疗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肾炎肾病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儿都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肾康灵胶囊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的24hUPQ、ALB和CHOL指标等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数据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小儿肾炎肾病综合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传统西药加用中药肾康灵胶囊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肾炎性肾病综合征 临床治疗 肾康灵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进肾小球肾炎的相应临床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进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0%(54/60),其中有30例显效,有24例有效,有6例无效。结论对急进肾小球肾炎患者实施一系列护理,如基础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指导、皮肤护理、透析护理等护理,及时减轻患者的病痛,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治疗和效果,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 标签: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措施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进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急进肾小球肾炎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免疫吸附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环磷酞胺以及硫唑嘌呤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共进行45次治疗,血浆平均处理量为(3854.2±1482.3)ml,其中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例(10.0%)、2例(20.0%);观察组免疫球蛋白及抗体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吸附治疗急进肾小球肾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高、操作方便等优点,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血浆置换 急危重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