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急性发作在成人和儿童均较为常见,且容易导致患者急诊入院。尽管不同人群哮喘表型有所差异,但急性发作的治疗原则却十分相似。成人和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管理的差异主要集中于患者年龄差异所致的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的划分、哮喘表型以及急性发作的治疗方式等方面。但总体而言,两种人群管理模式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
简介:摘要:口腔正畸治疗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患者配合度以及治疗手段上。本文将探讨这些差异,并提出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优化治疗方案,以期为口腔正畸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技术测量脑白质的平均峰度值,探讨正常成人男女脑白质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正常成人脑白质变化规律。方法:将95名正常成人志愿者按男女分成三组:青年组(n=36),中年组(n=33)及老年组(n=26),分别进行弥散峰度及常规序列扫描,并进行原始数据处理,测量不同部位脑白质区平均峰度值。结果:(1)同一年龄间组不同部位男女的MK值存在差异;(2)不同年龄组间男女MK值存在差异;(3)男女白质MK值与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正常成人男女脑白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DKI技术可以发现其差异性,为临床提供较有利的参考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疗效差异的相关因素予以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212例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结果非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非激素抵抗型与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IgA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4~24岁患者对于激素的敏感性较高,IgA肾病患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轻微病变患者对于激素治疗的敏感度比较高。结论对于应用激素开展治疗的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其临床疗效要IgA水平、年龄、病理类型等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术式修复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对比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0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成人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与组和研究组,各46例。参与组采用传统修补术,研究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术后6个月开展随访工作观察疗效,包括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术后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血清纤维蛋白质等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与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17%,参与组并发症发生率17.39%,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参与组及术前,C-反应蛋白、血清纤维蛋白质等指标高于参与组及术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效果优于传统修补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其生理状态,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与成人骨性三类正畸差异性的特点,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口腔门诊于2009年8月至2015年4月对100例骨性三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年龄将这些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各50例,成人组大多采用正颌手术治疗,青少年组采取直丝弓矫正技术结合颌骨生长改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复诊情况、托槽脱落情况生存分析及满意度。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成人组在复诊率明显高于青少年组,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青少年组,但在治疗时间上青少年组短于成年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与成人骨性三类正畸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治疗上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在成人与青少年患者中的临床表现差异,并根据临床特征制定有效的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期间我院确诊的1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中成人患者60例,青少年患者40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共病情况及治疗反应,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青少年组患者以躁狂相发作频率较高(3.5 ± 1.2次/年),而成人组则以抑郁相发作为主(2.8 ± 1.1次/年)。青少年患者的家族遗传史发生率为62.5%(25例),显著高于成人组的20%(12例),而成人患者的物质滥用(30%)和焦虑症(46.7%)显著高于青少年。治疗方面,青少年组对情绪稳定剂反应更好(HAMD评分治疗后13.5 ± 2.9),成人组则对抗抑郁药物反应显著。结论:双相情感障碍在成人与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特征及共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青少年患者需特别关注躁狂相的管理及家族遗传史,而成人患者的治疗应综合考虑共病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的合理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成人和儿童眼犬弓蛔虫病(OT)的临床表现特点,初步探讨眼内液检测在OT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OT患者60例60只眼纳入研究。采集患者病史信息并行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检查以及房水或玻璃体液犬弓蛔虫抗体检测。行视力检查58例;未行视力检查2例,均为儿童患者。视力检查采用新版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成人组、儿童组,分别为12例12只眼、48例48只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诊疗要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定性资料比较行χ2检验。结果成人组、儿童组患者中,有明确犬猫接触史者分别为7(58.3%,7/12)、34(70.8%,34/48 )例,成人组明显低于儿童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6,P=0.627)。首诊时,成人组、儿童组患者自述视物模糊分别为10(83.3%,10/12)、22例(45.8%,22/48 )。成人组、儿童组患眼logMAR视力≥1.85者分别为3(25.0%,3/12)、20(43.5%,20/46)只眼;小于0.3者分别为8(66.7%,8/12)、22(45.8%,22/46)只眼。成人组患眼视力优于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2,P=0.031)。两组患眼不同临床分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8,P=0.385)。成人组、儿童组患眼眼前节炎症发生率分别为25.0%(3/12)、56.3%(27/48 );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0,P=0.053 )。成人组、儿童组患眼玻璃体液抗体浓度均大于房水。玻璃体液、房水抗体浓度,儿童组分别为36.51(22.58)、19.94(21.78)U/ml;成人组分别为45.95(56.44)、32.20(38.64)U/ml。儿童组患眼玻璃体液、房水抗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4,P=0.047 )。结论与儿童OT患者比较,成人OT患者初诊时视力更好,玻璃体腔炎症或增生轻微;眼内液弓蛔虫相关的抗体检测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