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抗VEGF类药物(雷珠单抗、康柏西普、艾力雅)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护理实践的意义。方法:研究选取了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采用抗VEGF药物注射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视野、新生血管、并发症等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眼压、新生血管、并发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眼压降至(17.5±2.8)mmHg,新生血管闭塞率达60%;不良反应主要为结膜充血和眼表干燥,在治疗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这些不良反应。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抗VEGF类药物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对于降低眼压和减少新生血管数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护士在抗VEGF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8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用药进行分析,包括其用药方案、用药频率及用药金额等。结果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样例中高血压患者治疗中所用最多的药物是利尿剂。在消耗金额最多是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在用药方案方面,单用药和二联用药方案都较为普遍,其中单用药和二联用药频率为80%,其他类型方案为16.25%。结论 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症状情况、经济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对高血压疾病进行预防和救治,减少高血压疾病对患者的伤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治疗中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晚期肝癌的患者60例,为进一步对靶向药物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采用双盲法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单纯采用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靶向药物的治疗,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靶向药物对晚期肝癌的患者治疗后,乙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的下降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且乙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于甲组患者,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晚期肝癌的患者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提升,可以使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治疗中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中晚期肝癌的患者20例,对所选患者均采用靶向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靶向药物治疗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靶向药物对晚期肝癌的患者治疗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的下降率明显提升,患者对该种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晚期肝癌的患者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后,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均有显著提升,可以使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疗法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 92 例 III 期或 IV 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免疫组合组(ipilimumab 联合 pembrolizumab)和靶向组(lapatinib 联合 trastuzumab),每组 46 例。免疫组合组患者接受 ipilimumab 3 mg/kg 每 3 周一次,pembrolizumab 2 mg/kg 每 3 周一次,共 4 个疗程;靶向组患者接受 lapatinib 1250 mg 口服 BID,trastuzumab 6 mg/kg 静脉注射每 3 周一次,共 3 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免疫组合组与靶向组 DCR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FS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免疫组合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包括皮疹、腹泻、肝酶升高、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发生率为 73.9%;靶向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不良反应(AEs),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脱发等,发生率为 82.6%。
简介:摘要2002年曲妥珠单抗获批上市,开启了我国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纪元。20年来,中国乳腺癌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治疗经历了单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双靶向药物和抗HER2联合抗体-药物偶联物等阶段;抗HER2靶向治疗格局的变化,不断改变着HER2阳性乃至HER2低表达患者的治疗模式,显著改善了患者预后。20年来,中国学者从参与国际临床试验、完成进口产品注册研究,到结合中国临床实际,开发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丰富了HER2靶向治疗临床研究证据,形成了兼具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的治疗体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和《靶向HER2乳腺癌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更是中国智慧和中国贡献的集中体现。
简介:摘要:结直肠肿瘤(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异质性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断升高。结直肠肿瘤发病率与经济发展有着一定关系,发达国家最高,我国亦不断攀升。现有技术可短期内改善患者预后,但对于病死率与后期转移比例并无明确效果。随着近年来对肿瘤发病机制、分子及亚分子的深入研究,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结直肠肿瘤的理解与认知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结直肠肿瘤的基本情况、原癌基因、抑癌基因、靶向药物治疗及联合用药等方面对结直肠肿瘤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旨在为现阶段结直肠肿瘤的基因研究、靶向药物研发与推广提供研究基础,为进一步开展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打下基石,以及在靶向治疗方面提供借鉴方案。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疾病护理当中,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2021.04~2022.12研究时间段内,本院就诊60例肺癌患者选取为研究样本,区组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患者,优质护理。统计对比:(1)并发症发生率;(2)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有积极改善价值,实验组对比于对照组,研究数值改善意义更积极(P<0.05)。结论: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疾病护理当中,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可积极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避免不良事件出现,应用价值较为积极。
简介: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是一类有效的抗菌、抗病毒、抗滴虫原虫、抗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多种抗生素,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但不能用于治疗寄生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