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幼年皮肌炎(JDM)是最常见的幼年特发性炎性肌病(JIIM),以皮肤和肌肉的非化脓性炎症为特点,肺部等重要脏器受累较常见。黑色分化相关基因(MDA)5抗体阳性JDM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溃疡、掌部丘疹、脱发和关节炎,间质性肺病(ILD)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血清铁蛋白(SF)、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和白细胞介素(IL)-18的水平可作为监测疾病活动性及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最基本的治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包括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和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难治性患者也可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JAK抑制剂和人免疫球蛋白。早期积极治疗MDA5抗体阳性JDM有助于缓解病情、逆转脏器损害并改善远期预后。

  • 标签: 幼年皮肌炎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 肌炎特异性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恶性黑色的患者开展全方位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均为我院门诊黑色患者46例,按接受护理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3例。结果:实验组护理康复率为93%,常规组护理康复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针对临床上的恶性黑色疾病在治疗后必须注重护理,结合护理方法从基础、心理、饮食和胃肠道全方位开展护理,落实全方位的病人护理。

  • 标签: 恶性肿瘤 黑色素瘤 护理体会
  • 简介:  摘要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ARMM)是一种少见的侵袭粘膜黑色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方式的选择尚有争议。基于疾病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研究进展,近些年来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恶性黑色患者的生存质量与人文关怀,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恶性黑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相关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存质量和人文关怀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恶性黑色患者在生存质量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结果。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患者在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此外,观察组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方面也表现出更好的结果。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恶性黑色患者观察组可以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人文关怀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从而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生存质量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黏膜黑色黑色中一种罕见且具有侵袭性的亚型,预后较差。在我国,黏膜黑色比例高达22.6%,是黑色诊断的主要亚型之一。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黏膜黑色基因变异谱的了解逐渐深入。本文总结了黏膜黑色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对黏膜黑色的主要驱动基因突变、结构变异及基因融合特征进行论述,有助于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恶性黑色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21.06月至2023.06月医院行综合治疗的恶性黑色患者,入选对象共8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1)与研究组(个性化护理,n=41)。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在治疗依从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恶性黑色患者综合治疗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综合治疗 个性化护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黑色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皮肤肿瘤,具有早期易发生转移、患者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来,过继性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免疫疗法,在实体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为代表的过继性免疫疗法在黑色中疗效显著,与免疫或靶向联合治疗是未来发展方向,而针对过继性免疫疗法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尚待开展。该文就过继性免疫疗法在黑色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黑色素瘤 过继性免疫疗法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的CT表现,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22年期间确诊的20例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对其CT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同时,收集和整理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中,男性占75% (15/20),女性占25% (5/20)。平均年龄为52岁 (范围:37-68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食管管壁的增厚。CT表现主要包括食管内腔狭窄 (85%),食管管壁不规则增厚 (75%),食管管壁钙化 (55%) 和淋巴结转移 (40%)。其中,表现为食管内腔狭窄的患者中,约50%合并有食管溃疡。病理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均有黑素沉着,均表现为恶性生长特点,伴有不同程度的浸润和转移。另外,肿瘤组织的肿瘤直径与CT表现的食管管壁增厚程度呈正相关 (r=0.73, p

  • 标签: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 CT表现 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内腔狭窄 食管管壁不规则增厚
  • 简介:摘要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sinonasal malignant melanoma,SNMM)是一种罕见且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其起源于鼻腔黏膜中的树突状黑色细胞,属于弥漫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因其恶性程度高,可侵犯鼻窦、眼眶,致面部隆起畸形,并且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其预后往往较差。对于早期SNMM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晚期则以放化疗、免疫治疗等保守治疗为主。本文围绕SNMM展开讨论,更加全面地分析其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等,以期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SNMM,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皮肤恶性黑色采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就诊的116例皮肤恶性黑色患者为研究对象,每组各58例,对照组:常规手术联合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皮肤恶性黑色采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恶性黑色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恶性黑色患者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6%,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分别为35.18±1.76、32.85±1.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52±2.11、44.63±2.2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黑色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焦虑抑郁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晚期黑色患者化疗周期中睡眠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化疗的中晚期黑色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PSQI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 研究组患者的Piper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中晚期 黑色素瘤 化疗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恶性黑色淋巴转移终末期患儿在住院期间给予安宁疗护实践,通过使用安宁疗护技术使其患儿的疼痛得到缓解、心理支持及精神抚慰,优化护理流程。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安宁疗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的MRI影像诊断。方法:回顾分析自2018年12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手术病理确诊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MRI影像检查,临床表现根据肿瘤所在位置不同而发生改变,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病理结果以及手术治疗情况等,提高影像学对疾病诊断和鉴别能力。结果:手术病理诊断恶性黑色4例,偏良性黑色2例;经MRI检查后表现为特征性团块状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结论:利用MRI对其黑色进行诊断,其疾病具有特征性,能够提高术后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原发性黑色素瘤 MRI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的MRI影像诊断。方法:回顾分析自2018年12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手术病理确诊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MRI影像检查,临床表现根据肿瘤所在位置不同而发生改变,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病理结果以及手术治疗情况等,提高影像学对疾病诊断和鉴别能力。结果:手术病理诊断恶性黑色22例,偏良性黑色14例;经MRI检查后表现为特征性团块状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结论:利用MRI对其黑色进行诊断,其疾病具有特征性,能够提高术后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原发性黑色素瘤 MRI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激活因子(STING)激动剂对皮肤黑色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为检测STING激动剂环二腺苷酸(c-di-AMP)对人皮肤黑色细胞(A375)辐射后的影响,将人皮肤黑色细胞A375分为空白对照组、10 μmol/L c-di-AMP处理组、X射线照射组、照射+c-di-AMP组。通过CCK-8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以及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c-di-AMP对A375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0 μmol/L的c-di-AMP联合10 Gy X射线照射时可见明显的放射增敏效应,A375细胞活力较X射线照射组显著下降(t=5.11,P<0.05),细胞毒性显著增加(t=10.15,P<0.05),细胞凋亡显著增加(t=4.41,P<0.05),细胞克隆增殖能力显著降低(t=6.30、3.55、5.45、3.55,P<0.05)。c-di-AMP的放射增敏比(SER)为1.88。10 μmol/L的c-di-AMP联合10 Gy X射线后细胞死亡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细胞坏死、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较X射线照射组显著上调。结论采用c-di-AMP激活STING可显著增加电离辐射对皮肤黑色的放射敏感性,为皮肤黑色放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 标签: 皮肤黑色素瘤 干扰素基因激活因子 放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