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在孕期或生产期一年以内被诊断出黑色的女性患者死亡率比普通女性高出5倍。

  • 标签: 黑色素瘤 死亡率 患者 孕期 生产期 女性
  • 简介:目的:研究莪术醇对小鼠皮肤黑色B16-F1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B16-F10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B16-F10细胞状态的影响;通过流式FITC-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通过间接荧光标记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通过罗丹明123染色,检测不同浓度的莪术醇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莪术醇处理B16-F10细胞24、48、72h,均可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的抑制细胞增殖;显微镜观察到莪术醇可以引起细胞形态变圆,漂浮等细胞死亡现象。12.5、25、50、100μg/ml莪术醇作用48h后,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5±3.4)%、(35.1±2.8)%、(45.9±4.1)%、(60.5±1.9)%,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诱导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百分率分别为(6.9±1.8)%、(12.4±2.1)%、(20.9±3.1)%、(29.1±3.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百分比分别为(40±1.1)%、(33.7±4.2)%、(27.3±2.5)%、(17.9±2.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莪术醇可以抑制B16-F10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其凋亡机制可能与细胞内活性氧组分的产生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有关。

  • 标签: 莪术醇 小鼠皮肤黑色素瘤 凋亡 活性氧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浸润性生长。组织学上可见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或巢状分布,并见少量黑色沉积,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或梭形,细胞界清,胞质丰富,核大深染,可见1~2个大的核仁。免疫表型肿瘤细HMB45(+),Malan-A(+),SMA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30%,S-100(+)及Vimentin(+),Actin(-),CD117(-),CD34(-),CK8/18(-),DES(-),EMA(-),SMA(-),及P-CK(-)。病理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与病理均要与转移癌、淋巴等相鉴别,预后不良。

  • 标签: 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学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睫状体黑色细胞的超声诊断特征,并与睫状体黑色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9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收治的睫状体黑色细胞患者22例(22只眼),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睫状体黑色患者23例(23只眼)作为鉴别,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分析所有患者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UBM检查显示21例睫状体黑色细胞中,呈高回声14例、中等回声4例、低回声3例,17例侵犯虹膜及房角,1例侵犯巩膜;15例睫状体黑色中,呈中等回声5例、低回声10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22例睫状体黑色细胞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21例,15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23例睫状体黑色中,形态呈梭形1例、半球形15例、蕈状7例,22例病变内可见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睫状体黑色细胞峰值强度低于睫状体黑色,平均渡越时间长于睫状体黑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睫状体黑色细胞的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点,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黑色素细胞瘤 黑色素瘤 超声生物显微镜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造影剂
  • 简介:目的:研究巢蛋白(Nestin)和SOX2在皮肤恶性黑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黑色21例患者(研究组),另选黑色痣患者21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stin和SOX2,并比较两组Nestin和SOX2表达,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和转移的关系。结果:研究组Nestin和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tin、SOX2阳性的恶性黑色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Nestin、SOX2阴性恶性黑色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tin、SOX2阳性的恶性黑色患者与Nestin、SOX2阴性的恶性黑色患者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stin和SOX2表达阳性与恶性黑色有关,且与恶性黑色的生存期有关。。

  • 标签: 巢蛋白 肤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
  • 简介:患者,女,35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2月余"于2014年6月3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2月前于咳嗽、大便等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少许,色鲜红,未诊治。后上述症状加重,外院妇科检查发现阴道左前壁一不规则包块。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回报:阴道壁纤维肉芽组织内见散在异型细胞,组织学特点提示恶性肿瘤可能,建议进一步确诊,遂入本院。

  • 标签: 不规则阴道出血 阴道镜下活检 鳞状上皮内病变 异型细胞 既往月经规律 恶性黑色素瘤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P1)Ile105Val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GSTP1Ile105Val多态性与皮肤黑色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16年6月3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病例-对照研究,共981例病例和796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显性模型(GG+GAvs.AA)下,GSTP1Ile105Val多态性与皮肤黑色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22,95%CI(1.01,1.48),P=0.04],但在隐性、杂合子、纯合子模型下,GSTP1基因Ile105Val(A/G)多态性与皮肤黑色发病风险无相关性[GGvs.CA+AA:OR=1.18,95%CI(0.86,1.60),P=0.30;GAvs.AA:OR=1.28,95%CI(0.92,1.77),P=0.14;GGvs.AA:OR=1.20,95%CI(0.98,1.47),P=0.08]。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在显性模型下,GSTP1Ile105Val多态性与皮肤黑色存在相关性,可能增加皮肤黑色的发病风险。

  • 标签: 谷胱甘肽S-转移酶pi GSTP1 le105Val 多态性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cεRI抗体IgE抗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选取急、慢性荨麻疹(CIU、AU)患者、健康者各100例。对3组受试者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过敏原检测,并检测其血清IgE、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I)等抗体水平。结果CIU组FcεRI抗体IgE抗体水平均高于AU组和对照组(P<0.05);AU组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FcεRI抗体IgE抗体可能参与CIU的发病。

  • 标签: 荨麻疹 自身抗体 免疫球蛋白E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在196例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检测水平,探讨将4种指标在RA中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和魏氏手工法分别测定的ACPA,RF,CRP和ESR。对测量数据分别进行阳性率,两两相关性分析,ROC曲线分析。结果CCP抗体,RF,ESR,CRP的阳性率分别为81.6%,78.1%,70.4%,48.0%,RF与CCP抗体,ESR存在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在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时RF、CCP抗体、CRP、ES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2、0.78、0.59和0.35。结论CCP抗体与RF,ESR与RF、CRP,分别具有两两相关性。CCP抗体在检测RA时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

  • 标签: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血沉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ROC)探讨RA33抗体(anti-RA33antibody)、环瓜氨酸抗体(anti-CCPantibody)、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诊断价值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RA组患者49例,继康对照(对照)组36例,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RA33抗体CCP抗体与RF水平。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确定最佳诊断临界点,并对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RA组血清中RA33抗体CCP抗体与RF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RA33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51,CCP抗体的AUC值为0.799,RF的ROC值为0.764,CCP抗体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其他检测指标。(3)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预测变量PRE的ROC曲线的AUC为O.811,高于其他指标的诊断效能,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结论】RA33抗体CCP抗体与RF水平对RA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RA的诊断和疗效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RA33抗体 抗环瓜氨酸抗体 类风湿因子
  • 简介:水稻P450基因家族成员CYP81A6参与稻瘟病抗性反应,为了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利用3次克隆的策略构建了该基因的RNAi载体。首先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基因特异性引物,以cDNA为模板扩增3’非翻译区的特异片断,将目的产物连接到T载体上,经菌落PCR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示,目的片断已正确克隆到T载体上。然后利用双酶切通过2次亚克隆将目的片断以反向重复克隆到RNAi载体ds1301,通过分子检测表明,CYP81A6的RNAi载体构建成功,有助于后续的基因功能和作用机理的研究。

  • 标签: 水稻 CYP81A6 RNA干涉 基因克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对女性IgM-A、-B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用盐水介质凝集法检测35例海南赴武汉地区实习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后IgM-A、-B抗体效价值,同时随机选取40例武汉本地实习女性大学生作为对照。结果:海南女性大学生来武汉实习前后IgM-A、-B抗体效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IgM-A效价为224±181、IgM-B效价为160±96,实习3个月后IgM-A效价降为74±45、IgM-B效价降为63±32;而武汉本地女性大学生在实习前后IgM-A、-B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区生活环境可影响女性IgM-A、-B抗体效价值。

  • 标签: 生活环境 IgM抗-A IgM抗-B 抗体效价
  • 简介:肿瘤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这一特性可以通过基因变异实现端粒长度的维持,从而解除细胞周期的限制来实现[1-2]。对黑色的研究表明,体细胞端粒长度的维持主要有两种机制:端粒酶依赖性机制(85%)和端粒酶非依赖性机制(15%)[3],后者依靠ATRX和DAXX变异介导的端粒替代延长机制(ALT)实现端粒的延长;

  • 标签: TERT 神经胶质瘤 端粒长度 非依赖性 启动子区域 高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12日收治的1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输血前采用盐水法,菠萝酶法和球蛋白发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从而判断抗体特异性1。结果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后,筛选出含-Lea,可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和交叉配血不和。结论对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能够保证输血安全,降低溶血性输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筛选 不规则抗体 疑难配血 输血安全
  • 简介:棉花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生长中的癌症,棉花患此病必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在防治棉花黄萎病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26日在《自然一植物》杂志在线发表。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郭惠珊团队,通过8年努力,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黄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并利用RANi干扰技术,培育出防治棉花(陆地棉)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系。

  • 标签: 抗黄萎病 调控技术 基因 棉花黄萎病 棉花生长 致病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联合SSA抗体SSB抗体联合检测在原发性干燥症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迹法(IB)检测血清中SSA/Ro抗体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的差异,希望为临床选择检测该抗体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用不同品牌的检测试剂,以ELISA法和IB法同时检测我院收集的100例待检血清中SSA/Ro抗体,然后分别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一,用欧州诊断公司的ELISA方法检测100例血清,其中阳性标本52例,阴性标本48例。同时分别用欧蒙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欧蒙)的产品和北京和杰创新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杰创新)的产品做IB检测,结果欧蒙产品检出阳性标本60例,阴性标本40例,和杰创新的产品检测出阳性标本42例,阴性标本58例;二,用欧蒙公司的ELISA方法检测89例标本,其中阳性标本40例,阴性标本49例,同时分别作欧蒙公司及和杰创新公司IB方法的检测,欧蒙公司的产品检测出阳性标本53例,阴性标本36例,而北京和杰创新公司的产品检测出阳性标本36例,阴性标本53例。结论在检测方法上ELISA法的灵敏度要高于IB法。但与ELISA法相比,IB法在阳性检出率和假阳性方面都可以满足国内临床检测要求。虽然本文中所用的两个品牌IB检测试剂盒在阳性检出率和假阳性方面稍有差异,但都可以满足临床需求,各有千秋。

  • 标签: 抗SSA/Ro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的抗体检验结果和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的血清样品,对其进行抗体检验,分析抗体检验结果和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患者中,阳性患者70例(89.7%);12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中,阳性患者8例(66.7%);23例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中,阳性患者11例(47.8%);16例皮肌炎患者中,阳性患者5例(31.3%);11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在抗体检查的结果中均显示为阳性,阳性率为100%。结论抗体在对不同的结缔组织疾病检验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敏感度最高的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核的荧光学形态及抗体滴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将抗体的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 标签: 结缔组织疾病 抗核抗体 检验结果 敏感性 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