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抽搐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癫痫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到本院就治的以抽搐发作为首发症状的68例老年癫痫患者进行CT或MRI检查以确定癫痫病因,总结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原发病联合抗癫痫治疗。结果老年癫痫发病高峰期在66-75岁;男女患病比例为1.621;以全面性发作为主要发作类型;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感染、非酮症性糖尿病为老年癫痫的主要病因;经治疗后62例患者癫痫得到良好控制,治愈率为91.18%,4例治疗无效死亡,2例家属自动放弃治疗。结论老年癫痫患者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应加大对老年抽搐人群的重视,详细分析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单纯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以及高血糖水平与抽搐发作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单纯性抽搐患者3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血糖控制与电解质纠正治疗,34例患者均在血糖控制稳定后不再出现抽搐症状,2例患者未坚持规范治疗出现高血糖与低血糖反复,表现为局限性抽搐与昏迷,规范治疗后稳定。1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肢体无力,均自行消失且预后良好。结论单纯高血糖抽搐与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在抽搐临床诊断中应将高血糖作为参考,在患者确诊后应及时规范治疗控制血糖。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库氯铵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精神心理科行MECT治疗的患者36例,按要求分为琥珀胆碱组(S组,n=18)和米库氯铵组(M组,n=18)。麻醉方法S组丙泊酚1.5-2mg/kg、琥珀胆碱0.8-1.0mg/kg;M组丙泊酚1.5-2mg/kg、米库氯铵0.08-0.12mg/kg,两组均用麻醉机面罩加压呼吸,S组在用药后1.5-2.0min实施电刺激治疗,M组在用药后2.0-2.5min实施电刺激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在用药前(T0)、推药后(T1)、电刺激时(T2)和电刺激后2分钟(T3)时的SBP、DBP、HR。记录电刺激发作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2时HR均明显升高(p<0.01),但以S组升高明显,组间比较p<0.01,S组T2时的SBP、DBP与T0时比较明显升高(p<0.01),但M组在T2时SBP、DBP均低于T0,与S组组间比较p<0.01。结论米库氯铵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是替代琥珀酰胆碱的比较理想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可安全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简介:摘要通过对114例首次抑郁发作患者的护理,总结了在抑郁发作早期、发展期和好转期的护理要点,通过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三方面来协助患者满足日常的生活需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顺利、安全地渡过疾病的危险期。其中,为保证患者的安全,我们采取加强安全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护理安全度及建立安全支持系统四项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在入院后1—7天,8—21天,及22天—出院三个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心理来实施针对性护理;生活护理则重点加强饮食、排泄、休息、睡眠的护理。
简介:目的:研究和探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诊断标准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应用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对照组单一使用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6周。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有关辅助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症状均有显著降低(F=9.05,P<0.01;F=6.10,P<0.01)。齐拉西酮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持续存在,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1周末、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治疗6周末YMRS分别是21.4±8.4,14.6±5.5,8.9±3.3,6.5±3.4,对照组分别是23.9±7.2,20.9±8.1,17.8±7.8,12.8±8.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20.01),试验组的相对变化分别是6.1±3.5,12.9±4.8,20.1±5.3,21.4±5.5,对照组分别是2.1±3.0,6.8±4.5,11.5±5.6,14.4±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68.5%,48.5%,X2=4.47,P<0.05)。两组间痊愈率也有统计学意义(54.3%,18.2%,X2=9.52,P<0.01)。但是两组间均没有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因无疗效和副作用导致的脱落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双相障碍的疗效比较理想,比单一使用心境稳定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