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在积极德育视野下,小学生 的发展就是精神世界的发展,小学生 成熟的标志就是精神世界的成熟,这种精神成长蕴含在班级的精神发展和学生的精神追求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通过榜样示范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通过主题周记实施自我引导的德育,通过特色班规激发学生积极的德育情感体验,通过家校协同共筑德育合力,积极顺应班级管理在价值取向、管理理念和行动策略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和变革走向。 关键词:积极德育 ;小学生 ;班级管理 ;精神成长 积极德育是指教育者遵循积极主动的干预原则,将德育目标指导下的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有机结合,通过对受教育者自我道德成长能力的培养,加深并强化受教育者的积极德育情感体验,促使其道德社会化过程的完善。在积极德育视野下,小学生 的发展就是精神世界的发展,小学生 成熟的标志就是精神世界的成熟,这种精神成长蕴含在班级的精神发展和学生的精神追求中。 一、榜样 示范: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 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创造一个能够使受教育者充分感受到关爱与温暖、真诚与信任、尊重与理解、肯定与欣赏的道德发展环境。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校纪与班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构建以“真”为核心的班级文化体系,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事、求真理和践真知。班主任要通过主题周记和主题班会等形式聚焦学生身边的好同学、好教师、好家长和好舍友,聚焦班级发展的正能量、正规范和正文化,着力引导学生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和追求极致,把班级发展理念深深植根于宿舍生活、班级生活、学习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身边的榜样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审思和道德定位,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等诸多关系。这种班级文化氛围能够帮助学生重视审视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实践行为,促成其潜在的德性发展,将之转变为现实的优良道德品质。 师生关系对小学生 的学业成绩和自我概念形成等都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小学生 关注任课教师在小组学习、合作讨论和课后辅导等学科教育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育能力。笔者在班级德育精神环境建设中,通过主题周记的形式引导小学生 关注杰出的教师,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例如,一位学生在主题周记中写道:“地理老师是当之无愧的男神,我们叫他‘教授’。‘教授’可不止有标准的大长腿和超高的颜值,他的教学非常好!‘教授’的课堂总是要求大家全神贯注,‘不抛弃,不放弃’是他的口头禅。‘教授’一直以教会每一个学生为目标,不容许有一个学生走神。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被‘教授’演绎得很完美。他自己讲完第一遍和第二遍,就会找学生来说第三遍。这样的方法让我们听课更为认真,感谢‘教授’的悉心教导!”小学生 把师德高尚和勤于职守的优秀教师形象通过文字呈现出来,班主任再通过主题班会、橱窗展示和网络宣传等形式宣传这些良师,就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交往氛围,实现班级管理效能的最大化。此外,学生身边的好同学、好教师、好家长和好舍友等榜样的力量在学生相互传递和感知中能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催化剂,促进班级隐性文化向显性文化转变,对小学生 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认知方式与行为方式等产生积极影响。 二、主题周记:实施自我引导的德育方法 小学生 自我意识发展迅猛,他们对道德学习的自主性也大为增强。这时,教师单纯的道德灌输只会剥夺学生道德思考、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机会与权力。小学生 的道德发展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过程中,班主任在德育中应采用自我引导的德育方法,也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让小学生 在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分析问题、认识社会和发展道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系统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思想状态和家庭状况等学情信息,在积极思维引导下促进小学生 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进而形成稳定的道德发展心态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笔者在班级道德建设中创新自我道德教育的方法,拟定了理想目标类、班级建设类、榜样示范类、考试反思类和计划总结类等周记主题,根据班级发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让学生完成不同主题的周记,让学生基于自身道德生活经历来自省、自察、自悟、自诫和自励,实现自我教育。
简介:摘要:所谓隐性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方法,也就是受教育者潜意识中不明显地感觉到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为了减轻受教育者的消极的接受态度,与预先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相一致,隐藏教学主题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融入被教学对象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预设的教学内容。以隐性的教育观为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思想道德的渗透作用,既能加强学校德育的效果,又能使体育教学向纵深发展,增强各个学科的综合育人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隐性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的重视,这不仅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德育课程体系的理论需要,也是推动中小学体育德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德育的客观需要。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正式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挖掘思政学科中的内涵,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揭示了未来德育教育应该向何种方向所发展和进步。为此现阶段中学政治老师应该加强对于德育内容的整合研究和分析,并将显性与隐性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入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简介:2002年1月,中国首部“性教材”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教育界为之震动。随即,全国部分中学开始了青春期性教育走进课堂的大胆尝试,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说法不一。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徐秀茹说,现在的孩子由于营养充足,普遍发育较快,从初中才开始关心性健康,都有些迟了。据调查,我国每年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10—20岁)的数量达到3亿以上,青少年性发育已明显提前,而性心理发育却相对滞后,青春期往往在孩子们毫无思想准备之时就已来临。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孩子们的惊慌失措。看来,广大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已必须思考:孩子们正面临着什么问题?我们能不能回避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又该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小学课堂是否应该擎起性教育的第一道接力棒?
简介: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其主体形式的显性教育由于内容的规范性,容易走入高大空的误区,引起学生的反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而隐性教育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德育要求的自觉的内在需求,是显性教育的有益补充。本文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教师形象、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的策略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