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子宫间叶性肿瘤来自子宫间叶组织,诸如子宫内膜间质,平滑肌以及血管等。最常见是平滑肌来源肿瘤。现介绍一例来源血管周细胞的肿瘤。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浆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牙龈浆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3例,男性2例;年龄41~58岁,平均46岁;3例病变位于上牙龈,2例位于下牙龈,病变平均为2.5cm×2cm×1.5cm大小。巨检病变表面光滑,个别病例伴有小的糜烂,呈息肉或结节状。镜检病变表面被覆鳞状上皮,部分上皮增生,病变内纤维母细胞及血管增生,间质为疏松的黏液样基质和胶原,间质中可见大量以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细胞浸润,呈弥漫或多结节状排列;浆细胞分化成熟,局部可见透明小体。免疫组化示浆细胞呈κ和λ轻链多克隆表达。结论牙龈浆细胞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样病变,生物学行为良性,其诊断需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并需与其他富于慢性炎细胞的肿瘤性病变鉴别。
简介: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液中p73基因的转录表达、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二者之间关系。方法收集45例肾母细胞瘤患儿为病例组,以健康体检或因其他原因就诊的性别、年龄匹配的15例(排除肿瘤等恶性疾病)儿童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外周血,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USP)法检测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病例组中p73基因的表达及甲基化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及p73基因的甲基化对其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病例组中p73mRNA的相对表达量(3.2±0.9)高于对照组(1.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p7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20%)低于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中甲基化p73mRNA的相对表达量大于非甲基化p73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1),且大于对照组中甲基化p73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1);非甲基化p73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0)。结论。肾母细胞瘤外周血中p73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是其基因表达调节方式之一,并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发生甲基化的p73基因在肾母细胞瘤中有可能充当癌基因的角色,转录水平的过度表达与其甲基化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