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创性肝切除联合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治疗严重肝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诊治的严重肝外伤患者53例为观察组,行清创性肝切除联合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治疗。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1年1月诊治的严重肝外伤患者57例为对照组,行清创性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预后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性肝切除联合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超声清创机在150例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选取150例慢性伤口患者,采用超声清创机进行清创治疗。记录清创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包括清创时间、疼痛程度、出血量等,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使用超声清创机后,患者平均清创时间显著缩短,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且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在随访期间,大部分患者伤口呈现出良好的愈合趋势,感染率和复发率均低于传统清创方法。结论:超声清创机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清创效率,还能减轻患者痛苦,促进伤口愈合。因此,超声清创机可作为慢性伤口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实施腹腔镜下微创肝叶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86例于我院2017年4月-2021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接受微创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5天ALB、ALT指标均较对照组更高,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肝叶切除方案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可减轻对患者肝功能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肝癌患者进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解剖组(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和非解剖组(行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术)各53例。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用(±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解剖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解剖组,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非解剖组(P<0.05)。非解剖组术后第1、3、7天血清ALT、TBIL值明显高于解剖组(P<0.05);术后1、3天血清AST值解剖组低于非解剖组(P<0.05)。解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非解剖组22.6%(P<0.05)。解剖组与非解剖组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3%和8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6%和75.5%(P=0.0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临床疗效更好,并有效提高1年无瘤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20年4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并3年随访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于医院完成腹腔镜下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并3年随访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7 d测定两组肝功能指标如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比较;比较两组复发、存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BIL、AST、ALT、ALB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TBIL、AST、ALT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ALB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存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治疗相较于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延长了手术时间,但不会延长住院时间,且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治疗更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肝功能损伤、减少术后复发,同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养肝、清肝、泻肝、温肝法对于肝硬化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自2010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5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把这15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78例患者主要服用抗病毒、治疗肝硬化并发症、保肝和抗肝纤维化的药物,观察组的78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并辅以养肝、清肝、泻肝、温肝法治疗,经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在腹水及水肿检查、肝功能检查的各项检查结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养肝、清肝、泻肝、温肝法对于肝硬化患者的恢复能够起到行之有效的功效,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中国肝癌分期Ⅰa期肝细胞癌患者,评价解剖性肝切除和非解剖性肝切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21年3月关于中国肝癌分期Ⅰa期肝细胞癌解剖性肝切除与非解剖性切除的文章,对患者特征、肿瘤特征、手术特征、术后病理特征和远期预后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9项病例对照研究,2 761例患者,其中解剖性肝切除组1 727例,非解剖性肝切除组1 034例。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组比较,解剖性肝切除组基线特征为肝硬化占比更少、肝脏储备功能更好、Child-Pugh A级占比更多;另外,解剖性肝切除组的肿瘤长径更大、微血管侵犯率更高、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失血量更多。长期预后方面,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组相比,解剖性肝切除组获得了更好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比值比(OR)=1.54,95%CI:1.30~1.82,P<0.001]和5年总体生存[OR=1.27,95%CI:1.04~1.55,P=0.018]。结论解剖性肝切除对于降低中国肝癌分期Ⅰa期肝细胞癌患者远期复发和改善长期生存显著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8)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18)使用规则性肝切除(肝段或肝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和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27.61±45.94min,对患者对照组为216.33±52.47min,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8.29±64.37mL,对照组为241.68±85.24mL,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27±3.44d,对照组为19.47±2.74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则性肝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对于降低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词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规则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肝叶切除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护理并与开腹解剖性肝叶切除患者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肝叶切除者25例,作为实验组,以及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开腹肝叶切除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将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下地所需的平均时间、肛门排气以及进食所需的平均时间、总住院平均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在术后1天、2天以及3天腹腔引流量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相对较安全并且创伤性较小,与手术护理密切配合,有利于患者安全通过围手术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准肝切除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癌患者共计84例,使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即实验A组(n=42,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和实验B组(n=42,精准肝切除术)。医护人员要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对比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围术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实验A组,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来展开具体的治疗工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间情况,推动其康复进程,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保障患者就医期间的安全性。各项数据对比发现,采用该治疗方式比之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