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8例接受含顺铂化疗药物的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29例)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照组(29例)应用昂丹司琼。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完全控制率,急性期内两组均分别为96.55%、93.10%,延迟期内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9.31%、55.18%;全呕吐期分别是86.21%、62.2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对预防化疗引起的急性期呕吐、恶心效果与昂丹司琼相当,对于延迟期呕吐、恶心,效果优于昂丹司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洛尔与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时气管拔管所致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对比观察。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LC手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Ⅰ组)15例,TEAS组(Ⅱ组)15例,对照组(Ⅲ组)15例。Ⅰ组放气腹时同时停止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和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同时注射艾司洛尔负荷剂量0.25mg/kg继之50ug/kg/min至拔管后5min。Ⅱ组行麻醉诱导前30min经皮电刺激患者双侧内关、合谷穴,选择频率2/100Hz,强度以患者不觉疼痛可承受最大电流为准,持续至拔管后5min。Ⅲ组等待患者自然苏醒。分别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时心率、血压。结果麻醉前30min三组间HR及MAP(根据BP计算所得,MAP=舒张压+1/3脉压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拔管后的HR及MAP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Ⅰ、Ⅱ组拔管即刻、拔管后5、10min的HR及MAP波动低于Ⅲ组,提示艾司洛尔或经皮电刺激内关、合谷穴均可使围拔管期的循环波动相对减少。结论艾司洛尔与经皮电刺激内关、合谷穴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LC手术气管拔管所致心血管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对失眠患者日间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抑郁症伴失眠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右佐匹克隆组64例和艾司唑仑组61例,分别给予右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观察4周。4周后采用日间功能障碍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日间功能障碍评定量表中除困倦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0.78,P>0.05),其他项如白天乏力、打盹、精神差、反应迟钝、共济失调、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精神紊乱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4,3.34,6.57,10.01,3.06,9.46,11.12,4.45;P均<0.01)。结论右佐匹克隆对失眠患者日间功能的影响显著低于艾司唑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疗程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82.4%,舍曲林组为79.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第1周末与舍曲林组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2%,舍曲林组为44.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舍曲林快。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在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盐酸托烷司琼进行对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交叉对照,12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为AB组60例和BA组60例,AB组第一周期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第二周期应用盐酸托烷司琼;BA组则相反。结果可评价患者120例,在化疗后0~24h盐酸帕洛诺司琼和盐酸托烷司琼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的有效率相似,在0~120h和24~120h,盐酸帕洛诺司琼对乳腺癌化疗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的有效率优于盐酸托烷司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为头痛和便秘。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对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有效性优于盐酸托烷司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持续输注艾司洛尔对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其中A组患者术中用静脉泵持续输注艾司洛尔50~100ug?min-1?kg-1,B组患者以相同速度输注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min(T2)、手术结束时(T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时间及静脉麻醉药的用量。结果A组患者在术中各时点(T1、T2、T3)的MAP及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用量A组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洛尔可以有效抑制心血管应激反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静脉麻醉药的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胺酮麻醉在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探讨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2009年小儿疝修补术192例患儿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方法,观察患儿的麻醉效果及术后的恢复状态。结果患儿在术中都发生不同程度的躁动及肌震颤。麻醉五分钟后都引起脉博-氧饱和度下降。持续5-15分钟,SPO2下降后均值仍在正常范围。但有十例患儿低于正常,出现轻度的呼吸暂停及呼吸抑制,发生低氧血症。有五十七例患儿发生轻重不等的术后呕吐,这五十七例患儿术中及术前未给予氟哌利多,苯二氮卓类或吩噻嗪类药物。关键词凡经静脉途径给药产生全身麻醉的药物,统称为静脉全麻药。氯胺酮为其中的一种。氯胺酮为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虽然有精神副作用,但较轻。因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故仍有使用的价值。单次注射后药代参数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