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昼夜眼压波动对青光眼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针刺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当日眼压变化和波动值。结果对照组患者5时眼压16.4±1.2mmHg,10时15.5±1.6mmHg,22时15.1±1.6mmHg,波动值4.9±0.8mmHg;观察组患者5时眼压15.6±1.4mmHg,10时14.7±1.2mmHg,22时14.2±1.8mmHg,波动值3.8±0.5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昼夜眼压波动,更好的保护视神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引起低眼压的机制及防治措施,以减少低眼压的发生。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应用青光眼滤过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64例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15例术后眼压低于5mmHg(1mmHg=0.133kPa),1例术后发生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结论丝裂霉素C的广泛应用,是目前造成青光眼术后低眼压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MMC的应用指征,选择用量及作用时间,巩膜瓣的相对密缝和可调缝线等可以减少术后低眼压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眼压改善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眼科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眼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眼压控制有效率分别为96.72%、78.68%,观察组眼压控制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6%、81.9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明显控制眼压指标,还可提高护理满意率,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探究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到本院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患者126例,根据有无高眼压分为高眼压组(n=37)和非高眼压组(n=89),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7例患者发生早期高眼压,高眼压发生率为29.37%。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高眼压与临床分期、是否合并视网膜脱离、是否行晶状体切除术、是否眼内填充及激光光凝情况有关(χ^2=8.679、10.121、6.358、10.748、9.39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视网膜剥离、行晶状体切除术、眼内填充是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OR=0.916、1.182、1.354,P=0.045、0.036、0.032)。结论: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更合理的术式,术后积极监测眼压,对症治疗,积极随访,可以有效提高玻璃体切除术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抗青光眼手术的疗效。方法筛选出104例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各52例,观察组A应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观察组B应用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A、观察组B患者治疗后的视力与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总有效率是94.2%,观察组B的总有效率是96.2%,观察组B略高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A的并发症发生率是9.6%,观察组B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7.3%,观察组B明显低于观察组A,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治疗上均可发挥良好疗效,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应用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设定为研究组,同时再选取同期没有高眼压的青光眼患者30例,将其设定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抗青光眼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抗青光眼手术方法应用于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有利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是也容易诱发不同并发症,这种手术方法在临床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在行小梁切除术之前接受药物治疗,直至眼压下降到正常水平;后者在持续性高眼压的状态下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滤过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无论是在眼压正常还是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可获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展开手术治疗时,可将患者治疗时间大大缩短,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应尽早对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展开小梁切除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光眼应用布林佐胺治疗的降眼压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按照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将100例青光眼患者分成观察组1与观察组2各50例,观察组1应用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观察组2应用布林佐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降眼压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1的总有效率是68.0%,观察组2是94.0%,观察组2明显高于观察组1,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观察组1、观察组2患者治疗后的眼压,观察组2低于观察组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0%,观察组2是8.0%,观察组2低于观察组1,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青光眼应用布林佐胺治疗的降眼压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应大力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并对其治疗的安全性做出评价。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所接的63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采用0.1%布林佐胺滴眼液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降眼压效果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记录。结果采用布林佐胺治疗的青光眼患者眼内压下降迅速稳定,但有轻度不良反应出现如味苦、眼刺痛不适、点状角膜炎等,症状较轻可自行恢复,不影响治疗效果。结论布林佐胺对于青光眼造成的眼内压过高有显著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对疗效无明显影响。临床治疗应可以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眼视力、眼压和生物测量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并佩戴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眼患者共68例(120只眼),观察患者戴镜前、戴镜1周、戴镜1月、戴镜3月和戴镜6月的裸眼视力和平均屈光度、眼压、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角膜塑形镜佩戴后,患者进行角膜塑形镜佩戴后的裸眼视力较戴镜前出现明显的提高(P<0.05),患者的平均屈光度较配镜前出现下降(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角膜塑形镜佩戴后,患者的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较戴镜前对比无差异(P>0.05),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曲率和角膜厚度较佩戴前出现降低(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进行角膜塑形镜佩戴后,能有效的控制近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裸眼视力,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眼压及生物测量参数,临床运用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住院时采取抗青光眼手术治疗131例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用药后眼压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7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上,即持续性高眼压)和对照组(56例,用药后眼压均在40mmHg以下),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滤过泡分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其滤过泡分型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青光眼手术对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治疗普通性青光眼具有相同,然而持续性高眼压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因此需在权衡利弊后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术期降低眼压及改善负性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日到2017年3月20日7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提供传统护理)和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提供积极的护理干预),每组各36例,对比两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情绪状态和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眼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值>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h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均大致相同(P值>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h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术期接受积极的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有效降低眼压,而且可以明显改善负性情绪,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治疗的86例(8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3例(43眼)。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压、视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眼压、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房角分离术联合应用有助于控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提升患者视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及贝美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周后的降眼压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8例(141只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给药方法分为三组,每组均为26例,其中Ⅰ组给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47只眼);Ⅱ组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47只眼);Ⅲ组给予贝美前列素滴眼液(47只眼),三组均每日不同时间点滴眼1次,疗程为4周,测量比较三组用药前后的24h内、不同时间点的眼压以及用药前后4周内眼压。结果三组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24h内各时间点眼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眼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用药后4周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及贝美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周后的降眼压的效果显著,且三种滴眼液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