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建国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古典文献整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古典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经济文献整理,也作出了不少实绩,但与其他专科文献相比,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准备在概述经济文献整理成就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开展这一领域的工作,提出一些设想。古代经济文献整理已取得的实绩主要表现在:历代食货志和部分专题经济文献得到了较有系统的整理,编纂了一批有份量的经济资料汇编,以下分几类说明。

  • 标签: 古代经济 经济文献 文献整理 食货志 古典文献 经济资料
  • 简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安排,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牵头组织完成了对西藏、青海、甘肃三省区申报的2001年度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课题的评标任务,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了10个课题,其中西藏5个。同时,自治区卫生厅还继续加强了对藏医药的继承人工作,经过认真推荐、筛选和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审定,通过了14名指导老师和21名继承人,开始进行带教学习。目前,组织编写的《西藏藏医药发展史》已完成初稿。

  • 标签: 继承人 根据 人事部 国家 推荐 卫生厅
  • 简介:地方文献类古籍,大而言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著作者着眼,即凡乡人著作,不论其内容是否涉及乡土史地,不论其为经史子集,均属于地方文献之列;另一大部分从著作内容着眼,即内容涉及本地方的古籍,如旧志、史载、诗文、疏奏、家谱(以及碑版、题刻等虽不以书籍形式传流者)等等,均为地方文献之类,此类内容极为宽泛。

  • 标签: 地方文献 古籍收集 整理 著作者 书籍形式 乡土史
  • 简介:出土大批西夏文献的黑水城遗址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在旗政府所在地达兰库布镇东南25公里。今称“额济纳”,即古代西夏语“黑水”义,这是西夏灭亡后保留至今的一个重要西夏地名。此地蒙古语称哈拉浩特(黑城)。它是处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座死城,四周是漫漫的荒漠,草木不生,人迹罕至,现在10公里以内仍无人居住。这座地处荒漠中被历史遗忘了的死城,近几十年来,却逐渐享誉国内外,因为这里在本世纪初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珍贵的西夏文献和文物。这些文献和文物今分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爱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

  • 标签: 黑水城文献 西夏文献 圣彼得堡 出土文献 东方学 科兹洛夫
  • 简介:<正>碑刻是我国古代记载史实,保存和传播文化的特殊版本,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史学、考古学、文字学、文化艺术等学科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碑刻还是我国重要的艺术形式.古代的石刻大师们将画家的画稿或书法家的手迹依原作维妙维肖地镌刻在石碑上,不仅可供人们学习、鉴赏,且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作品.

  • 标签: 碑刻 史料价值 传播文化 考古学 苏州碑刻 特殊版本
  • 简介:<正>在金文文献整理与研究上,铜器断代和铭文考释是两大基础工作.近代以来,这两项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比之下,以往的研究自然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例如宋人在这两方面的历史贡献便不大有人注意.一些撰写文字学史的学者,虽然对宋代的金石学给予很高的评价,但究其所说不过演绎王国维当年提出的“与叔考古之图,宣和博古之录,既写其形,复摹其款,此一类也;啸堂集古,薜氏法贴,但以录文为主,不以图谱为名,此二类也;欧赵金石之目,才甫古器之评,长睿东观之论,彦远广川之跋,虽无关图谱,而颇存名目,此三类也”之说.其实王氏这里不过泛泛而谈,粗为类别.仔细研究一下,宋人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有十分了不起的创获,应做出充分的历史评价.

  • 标签: 铜器断代 小篆 文献整理 铭文考释 张氏 标准器
  • 简介:当本世纪初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问世后,戏曲便从传统曲学的附庸地位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戏曲史的研究,从一开始就同戏曲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分不开。本文既对近百年来戏曲文献学的发展作了概括的论述,又展示出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标签: 戏曲文献 《宋元戏曲史》 曲学 附庸 王国维 中国戏曲
  • 简介:11月2日,在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中国文物研究所古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主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出土文献抢救、保护、整理骨干培训班”在京举行了开学典礼。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为抢救、保护、整理出土文献而举办培训班。

  • 标签: 骨干 开学典礼 培训班 国家文物局 整理 出土文献
  • 简介:<正>包拯,字希仁,谥号孝肃,世称包公,是我国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清官。他曾任开封府尹、御史中丞、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等显要职务,为人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爱国爱民,对世人影响很大,被誉为“包青天”。然而,文博考古界对其有关文物却很少系统地整理与研究,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讨。本文仅就有关包拯的各类碑刻,粗略地加以考述,疏漏及不当之处,尚望学界同仁教正。历代关于包拯的碑刻为数不少,但大多为金石著作所缺载,这些碑刻有的流传至今,十分珍贵;有的已经失落或废毁,近年又经有关部门复刻重立。其大致情况如下:一、诗文碑刻包拯的诗文碑刻,有《诗》碑和《家训》碑,共两通。1、《诗》碑。包拯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一首题壁诗,即《书端州郡斋壁》。其诗

  • 标签: 碑刻 政治改革 清正廉明 北宋中期 三司使 御史中丞
  • 简介:有清一代,著力保护洛阳古迹者,当属雍正初河南知府张汉。清乾隆《洛阳县志》、《河南府志》、嘉庆《洛阳县志》,皆列张汉为“名宦”、“循吏”。

  • 标签: 张汉 碑刻 中国 文物考古 生平
  • 简介:浮来山位于山东日照市莒县城西九公里处,又称浮丘,奇秀玲珑,景色幽雅。此地有商周老树、晋代古刹、隋唐庙庵,是北方佛教禅宗最早的传入胜地,高僧竺法汰、法显、僧远曾在浮来山驻锡立寺、收徒讲法。自东晋至唐代中叶,浮丘定林寺一直是佛教禅宗的大寺院,又是我国文学批评的奠基人刘勰先生晚年出家后的遁世之处。他在这里住持校经,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十多个春秋。从而留下了刘勰故居(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校经楼、刘勰墓等胜迹。

  • 标签: 浮来山 刘勰 浮丘 禅宗 佛教
  • 简介:河北清代碑刻概述王素芳碑者,刻文纪事之竖石也。它是古代"盖欲以文辞托之不朽之物质,以永其寿命"①的智慧创举。它以其朴实无华的质地,意随笔动的书法,包罗万象的内容,构成金石文化之大宗;以其"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

  • 标签: 书法艺术 碑刻 《四库全书》 清代碑学 康有为 张裕钊
  • 简介:在甘肃省武威城东南隅,有一座始建于明英宗正统二年至四年(一四三七——一四三九),后经明成化,清顺治、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重修扩建,较逐渐完整,距今已五百六十多年历史,气势雄伟,古柏参天,槐阴蔽日的古建筑群,享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即甘肃武威文庙,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标签: 武威 文庙 甘肃省 甘肃 槐阴
  • 简介:古籍文献《五十二病方》是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医学方剂类出土文献,在对其整理中,发现其中有两个词汇“翟翟”、“寻寻”的语意无解释,本文对此作尝试的探讨。参考文献2。

  • 标签: 古籍文献 《五十二病方》 词汇 语意
  • 简介: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的文学其源头是非常远的。早在西周之初就有诗歌流传,《诗经》作为一部西周至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规模之大,保存之完整,在世界上是罕见的。由于儒家重视诗教,所以它被尊为经。战国时代出现了楚辞,汉代续有作者,东汉王逸辑成《楚辞》,成为古代与《诗经》后先媲美的两大文学著作。汉代出现了由

  • 标签: 中国古代 重要组成部分 整理 诗歌发展 楚辞 古代文献
  • 简介:<正>王基墓碑,全称《曹魏东武侯王基墓碑》。金石家著录多称《王基断碑》、《王基残碑》、《王基墓碑》。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在洛阳城北7.5公里安驾沟村筑寨掘得之,后移置洛阳城中明德中学壁间,现存洛阳古代石刻艺术馆。该碑立于魏元帝曹奂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四月。碑残高137、宽99、厚22厘米。长方形青石,隶书,19行,前3行行22字,余俱21字。字行之间有界格,全石共计370字。由于碑文上端前3行各窄一格,其余均空2格,下端每行均空5格,且上下文意不达,因此对于该碑是否完整,多有争议。有学者认为碑文是属上缺下不缺;还有的认为此碑只是全碑的下半部,上半部“出土时朱字宛然,因无人辨识。磨拭而灭”故称作“断碑”、“残碑”。河南府训导汝州杜梦麟在碑文末尾跋语中,肯定了该碑碑石是完整的,只是碑文上下

  • 标签: 洛阳 碑文 碑刻 残碑 河南 明德
  • 简介:<正>韩仁铭碑建于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金哀宗正大五年(公元1228年),荥阳令李天翼行县,发地得之,令石匠王福再立石于荥阳县署。民国十四年(1925年)四月,由邑人宋傍三、刘彤棻、李增祥等共议移立于县立小学(今荥阳第二高中)内,建楼封禁。1963年6月20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身长方形,圭首,中间有穿,碑

  • 标签: 碑刻 汉灵帝 荥阳县 河南省 武则天 公元
  • 简介:金代的北京,作为中都,是当时北方文化的重镇,与之相应的是留下了记载着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包罗万象的碑、记、塔、铭、经幢、墓志等碑刻,这些珍贵的第一手史料是研究当时社会所不可缺少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碑刻存世越来越少,因此,对其进行搜集、整理、研究已经时不可待。本文就笔者所知的北京金代碑刻资料按时间顺序作此叙录,除已注明出处的外,其它都采自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46、47册金代部分,

  • 标签: 北京 金代 碑刻 中国 文物考古 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