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心理护理结合社会支持对肿瘤患者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基础护理)和观察组(30例,给予心理护理结合社会支持)。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结合社会支持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及时采取心理护理结合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减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简介:摘要:老龄化、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城乡发展不平衡,为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环境,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城市就业,农村老年群体则因身体衰弱、较少获得工作机会和丧偶等主客观原因留守农村。我国自 2000 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后,人口的老龄化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独居老人数量亦会在一定时期内增长。在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移导致农村空巢老人数量的有所增加,而农村独居老人作为农村空巢老人群体中的一部分,其数量也有所增加。并且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农村独居老人可接触的人群规模也逐步减少。子女对农村独居老人提供的养老支持不足,经济上的困窘、生活照顾上的缺乏,精神慰藉上的空虚,导致农村地区时常发生独居老人自杀或死后无人知等惨剧。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亚孤儿和普通儿童社会支持及社会应对方式的差异,并探讨亚孤儿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为对亚孤儿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某慈善学校四至八年级学生194名,全部调查,随机整群分层抽样,选取菏泽市武安镇梦圆中学四至八年级学生210人。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集体施测。结果:(1)亚孤儿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低于普通儿童,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中,亚孤儿和普通儿童所采取的积极应对倾向具有显著差异(p<0.05),普通儿童积极应对倾向得分比亚孤儿高,消极应对倾向得分比亚孤儿低,有显著差异;结论: 亚孤儿的社会支持少于普通儿童,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亚孤儿存在某些心理问题,需要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科中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社会支持情况,并分析其重要性、模式、机制、价值与展望。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观察,发现急诊科患者和家属在心理社会方面存在着诸多需求和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心理社会支持体系对于提高急诊科患者和家属的整体满意度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探讨心理社会支持模式和机制时,发现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等因素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社会状态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心理社会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也具有积极作用。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急诊科心理社会支持体系,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实际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和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和心理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到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院-桓兴医院乳腺外科治疗的4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入医院之初,对其治疗期间进行了调查,调查表包括基础资料、心理一致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SOC-1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rating scale,SSRS)。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来执行统计数据分析。一般而言,除年龄是计量数据外,这些数据均为计数数据。SOC-13和SSRS的每个维度都是测量数据,其统计描述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结果:400名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总体平均得分为(42.55±6.82)分,心理一致性的总体平均得分为(50.14±7.99)分。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一致性和社会支持水平较低。部分社会人口统计学和与疾病相关的状况都会影响心理一致性。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性和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从心理学方面来进行考虑,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应着重于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强乳腺癌患者充分利用周围支持系统的能力,积极应对,以提高面对应激的自我管理能力。
简介:摘要:本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入探讨家庭和社会支持对产后抑郁的产妇产后心理恢复和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分析选取分娩的146例产妇作为临床受试调查对象,按照随机定量数字统计表法类别分为临床对比组与临床对照组,每组73例。结论是家庭和社会上的支持治疗有助于产后抑郁的患者初产妇的骨盆底平滑肌力量的恢复,提高其性爱和生活中的质量和有效降低抑郁症的水平,对于有效促进术后产妇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状况,并了解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方法 采用第3版UCLA孤独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 SSRS) 对神经梅毒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神经梅毒患者的孤独感得分为( 39.5 ±8.25)分,在性别、年龄、学历、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姻、神经梅毒病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7.45±8.70)分,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神经梅毒病程、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得分为(17.75±6.89)分、( 12.83±4.26) 分和(6.88±2.20)分;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孤独感与客观支持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病程的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提高神经梅毒患者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客观支持,可降低其孤独感。
简介:摘要:目的是通过考察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为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军校600名学生用Connor-Davidson心里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应对方式问卷(CSQ)进行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在性别上存在统计学差异。②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应对方式中的其他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①心理弹性较高的军校大学生更倾向于以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②社会支持是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会支持干预对眼外伤术后患者不良情绪、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该院行眼外伤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社会支持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SD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SF-36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社会支持干预有利于改善眼外伤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不孕症患者应用强化社会支持干预对其社会功能、负性情绪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抽选于2019年12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00例,随机划分组别,即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强化社会支持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社会功能、负性情绪、认知能力。结果:研究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认知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不孕症患者应用强化社会支持干预,可提高社会功能,减轻心理压力,改善负性情绪,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肠膀胱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于2020年3—8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简版对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三甲综合医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全切及回肠膀胱术的232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年龄为(65.79±8.67)岁,术后时间为(42.14±15.76)个月;生活质量总分为(263.28±28.71)分,社会支持评分为(71.81±8.02)分,心理弹性评分为(31.27±5.2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弹性(β=0.18,P<0.01)、自我护理(β=0.30,P<0.01)、年龄(β=0.18,P<0.01)、肿瘤复发(β=0.13,P<0.05)、自费(β=-0.21,P<0.05)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共同解释变异度为21.2%。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回肠膀胱术后患者较长时间的生活质量,因此应注重延续治疗和护理,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品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时机理论结合社会支持多维模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手术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不同社会支持需求进行纵向研究,为实施精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诠释性现象学研究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7月应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2所三甲医院心内科的21例急诊P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程对患者分别进行4次半结构访谈,结合参与式观察。采用诠释性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应用社会支持多维模型归类结果。结果共提炼出主题23个。各期信息支持需求依次为诊断及危险性,AMI和PCI相关知识、医疗告知权,个体化的纸质出院指导,不适的原因和急救知识(后2期一致)。各期工具支持需求为紧急医疗服务,先进的支架和急诊PCI技术、绿色通道,经济支持,移动式卫生保健资源(后2期一致)。各期情感支持需求为陪伴和安全感,接纳与鼓励,心理调节与建设(下期同),增强独立性。各期社会网络支持需求为陌生人协助送医,医护人员德艺双馨、同伴支持,重新融入社会(后3期一致)。各期自尊支持需求为相信自己可以生还,尽量自理,病情保密,康复情况得到认可,回报他人。结论急诊PCI患者的社会支持需求随病程的变化而改变。建议医护人员采用动态连续的照护观念,建立和完善符合当地人文的社会支持需求框架,以利于教育、评估与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和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与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支持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苏州九龙医院及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214例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志与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住院晚期癌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达67.8%,社会支持低下(30.64±10.93)。社会支持量表各维度能解释自杀意念52.3%的变异。结论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意念高发,社会支持度低下,社会支持水平对患者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可以降低患者自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