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母鼠感染疟原虫对子代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研究胚胎期暴露疟原虫抗原的小鼠感染疟原虫后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的变化。方法选择清洁级成年昆明小鼠,雌雄小鼠合笼,将妊娠第14天的孕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 = 5)和对照组(n = 5),实验组每只小鼠经腹腔接种1 × 106个感染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的红细胞,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孕鼠分娩后得到子代新生鼠(0、1、3、5 d),继续饲养4周,得到4周龄子代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子代新生鼠(0、1、3、5 d)及4周龄子代鼠胸腺、脾脏CD4/CD8 T细胞亚群的变化;给予两组4周龄子代鼠腹腔接种P.b 1 × 106个/只,于第3天检测其胸腺、脾脏CD4/CD8 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采用体外给予P.b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刀豆蛋白A(ConA)]刺激方法检测两组子代鼠脾脏细胞对P.b抗原刺激的免疫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子代新生鼠(0、1、3、5 d)胸腺、脾脏中CD3+CD4+CD8- T细胞的比例均较高(P均 < 0.05),而在胸腺中CD3+CD4-CD8+ T细胞的比例均较低(P均 < 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4周龄子代鼠胸腺、脾脏中CD3+CD4+CD8- T细胞的比例均较高(P均 < 0.05),而CD3+CD4-CD8+ T细胞的比例均较低(P均 < 0.05);4周龄子代鼠感染P.b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胸腺、脾脏中CD3+CD4+CD8- T细胞的比例均较高(P均 < 0.01),而CD3+CD4-CD8+ T细胞的比例均较低(P均 < 0.05)。两组4周龄子代鼠脾脏细胞,体外给予P.b抗原或有丝分裂原ConA刺激后,实验组CD3+CD4+CD8- T细胞、CD3+CD4-CD8+ 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结论妊娠期母鼠感染P.b可明显影响子代鼠胸腺和脾脏CD4/CD8 T细胞亚群的比例;并改变子代鼠对再感染P.b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药敏结果,探讨厦门地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至2019年厦门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56例经粪培养确诊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分离培养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及药敏鉴定,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结果56例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中,2018年32例,2019年24例,年龄23 d~4岁8个月,男32例(57.14%),女24例(42.86%),<2岁患儿76.79%(43/56),其中<1岁占2岁以下患儿的62.79%(27/43)。易感季节多为夏秋季节(5~10月),患儿临床多表现为发热(89.29%)、腹泻(98.21%)、脓血便(48.21%),少数可出现呕吐(21.43%)、抽搐(17.86%)表现。鼠伤寒沙门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均有98.04%的敏感率,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分别有76.47%和72.00%的敏感率,对妥布霉素100%耐药,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分别有90.00%和86.00%的耐药率。结论在夏秋季节,2岁以下儿童易感染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多表现为发热、腹泻,可伴有脓血便,鼠伤寒沙门菌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上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简介:【摘要】 目的 培育一个C57BL/6Jnu/nu裸鼠新品系。方法 采用传统回交法把BALB/C裸鼠中的裸基因导入C57BL/6J品系中。结果 历时5.5年经过11次回交10次自交,建立了一个C57BL/6Jnu/nu裸鼠核心保种群,该裸鼠品系与其背景品系C57BL/6J的同源率达99.9%以上。根据国际惯例可以命名为C57BL/6Jnu/nu裸鼠。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药敏结果,探讨厦门地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至2019年厦门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收治的56例经粪培养确诊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分离培养出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及药敏鉴定,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耐药性。结果56例儿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中,2018年32例,2019年24例,年龄23 d~4岁8个月,男32例(57.14%),女24例(42.86%),<2岁患儿76.79%(43/56),其中<1岁占2岁以下患儿的62.79%(27/43)。易感季节多为夏秋季节(5~10月),患儿临床多表现为发热(89.29%)、腹泻(98.21%)、脓血便(48.21%),少数可出现呕吐(21.43%)、抽搐(17.86%)表现。鼠伤寒沙门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均有98.04%的敏感率,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分别有76.47%和72.00%的敏感率,对妥布霉素100%耐药,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分别有90.00%和86.00%的耐药率。结论在夏秋季节,2岁以下儿童易感染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多表现为发热、腹泻,可伴有脓血便,鼠伤寒沙门菌易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上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简介:摘要:鼠形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喜闻乐见的题材,在中外影视及动漫作品中常有出现。由于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故事情节的不同,中文鼠形象也有不同的含义与指代。通过对国内外,以鼠形象为题材的部分影视作品进行赏析评论,探讨其背后的价值与文化内涵。对国内作品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解决问题方式方法,探索优化影视及动漫作品发展的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荷瘤裸鼠肿瘤的影响。方法:24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N=6),R组、T1组、T2组、T3组。采用前肢腋中线皮下注射0.1mL对数生长期HepG2肝癌细胞,建立肝癌荷瘤小鼠模型。R组预先生理盐水(5mg/kg),于注射后1小时行射频消融(70℃±2℃)5分钟;T1组、T2组、T3组预先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5mg/kg),分别于注射后1小时、3小时、6小时行射频消融(70℃±2℃)5分钟。检测肝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毁损率。结果:与R组比较,T1、T2、T3组的MVD值均显著减少(P<0.01);与T1组比较,T2组、T3组的MVD值显著增加(P<0.01);与T2组比较,T3组MVD值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与R组比较,T1、T2、T3组肿瘤毁损率均显著增加(P<0.01);与T1组比较,T2组、T3组的肿瘤毁损率均显著减少(P<0.01);与T2组比较,T3肿瘤毁损率无明显差别(P>0.05)。MVD与肿瘤毁损率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6,显著性(双尾)P<0.01。结论:射频消融联合三氧化二砷可减少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增加肿瘤毁损率,且单次给药1小时协同效果最大。
简介:摘要: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应该自始至终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而班级管理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如何科学管理班级,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在体验德育的理念下,我在班级做了一次全新的奖励机制新尝试,建立“海豚精灵银行”,利用“精灵券”奖励制度辅助进行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一举措在实行过程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鼠胚实验,判断新建IVF-ET实验室及相关培养体系是否满足人类胚胎体外培养的要求,为我院开展IVF-ET技术奠定基础。方法:选择6-10周龄的昆明系小鼠,对小鼠进行超排卵,然后鼠卵采集及鼠精采集,收集获能后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及体内受精。统计受精率、卵裂率、囊胚率。结果:体内受精18个周期,取卵355枚,受精率81%,卵裂率96.0%,囊胚率90%;体外受精44周期,取卵1118枚,受精率62%,卵裂率95.0%,囊胚率86%。结论:通过鼠胚实验结果,新建IVF-ET实验室及相关培养体系符合人类辅助生殖实验室的标准要求,为后期实验室开展人类胚胎培养技术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鼠李糖乳杆菌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免疫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0月生后24 h内收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 500 g的早产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入选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生后第1天起观察组给予鼠李糖乳杆菌溶液(4×109 CFU/ml,0.25 ml/d)、对照组给予等量玉米油口服,疗程30 d。收集第21天和第42天新鲜粪便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同时检测生后第1天和第42天血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结果最终完成29例,其中对照组15例、观察组14例。生后第21天观察组肠道乳杆菌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第42天观察组肠道链球菌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第21天观察组检测物种数指数大于对照组(P<0.05),第42天两组各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第1天、第42天血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天相比,两组第42天IgM均上升、IgG均下降(P<0.05)。与第1天相比,观察组第42天NK细胞、B细胞、CD3+ T细胞和CD4+ T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第42天B细胞、CD3+ T细胞和CD8+ T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生后第1天及第42天两组NK细胞及各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1天相比,第42天对照组IFN-γ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上升(P<0.05);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喂养不耐受4例,对照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早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能够调节早产儿肠道菌群组成,增加乳杆菌属,减少链球菌属,可能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促进NK细胞和CD4+ T细胞增殖,激活淋巴细胞表达IFN-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