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Barton骨折病人,掌侧型25例,背侧型9例,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其中5例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1例骨质疏松患者因术后未早期锻炼出现腕关节僵硬,效果差,其余3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5周;无伤口感染、腕关节僵硬、血管神经压迫、急性骨营养不良、内固定失效及其他并发症;掌倾角、尺偏角、腕掌关节半脱位均获明显改善。按Deoliveiva评分标准,优2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2﹪。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手术创伤小,符合解剖学特点,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且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优良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掌侧经肱桡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60例患者中30例采取Henry入路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30例采取经肱桡肌入路手术治疗,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桡骨远端形态的恢复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掌倾角为(10.95±1.82)°,对照组患者的掌倾角为(11.58±2.14)°,两组患者掌倾角对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掌侧经肱桡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较高,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侧入路联合背侧小切口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们对1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先行掌侧入路复位,并以掌侧锁定钢板螺钉固定,再行背侧小切口,对背侧骨折块或关节塌陷骨折块进行显露复位。2例骨折块较小予以复位,缝合骨膜维持骨块位置;余11例根据骨折块大小情况进行钢板螺钉、单纯螺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量表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4例,中1例。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结合背侧小切口适用于治疗部分背侧粉碎、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关节面塌陷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掌侧Henry入路T型锁定钛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院从2009年8月~2013年8月应用T型锁定钛板经掌侧Henry入路植入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8例。按AO分类标准分类,B2型4例,B3型6例,C1型5例,C2型6例,C3型7例。均采用掌侧入路,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平均13.5个月(3~24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所有病例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8%。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掌侧Henry入路锁定T型钛板内固定,具有手术损伤小、复位确实、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单一掌侧入路掌侧与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伴有桡侧柱不稳的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s)的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我们采用掌侧与桡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侧柱不稳的AO-C3型DRFs患者29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随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测量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DASH评分和Mayo评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平均(58±13)min,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42个月,平均(18.3±7.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16周,平均(13.5±3.1)周,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掌倾角(9.2±4.9)°,尺偏角(18.3±8.2)°,桡骨高度(13.0±4.4)mm;腕关节活动范围,掌屈(55.3±5.8)°,背伸(56.9±7.2)°,尺偏(23.8±4.1)°,桡偏(18.6±3.7)°。平均DASH功能评分(10.3±8.0)分;腕关节功能依据Mayo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12例,可2例。结论对单一掌侧钢板内固定后存在桡侧柱不稳的AO-C3型DRFs,经同一切口置入桡侧钢板,可有效固定桡侧柱,避免术后再移位,可获得良好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3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折类型分为两组,掌侧入路(A组,20例),背侧入路(B组,12例),掌、背侧入路均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其中8例骨折骨质缺损较多,术中行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A组优良率90%明显优于B组91.6%(P<0.05)。结果掌侧、背侧手术入路对桡骨远端骨折都有影响、各有优缺点,掌侧入路术后功能恢复优于背侧入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9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8例,女11例;A0分型A型10例,B型9例,C型10例。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经石膏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0例;A0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8例。实验组行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照组使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期6—12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20例,良7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的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7例,良7例,中6例,差0例,优良率为80%,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实验组腕关节主动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DASH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掌侧入路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提高骨折治愈率,术后恢复功能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外后踝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对26例Weber—AO分类踝关节骨折的患者(A3型4例,B3型14例,C1型5例,C2型3例),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固定外后踝。采用Baird-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仅1例发生腓骨肌肌腱炎,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骨折于16周内均达到骨折愈合。26例中疗效为优17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4.3%。结论:腓骨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单切口充分显露并固定后外踝,减少缝合时的张力,可以提高切口愈合率与骨折稳定性,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经腋窝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叶切除、25例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经腋窝入路手术时间[(129.0±17.91)min]较胸乳入路[(142.0±22.75)min]短,术后引流量[(61.0±43.84)ml]较胸乳入路[(94.0±59.46)ml]少,术后患者对切口满意度较胸乳入路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腋窝入路在处理单侧甲状腺叶疾病方面优于胸乳入路,美容效果较好,两种入路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应用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5例,手术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6-12个月随访。X线片示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按Cooney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5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8.57%。结论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在临床上适用于绝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