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肠的进化发育关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探析大肠相表里的实质.认为,大肠有共同的发育学基础,其密切的神经、免疫联系可能是两者生理病理相关的物质基础,具体的联系途径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脏腑相关 大肠 神经 免疫 中医生理学
  • 简介:摘要:本次研究中对大肠相表里进行研究,从中医、病理学角度对该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张志敏教授的创新观点,配合临床治疗案例证明大肠相表里的科学性。

  • 标签: 大肠 消化道 呼吸道 临床中医
  • 简介:摘要根据急性损伤的症状,从中医角度分析其发病机理;列出大肠相表里学说支撑依据;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急性损伤肠道关系;根据这一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肺与大肠相表里 急性肺损伤 中医
  • 简介: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笔者在整理“大肠相表里”古籍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中医名词“”、“大肠现代医学名词“”、“大肠”具有同源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从经络穴位刺激引起脑功能区变化、中医“脏病及腑,腑病及脏”理论、经络穴位刺激引起相应脏器功能改变等角度人手,分析影像医学参与“大肠相表里”研究的可行性。

  • 标签: 肺与大肠表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大肠相表里”是重要的中医药基础理论,这一机理反映出肠在生理功能上的密不可分,折射出脏腑的紧密联系、阴阳的互根互用,并且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络学说。本文梳理了基于该机理的生理功能联系、脏腑联系、阴阳关系、经络学说四大方向的临床诊疗思路,并建议关注肠道菌群肺部疾病的关系。

  • 标签: 肺 大肠 表里关系 中医药
  • 简介:中医学认为肺脏肠腑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且二者皮毛都有着直接间接的联系。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大肠相关理本病的诊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其不仅体现在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还体现在临床中对本病的治疗不离治、通腑二则。该理论在皮肤病的防治方面应用很广泛,并对外感热病、内伤杂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肺与大肠相表里 荨麻疹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大肠相表里"探讨哮喘患儿的肠道菌群特征,为"-肠轴"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018年1月-2018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30例哮喘患儿及28例健康儿童的粪便样本进行测序,运用主成分分析(PCA)、LEfSe分析、线性判别(LDA)分析、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哮喘患儿差异肠道菌群特征。结果哮喘组肠道菌群操作分类单元(OTU)数目[(141.96±27.42)比(164.54±50.58),P=0.048]、Shannon指数[(2.49±0.51)比(2.80±0.56),P=0.044]低于健康儿童组,Simpson指数[(0.18±0.06)比(0.13±0.07),P=0.010]高于健康儿童组。哮喘组肠道菌群丰度较健康儿童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健康儿童组细菌丰度存在差异,可能与哮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哮喘儿童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使从肠道菌群方向治疗哮喘成为可能,也为从肠道菌群层面研究-肠关系提供参考。

  • 标签: 哮喘 肠道菌群 儿童 肺与大肠相表里
  • 简介:摘要"大肠相表里"是传统中医学理论之一,古人发现了大肠之间的特定联系,通过阴阳学说、经脉络属构建了"大肠相表里"理论,该理论有现代医学的科学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急诊医学界首次开展肠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研究以来,"大肠相表里"理论在急危重症领域展现出了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胚胎早期发育方面分析了大肠的一致性,在脓毒症中通过肠道菌群移位学说解释了大肠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并针对肠道具有相同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免疫调节机制,以及可能的免疫应答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医师关于"大肠相表里"传统理论提供进一步的探索思考。

  • 标签: 肺与大肠相表里 急危重症 免疫调节机制 辅助性T细胞
  • 简介:目的调查研究针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积极探讨大肠相关性脏腑络属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治疗1组20例、治疗2组20例以及治疗3组30例患者,给予治疗1组患者经针刺治疗,治疗2组患者进行大肠经针刺治疗,治疗3组患者进行大肠经针刺治疗.并选取20例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1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治疗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治疗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均高于对照组的40%(P<0.01;P<0.05;P<0.01),治疗1组2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治疗后的FVC、FFV1和PEF均较组间治疗前显著上升,且3组治疗后的FVC、FFVI和PEF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提高.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大肠针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针灸疗法 大肠
  • 简介:在中医学中,“大肠相表里”是重要的脏腑相关理论,自古便有效的指导着中医关于肺肠相关疾病的治疗,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宏基因组学作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产物,其是以生态环境中的所有细菌真菌的基因组DN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异源表达的方式筛选出有用的基因及其产物,并进一步研究这些细菌真菌的基因组DNA之间的功能与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因此能够摆脱传统只依靠培养微生物基因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束缚,显著扩大微生物基因的可探测范围,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当中。本文通过对大肠相表里的机制及临床研究的情况进行初步的归纳、分析并对宏基因组学技术及其在、肠疾病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介绍,旨在提出借助宏基因组学的技术方法来研究中医“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初步设想。

  • 标签: 大肠 宏基因组学
  • 简介:目的:评价清承气颗粒对大肠腑实证合并ALI/ARDS患者的功能和肠功能的影响,以及肠功能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设计方法,从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在5个中心入选符合大肠腑实证表现的腹部疾患合并损伤的患者207例。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通里攻下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通里攻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里攻下药物清承气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d、3d、7d的氧合指数、L/M,治疗前、治疗后7d的APACHEⅡ评分,治疗7d后病死率。结论:清承气颗粒治疗大肠腑实证表现的腹部疾患所致损害患者,能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肠屏障功能,降低病死率,并证实功能的改善肠功能的改善密切相关,通过治疗作用证实了“大肠相表里”的密切关系。

  • 标签: 清肺承气颗粒 大肠腑实证 氧合指数 肠屏障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大肠息肉、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并同时进行HP检查的240例患者,其中大肠息肉患者80例(大肠息肉组),大肠癌患者80例(大肠癌组),电子肠镜检查正常者80例(对照组)。分析不同病理学改变HP感染的情况。结果大肠癌患者中HP感染的阳性率为77.5%,大肠息肉患者中HP感染的阳性率为63.7%,正常组患者HP阳性感染率为32.5%,存在统计学差异;HP感染在腺瘤状息肉中明显高于炎性息肉,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P感染大肠息肉(腺瘤状息肉)、大肠癌之间存在相关性,在腺瘤状息肉患者中要注意HP的筛查。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大肠息肉 大肠癌
  • 简介:大肠(包括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元素平衡医学认为,大肠癌是患者体内多种元素不平衡所致:用元素医学食疗治大肠癌,有效率达70%。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元素医学食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大便隐血检查在大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主要方法2013年12~2014年12月收集本院内镜室肠镜检查患者粪便隐血实验结果,并与肠镜检查结合分析粪便隐血大肠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大便隐血在大肠癌、炎症性肠病、异型增生、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及无异常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33%、66.67%、83.33%、61.67%、39.22%、33.33%、6.16%。大肠癌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高于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正常肠粘膜(P<0.05)。癌前病变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高于非限流息肉、肠道炎症、正常肠粘膜(P<0.05)。结论粪便隐血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大便隐血实验对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大便隐血 腺癌 大肠癌 异型增生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羊肉在人们餐桌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因为它本身就有营养价值高和口味比较独特的特点,所以说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基于以上的现状,也刺激了羊肉养殖规模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农村地区的技术和专业知识都相对缺乏,这也就导致了羊在养殖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流行病发病率,这也就对基础牲畜养殖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 标签: 养殖 大肠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