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胸膜凹陷征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60例周围型肺癌和40例良性结节的MSCT资料,并行MPR、VR、SSD等显示结节与胸膜之间关系的影像表现。结果:胸膜凹陷发生于肺肋胸膜面46例,纵隔面11例,膈面22例,叶间胸膜面13例,壁胸膜与叶间胸膜同时发生8例。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轴位图像(P〈0.05)。周围型肺癌典型胸膜凹陷征和伴相关结节切迹的出现例数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良性结节粗线影和伴胸膜粘连增厚的检出例数高于周围型肺癌(P〈0.05)。结论:MSCT图像后处理显示胸膜凹陷征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探讨胸膜凹陷相关切迹(NNPI)在孤立性肺结节(SPN)CT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治的90例CT发现有NNPI的SPN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31-76岁,平均58岁。SPN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应用GE4.4工作站后处理软件测算SPN及NNPI相关参数:SPN体积(V)、NNPI牵拉程度最大的横断面积(Smax)以及结节所在Smax的横断面中心与NNPI顶点连线的距离(d)。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计算结节的牵拉系数K=(Smax·d)/V。分别计算出良恶性结节的K值,应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判断其统计学差异。作出K值的ROC曲线,计算其在判断良恶性结节中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并与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阅片所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进行纵向比较。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Smax、V及d三者具有相关性,Smax与V具有中等程度正相关性(r=0.65,P〈0.05),与d存在高度负相关(r=-0.83,P〈0.05)。腺癌的K值高于炎性肉芽肿、结核、真菌性肉芽肿、错构瘤等良性SPN的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7、-4.09、-3.19、-2.97,P值均〈0.01);而炎性肉芽肿、结核、真菌性肉芽肿、错构瘤之间的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得出K值的cut-off值为0.052,曲线下面积为0.852,通过K值法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所得出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78.0%、92.5%、92.8%、77.1%、84.4%,而医师直观阅片所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64.0%、82.5%、82.1%、64.7%、72.2%,K值法得出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医师形态学判断方法。�
简介:女,33岁。因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短4个月入院。既往患肾病综合征2年,口服泼尼松、潘生丁治疗。查体:左肺呼吸音低,右肺呼吸音清,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9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血沉36mm/h;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肝功能:总蛋白52.6g/L,白蛋白35g/L;血脂:甘油三酯1.5mmol/L;24h尿蛋白1.25舀/L;胸水:黄浊,李凡它试验(+),白细胞1.2×10^9/L,多核0.90,单核0.10,蛋白32.2g/L,ADA70U/L。胸膜活检病理:结核性胸膜炎。x线胸片:左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左肺上中下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均匀一致阴影。给予抗结核、保肝等及行胸穿抽水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过去10年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对5类常见的胸膜疾病的治疗做一个简要的概括。(1)对于无症状的恶性胸腔积液(MPE),无须胸腔穿刺(胸穿)排液。对于出现症状的MPE,尝试一次胸穿大量排液以确定大量排液之后能否缓解呼吸困难或是否存在肺膨胀不全;只要大量排液能缓解气急症状,应以埋管引流和(或)胸膜固定术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如果患者存在肺膨胀不全、胸膜固定术失败或积液出现分隔,则只能行埋管引流,胸膜固定术不再有价值。(2)基于肺结核的临床试验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如下:初治结核病6个月的治疗方案应当包括2个月的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联合治疗;巩固期为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治疗4个月。(3)联合胸腔内注入纤溶剂/脱氧核糖核酸酶可作为胸腔感染的初治用药,或作为外科手术后的后续治疗方案。推荐使用剂量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10 mg/次,每天2次;脱氧核糖核酸酶5 mg/次,每天2次。(4)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在处置首发的自发性气胸即使是中大量的气胸时,也宜采取更加审慎、更加保守的态度,无需急于排气。(5)与目前用于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标准化疗方案相比较,联合应用纳武利尤单抗和易普利姆玛的免疫治疗能够大大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存活率,提示免疫治疗完全可以成为不可手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肿瘤。手术是治疗MPM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文献报道的过高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术期死亡比例,手术的生存获益和适用人群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将回顾MPM的手术指征,并讨论和比较以宏观切除(macroscopic complete resection,MCR)为目标的胸膜外全肺切除术(extrapleural pneumonectomy,EPP)和胸膜切除术/剥脱术(pleurectomy/decortication,P/D)在MPM治疗中的作用,同时展望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内的其他治疗方式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