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对脑梗死并发的护理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42例脑梗死并发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多学科协作,并对两组的恢复情况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ESS评分、Barthel ADL评分等恢复情况指标均显著的比对照组更高,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脑梗死后多并发症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脑梗死其他名称缺血性卒中,中风,卒中,病因和发病机制由于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因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脑梗死并发的轻重,跟病灶部位和病灶大小有直接关系。当皮层部位受累时会有癫间发作,精神、情感障碍等并发。当传导束受累时,会有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并发。当脑干部位受累时,会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甚至意识障碍等并发。当发生严重的脑干受累时,并发稳定后会进入植物状态,对于脑梗死并发,除了进行积极的治疗外,还需要做好护理措施,患者才能更早的康复。

  • 标签: 脑梗死 病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如严重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48例,均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对心脏停搏者采用胸外按压、电击除颤和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静滴等方法复苏。对于左心衰竭患者给予吸氧、强心、利尿等治疗,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给予多巴胺、间羟胺抗休克,同时予以安置心脏起搏器。结果9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显示为右冠状动脉闭塞6例,左前降支闭塞12例。右冠状动脉中远端两处狭窄达75%者22例,前降支及回旋支两处以上狭窄分别大于75%者18例,3支均有病变的24例。随即给予冠脉内溶栓治疗,半小时后重复造影示闭塞血管再通者,很快心律失常缓解,4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可发生严重并发,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抢救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的发生及对预后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心衰竭 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并发的预防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并发的预防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的发生率、处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处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梗死并发的预防与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的发生率,对于出现的并发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如严重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48例,均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对心脏停搏者采用胸外按压、电击除颤和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静滴等方法复苏。对于左心衰竭患者给予吸氧、强心、利尿等治疗,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给予多巴胺、间羟胺抗休克,同时予以安置心脏起搏器。结果9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显示为右冠状动脉闭塞6例,左前降支闭塞12例。右冠状动脉中远端两处狭窄达75%者22例,前降支及回旋支两处以上狭窄分别大于75%者18例,3支均有病变的24例。随即给予冠脉内溶栓治疗,半小时后重复造影示闭塞血管再通者,很快心律失常缓解,4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可发生严重并发,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抢救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的发生及对预后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脏停搏 心衰竭 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的神经功能障碍。其常见并发包括肺炎、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护理策略对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整体状况至关重要。

  • 标签: 脑梗死,并发症,预防,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并发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抽取本院2017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9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情况和预后情况(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更低;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IS)溶栓治疗并发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0.02于本院接受溶栓治疗的70例AIS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全程并发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70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达到基本治愈20例,显效3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86%;治疗期间发生2例出血性梗死(HI),1例实质性脑出血(PH),1例再灌注损伤,2例血管再闭塞,并发发生率为8.57%,并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所好转。结论:溶栓治疗AIS效果显著,但同时存在较高的并发发生率,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溶栓的安全性。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再灌注损伤 血管再闭塞 颅内出血 并发症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脑梗死并发抑郁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抑郁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41例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常规治疗,参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黛力新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疏肝解郁汤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接受治疗前后的SAS量表评分和SDS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SAS量表评分和SDS量表评分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SAS量表评分和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并发抑郁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剧烈程度,优化患者在患病和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身体舒适程度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推广运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脑梗死后并发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脑梗死伴发抑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死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氟西汀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SSS评分探讨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第4、6周后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第6周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对抑郁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氟西汀 脑梗死 抑郁症 中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随机观察66例脑梗死抑郁患者临床特点。结果脑梗死抑郁与患者年龄、梗死部位、范围、并发及基础疾病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脑梗死 抑郁症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脑梗死患者的致死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脑梗死患者的后遗还是比较多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在早期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后遗,帮助患者降低痛苦。本文对对脑梗死的早期康复护理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脑梗死后遗症 早期康复 护理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年来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与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临床上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也有了新的突破。近年来,在医院中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制定了一系列细致化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而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并发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近一年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制定细致化护理措施的相关经验进行探讨。

  • 标签: 细致化护理 重症脑梗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并发预防以及护理策略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经过治疗好转39例,好转率72.2%;死亡3例,病死率5.6%;因病情恶化放弃治疗1例。余下的患者中,发生脑疝3例(5.6%),出现肺部感染4例(7.4%),上消化道出血1例(1.9%),下肢静脉血栓2例(3.7%),继发性脑出血1例(1.9%)。出院后随访半年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7例。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施治时,在早期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并发症预防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结合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划分成50例对照组患者和50例观察组患者,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致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出现几率。结果: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值小于0.05;就并发出现几率来讲,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值小于0.05。结论:通过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采取细致化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而且能够减少并发的出现几率,值得在我国临床上积极推广以及普遍应用。

  • 标签: 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 细致化护理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细致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更高(均P<0.05)。结论:在急诊重症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实施细致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在加强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急诊重症脑梗死 细致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脑梗死的康复期管理是对患者健康影响的关键节点,护理效果直接关联到康复期并发的反馈。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提升护理工作效能,减轻并发的影响。本研究从患者护理角度出发,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效果及并发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高质量的个性化护理工作可以显著减少脑梗死康复期的并发频率及严重性,如呼吸道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且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的高效护理能对减少并发有显著作用。这项研究为了解和提高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脑梗死患者康复期 护理效果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