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应用经颅多普勒和脑电图技术检测2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人,异常率分别为95%和70%,证实了本病在存在脑神经功能异常的同时,血流动力学亦发生明显异常。作者认为,虽然此两项技术对于临床诊断无特异性,但二者联合应用可为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客观指标。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经颅多普勒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2O(笑气)滥用所致血流量(CBF)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24例笑气滥用患者[男9例,女15例,年龄18~32(24.0±8.9)岁]血流灌注显像图,计算各区(基底节、脑中央区、小脑、扣带回、额叶、内侧颞叶、枕叶、顶叶、颞叶)与后台软件数据库的同年龄段正常人相应感兴趣区(ROI)摄取的差异统计值。差异统计值>1.68为局部血流灌注升高;<-1.68为局部血流灌注减低。各区左、右双侧差异统计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差异统计值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各区左、右两侧差异统计值均有相关性(r值:0.503~0.892,均P<0.05)。额叶、颞叶CBF降低比例较高,分别为62.5%(15/24)及70.8%(17/24);扣带回CBF增加比例较高(33.3%, 8/24)。额叶(rs=0.375)、脑中央区(rs=0.305)与笑气滥用时长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了解笑气滥用患者血流变化情况。

  • 标签: 氧化亚氮 脑血管循环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半胱氨酸
  • 简介:本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对老、中、青三组共60例局限性挫裂伤病人脑血流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分析。以了解此类损伤对血流的影响。结果显示:(1)伤后受累脑血管的数量与年龄呈正相关;(2)两侧大脑半球血流灌注不对称,病灶局部血流减低;(3)大脑中动脉(MCA)受影响程度不及大脑前动脉(ACA)和基底动脉(BA)明显;(4)治疗前后脑血流状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TCD可为局限性挫裂伤的治疗,病程和伤情的判断等方面提供客观的指标和依据。

  • 标签: 局限性脑挫裂伤 脑血流 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 颅内压
  • 简介:摘要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 CA)是维持血流量相对稳定从而维持氧供需平衡的重要机制,明确患者CA能力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维持患者MAP在CA范围内有助于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但目前还没有理想的监测方式用于患者CA监测,无创局部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 rSO2)变化近似于血流量变化,在临床中有无创、实时、持续监测的优势。文章从rSO2监测CA的原理、临床应用(包括围手术期、ICU中、小儿监测中)及其不足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探讨rSO2监测CA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近红外光谱技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脑血流自动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脉自旋标记序列获取卒中后失语患者主要语言功能区的血流量来评估及量化语言损伤程度,使失语症评估更客观、精准,治疗更有效。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22例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及同时段收集的无卒中或其他脑血管病疾病史的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多模态磁共振扫描,并在病例组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失语症量表评估。选取经典语言相关区和潜在语言相关区作为感兴趣区,提取局部平均血流量。对比两组间各区的血流量差异,并将各感兴趣区的血流量与多项语言量表子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语言表达相关区中,病例组额下回盖部[AAL-11,(39.18±3.85) ml·100 g-1·min-1与(50.41±1.93) ml·100 g-1·min-1, t=2.605]和三角部[AAL-13,(39.90±3.29)ml·100 g-1·min-1与(47.86±1.93) ml·100 g-1·min-1, t=2.087]的血流量显著下降(均P<0.05);听理解相关区中,病例组的顶下回[AAL-61,(33.86±4.15) ml·100 g-1·min-1与(44.31±2.39) ml·100 g-1·min-1, t=2.179],缘上回[AAL-63,(36.49±4.40)ml·100 g-1·min-1与(50.17±2.26) ml·100 g-1·min-1, t=2.765],角回[AAL-65,(35.56±4.24) ml·100 g-1·min-1与(48.98±2.32) ml·100 g-1·min-1, t=2.777],Heschl回[AAL-79,(47.30±5.11) ml·100 g-1·min-1与(62.54±2.45) ml·100 g-1·min-1, t=2.689]及颞上回[AAL-81,(43.56±4.82) ml·100 g-1·min-1与(56.29±2.06) ml·100 g-1·min-1, t=2.429]的血流量亦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均P<0.05);病例组左侧岛叶[AAL-29, (46.59±3.76) ml·100 g-1·min-1与(55.74±2.12) ml·100 g-1·min-1, t=2.120]及罗兰迪克岛盖[AAL-17,(39.71±3.81) ml·100 g-1·min-1与(52.48±2.01) ml·100 g-1·min-1, t=2.968]的血流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左侧额下回盖部、额下回三角部、岛叶、顶下叶及双侧缘上回6个区的血流量值与语言量表命名子项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流量降低是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下降的潜在原因,额下回盖部、额下回三角部、岛叶、左右侧缘上回、顶下叶6个区的血流量的下降可作为反映命名功能水平的客观量化指标。

  • 标签: 失语 脑血流灌注 动脉自旋标记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用含有当归﹑川芎﹑陈皮的煎剂浴用剂,根据氧监测仪对内血红蛋白浓度的观察,探讨对健康人局部血流的影响。方法对象为10名(平均年龄28.3±4.9岁)健康成人男性志愿者,其分别进行温水浴和药浴。卧位入浴,共45分钟,即入浴前15分钟(安静状态),入浴中15分钟,出浴后15分钟。根据近红外线氧监测仪(NIRO-300)观察的氧化血红蛋白(O2Hb)和氧化指标(TOI),依据监视仪的时系列曲线,记录5分钟的平均值。结果1)TOI,和温水组比,药浴剂组在入浴中(p<0.05)和出浴后的10~15分钟(p<0.001)显示出有意义的增加。2)O2Hb,和温水组比较,药浴剂组在入浴中(p<0.05)显示出有意义的上升。结论在本研究中,药浴剂组的血流的变化比温水组明显,其血流增加作用非常显著。因此认为,本药浴剂有增加血流的可能性。

  • 标签: 脑血流 药浴剂
  • 简介:目的研究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对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分成20~39岁组、40~59岁组、60—85岁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第一次、第五次远程肢体缺血5分钟后颈内动脉(ICA)和椎动脉(VA)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变化。结果第1次肢体缺血(LI)后,三组中VA的PSV、EDV和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升高;第5次LI后60~85岁组中VA的PSV、EDV增加。结论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能增加VA血流。该方法安全无创、简单易行。

  • 标签: 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 脑血流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房颤患者血流与正常体检者间存在明显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70例心电图提示房颤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同期正常体检患者结果对比,并将期分为房颤组与对照组,其中包括两组患者MCA、ACA、PCA、BA、VA的血管频谱形态特点及其Vs、Vd、Vm、PI值等参数。结果 房颤组70例患者中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异常者为68例,对照组中异常者为3例,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颅多普勒超声 房颤 脑血管 血流速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流彩色全循环成像对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例重症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应用西门子Artiszeebiplane双平板DSA,所配设备SystemsyngoX-WP三维后处理工作站,将DSA二维原始序列数据用Iflow软件分析处理,在一张图像上分别用红色、淡蓝色、深蓝色标记显示一侧颈内动脉或一侧椎动脉的全程血流情况。结果利用Iflow软件处理后能在同一张影像上显示血流彩色全循环图像,清晰显示血管走向、狭窄、闭塞等病变,可以自动计算出循环不同期血流达峰时间,帮助诊断、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指导治疗。结论血流彩色全循环成像对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评估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影像诊断学的新方法。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脑血流彩色全循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 CA)作为围手术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内在机制,其监测对于围手术期神经功能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超声标记的近红外光谱技术临床应用的广泛开展,CA监测在围手术期脆弱功能患者的识别与围手术期功能保护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价值。文章就近年来围手术期CA功能监测进展进行综述,对术中麻醉管理决策具有指导意义,从而为降低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供支撑。

  • 标签: 脑血流自动调节 围手术期 监测技术 脑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流的特征。方法随机抽取2组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方法测量血流参数。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动脉扩张导致病理改变加剧。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值比轻度子痫前期孕妇减少。结论根据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图评价血流状态。可更客观地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并适时结束分娩。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脑血流特征 超声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流灌注显像特点.方法分别对1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1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MCI)患者和11名正常对照(NC)组进行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局部血流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各血流灌注情况.结果D组和VaMCI组与对照组相比;VD组与VaMCI组相比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局部血流灌注减少(P<0.05).尤以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低最为显著(P<0.01),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低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间呈正相关(r额=0.981,P<0.01,r颞=0.76,P<0.05),尤以额叶更显著.结论SPECT对VD患者有早期辅助诊断价值,即使对VaMCI患者SPECT也同样敏感.其对于VD的预测、早期治疗以及VCI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鉴别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脑血流灌注显像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血流改变及彩超的检测作用。方法以过敏性紫癜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脑电图及彩超诊断,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流速度中,MCA为(140.0±2.3)cm/s、ACA(104.3±5.1)cm/s、BA(94.2±6.2)cm/s、PCA(89.1±1.3)cm/s、彩超阻力指数检查结果中,MCA为(134.0±3.9)、MCA(112.3±5.8)、MCA(92.3±3.6)、MCA为(70.3±2.5)。对照组(168.9±3.9)cm/s、ACA(154.2±3.9)cm/s、BA(139.6±8.4)cm/s、PCA(105.6±4.7)cm/s、彩超阻力指数检查结果中,MCA为(95.6±1.3)、MCA(79.0±2.7)、MCA(61.3±1.0)、MCA为(63.2±4.0),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搏动指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均伴有血流速度减缓,彩超检查可见阻力指数升高现象,临床可借助上述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提高检出率。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脑血流 脑彩超 脑电图 阻力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动脉硬化伴供血不足的患者用脑心通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给予50例有动脉硬化的供血不足的患者服用脑心通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检测颅内各血管的血流变化,并与同年龄段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脑供血不足患者各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Vm)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搏动指数(PI)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脑心通可改善供血,是治疗和预防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脑心通 脑缺血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 简介: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disease,CVD)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众所周知,流经组织的血液占每分搏出量的20%,且组织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30%,能量来源主要依赖糖的有氧代谢,几乎无能量储备,因此组织对缺血缺氧性损害十分敏感。如果组织的血供中断,2min内电活动停止,5min后出现严重不可逆性损伤。多种原因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头颈部血管的狭窄,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或渐进性的胆固醇沉积引起。当出现血流灌注减低时,颅内血管通过侧支循环如颅底动脉环的前后交通支的开放、脑血管的自身调节等代偿机制维持脑细胞正常代谢所需。此时只要尽早恢复血氧供应,就可能保证组织细胞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恢复。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则出现细胞代谢失常,会导致细胞缺血坏死,进而引起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因此及时准确的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流灌注状态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下面就各种评估灌注的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脑血流灌注 影像学方法 评估 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组织细胞
  • 简介:摘要血流调节依赖于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生理学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保障代谢供需的匹配,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或充血损伤。其调节机制包括心输出量调节、脑血管自动调节、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神经调节以及神经血管耦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损伤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动脉压、血流代谢的紊乱。这些参数的紊乱,导致了其血流调节功能损伤,而紊乱的血流调节功能加重了脑损伤。监测血流调节功能是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救治的重要环节。血流调节功能可实现床旁连续动态监测。在临床工作中,优化代谢及电活动,优化心输出量、保证血流充足性,通过血流自动调节寻找合适的灌注压,优化二氧化碳分压提供最优血管储备等治疗是急性颅脑损伤保护不容忽视的核心原则。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脑血管自动调节 二氧化碳反应性 神经调节 神经血管耦联
  • 简介:目的运用激光多普勒技术观察耳神门穴埋针24小时对脑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用50%FeCl_3化学诱导制造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模型,耳针组采用锨针针刺耳神门,假针组将祛除针的锨针片胶布固定在神门穴上,药物组阿司匹林灌胃60mg/kg一次,利用经颅激光多普勒检测缺血区血流,24小时后采用行为学评分测定神经运动功能,TTC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50%FeCl_3贴敷后,血流迅速下降,20分钟下降至22%,脑血栓闭塞模型制作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针刺耳神门穴20分钟可显著提高血流量(174%),改善脑缺血后神经运动功能,减少脑梗死体积(28.3%),P〈0.01。阿司匹林和假针亦有效,假针效果最差。结论针刺耳神门穴治疗急性脑卒中,能迅速提高脑缺血后脑血流量,从而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减少梗死体积,效果优于药物和假针。

  • 标签: 耳针 脑缺血 激光多普勒 脑血流 脑梗死体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