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择选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90例采取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麻醉医师职称分别分为住院医师组、主治医师组与副主任医师组,三组各30例,对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经研究结果对比得出,副主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要明显高于住院医师组和主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医师组合主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上,两组优良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肌间沟法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且麻醉效果理想,适合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倒,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联合腰麻组(CSEA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A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阻滞显效时间、达麻醉平面时间短于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麻醉药量小于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子宫全切除手术起效快、神经阻滞完善、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阑尾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86例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研究组患者则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4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7/43)。两组对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阑尾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硬膜外阻滞麻醉更为显著,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间沟颈臂丛阻滞用于肩部或锁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针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我院诊治的120例肩部及锁骨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将肌间沟进路臂丛神经阻滞组(60例)作为对照组,将肌间沟进路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60例)作为观察组,利用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复合液进行神经阻滞。观察手术后的阵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肌间沟进路臂丛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组(观察组)术中镇痛效果为56例优良好于肌间沟进路臂丛神经阻滞组(对照组)的38例,镇痛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肌间沟臂丛颈丛联合阻滞用于肩部或锁骨手术较单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更好,对患者有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术中行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例,A组于臂丛上支麻醉,B组于臂丛中支麻醉,C组于臂丛下支麻醉,观察3组麻醉效果,记录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剂总用量。结果B组患者麻醉优良率高于A组与C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及麻醉剂总用量低于A组与C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给予患者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于臂丛中支麻醉时效果最佳,可快速起效,减少麻醉剂总用量,降低麻醉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82例,参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1。对参照组患者行硬膜外术前麻醉,对实验组患者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术前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即组间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临床治疗前,对其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而且安全性、可靠性良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全面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1-2016.4所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以全身麻醉方案,给予观察组以腰硬联合麻醉方案开展临床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并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较短,术后苏醒较快,患者术后2、12、24小时内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术后麻醉起效时间较短,患者苏醒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以找出分娩镇痛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10例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5例,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方法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产妇的产生、产后情况以及胎儿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分析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种麻醉方法应用于分娩麻醉效果均较为良好,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活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道难产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麻醉方面,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方法能够加速第二产程快速进展,降低了阴道难产率及剖宫产率,对胎儿情况及产妇产后情况无明显影响,是消除分娩疼痛的有效措施,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不同穿刺间隙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产科2013年4月~2015年12月接收的行剖宫产的产妇13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其中,A组产妇麻醉穿刺间隙为L2~3,B组产妇麻醉穿刺间隙为L3~4,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并观察相关麻醉指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低于B组,最高麻醉平面高于B组,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L2~3、L3~4穿刺间隙麻醉效果相同,尽管L3~4起效时间及最高麻醉平面效果较差,但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适合剖宫产产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在近段时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剖宫产的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腰-硬联合麻醉50例,Ⅱ组硬膜外麻醉50例,观察比较两组用药后血压变化、上升到各个麻醉平面上界的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评分及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血压下降发生时间Ⅰ组明显早于Ⅱ组,上升到各个麻醉平面上界的时间Ⅰ组短于Ⅱ组,麻醉效果Ⅰ组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评分及麻醉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少,更适用急症剖宫产。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优越性。方法将520例剖宫产的临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260例,A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观察两组用药后血压变化、显效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评分及麻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压下降发生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显效时间与B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均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间接收的8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麻醉,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2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比较,腰硬联合麻醉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对于患者预后更加积极,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简介:摘要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abdominisplaneblock,TAP)是一种为前腹壁皮肤、肌肉及壁层腹膜提供镇痛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是将局麻药注入腹横肌平面,阻断经过此平面的感觉神经,从而达到镇痛效果。超声引导可视化技术降低了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阻滞成功率。通过本文的综述以期该项技术能被推广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0名观察组患者在超声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穿刺定位。结果观察组的麻醉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应用超声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