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上腹部正中切口经膈肌进胸法行贲门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用上腹部正中切口经膈肌进胸法行贲门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食管上切缘距肿瘤平均长度为5.8cm,下切缘距肿瘤均大于5cm。手术平均用时252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50毫升,平均清扫淋巴结数15枚,术后肠蠕动恢复平均时间为3.5天,术后病理报告示食管切缘和远侧切缘均无癌残留。无术后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随访12-40月,12月内全组患者未发现吻合口复发及远处转移征象。结论用上腹部正中切口经膈肌进胸法(无胸壁切口)行贲门癌根治手术不仅安全可行而且符合胃癌根治手术要求。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探讨和比较新芯端包埋法与银夹发输卵管绝育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2013年进行绝育手术的妇女1126例,随机分为抽芯近端包埋法组(C组)和银夹法组(Y组),分别为561例和565例,术后3、6、12个月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手术失败率、手术出血量避孕效果,可接受性及副反应,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出血量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抽芯近端包埋法无妊娠发生,银夹法妊娠发生2例,两组手术可接受性和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绝育方法本身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膈疝修补手术对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月收治的22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者,均采用膈疝修补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患儿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患儿呼吸功能正常0例、轻度衰竭1例、中度衰竭3例、重度衰竭18例,治疗后呼吸功能正常19例、轻度衰竭2例、中度衰竭1例、无重度衰竭患儿,呼吸功能轻度衰竭、中度衰竭例数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功能正常、重度衰竭例数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行膈疝修补手术可挽救患儿生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考虑到对底特和产物的扩散限制、酶活水平、非毒性以及成本、操作方法等因素,本实验采用卡拉胶为载体,运用包埋法制成凝胶型珠,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分批式工艺啤酒发酵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固定化酵母细胞,每克凝胶珠酵母细胞数峰值达1.6×10^9,死亡率在4.0%以下,凝胶珠直径1.5—3毫米,承压350克/厘米。在分批式发酵中可反复使用20批次以上,持续时间30多天,颗粒较完整。分批式发酵工艺主酵时间可缩短到24小时内,后酵时间缩短至一周左右。30公升分批发酵试验制备的10.5+啤酒,酒液透明度好,口味较纯正,成啤感官及理化指标与传统产品10.5·啤酒相似。个别样品二氧化碳偏低,发酵度较高,酸度略高。总体上确立了固定化酵母实验室30公升分批式快速发酵的工艺参数,为进一步中试和企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简介:目的应用MRI测量腰椎各椎间盘平面多裂肌-最长肌间隙入口与中线的距离,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月行腰椎MRI检查的200例患者,测量腰椎MRI各椎间盘平面双侧肌间隙入口与中线的距离(D),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比较节段间差异,t检验比较左右两侧及不同性别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各节段D间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节段D与患者年龄、身高、BMI的相关性。结果腰椎各椎间盘平面肌间D从L1/2水平至L5/S1水平逐渐增大,不同节段间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F=3614.84,P=0.00;右侧:F=3411.34,P=0.00),但左右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仅与D2间存在相关性,而D2~D5间则两两正相关。男性与女性患者仅L4/5节段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0.01),其他节段D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节段D与患者的年龄均无相关性。男性患者D1双侧均与身高呈正相关,女性患者D1L、D1R及D2L与BMI正相关,而D4双侧与身高呈正相关。结论腰椎多裂肌-最长肌间隙入口位置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BMI等关系不大。在L1-3水平,肌间隙距离正中线较近,适合作单个正中切口;在L4~S1水平则应根据术前测量结果应用双侧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