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了掌握虹鳟鱼饲料中蛋氨酸的利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个喂养实验。准备了5种实验饲料。1号饲料,是一种基本饲料,以含50%的酪蛋白作为唯一的蛋白源。2号—4号饲料,分别依次在基本饲料中加入0.5%,1.0%,和1.5%的L—蛋氨酸而制成。5号饲料,以含50%的蛋清蛋白作为蛋白源。喂养加入蛋氨酸饲料的鱼,在其肝部和肌肉中积累了大量的蛋氨酸。与此相对的是,肝中的牛胆碱含量只受喂养实验的轻微影响。通过加入蛋氨酸至1.0%,提高了鱼蛋白质净利用率(NPU)。然而如果加入的蛋氨酸量达到1.5%时,鱼的NPU值反而低于1.0%时的水平。该实验结果表明:虹鳟鱼通过一个转硫作用将蛋氨酸转变成半胱氨酸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以含大量蛋氨酸饲料喂鱼时,蛋氨酸不能充分利用。
简介:辽宁某种鱼场从日本民间引进虹鳟鱼发眼卵,鱼苗上浮时暴发流行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达90%以上,连续几年春季鱼苗上浮时,都有这种急性传染病发生,死亡非常严重,有时上浮的稚鱼全部死亡,致使该场几年鱼苗生产中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89年我们为此进行了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调查,用CHSE—214细胞从发病濒死的稚鱼中分离到一株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pancreaticNecnosisVirus简称IPNV),其行态学特性,理f{二性和生物学特性与国外IPNV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新分离的IPNV(代号IPNV—5)在CHSE,PG,RTG—2等细胞上增殖良好,且可引起良好的病变,病毒滴度达105(?)5TCID50/0.05ml,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新分离的病毒可鉴定为IPNV—SP株,病毒对乙醚不敏感、耐酸,耐碱,对热比较稳定,0.5%的胰蛋白酶不能完全灭活,病毒的复制不受FUDR的抑制,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存在细胞质中,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无囊膜,92个壳粒,直径为67nm,属RNA病毒。将分离到的病毒回归缝康的虹鳟稚鱼苗,有明显的感染力并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时有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将死亡鱼病料接种CHSE细胞回收到了IPNV。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对虹鳟鱼的急性毒性试验,以评价其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对虹鳟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其对虹鳟鱼的LC50 (96 h)大于其实测浓度几何平均值:1.71 mg 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