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选取2011年“齐齐哈尔市心脑肾及糖尿病慢性病流行病学综合调查研究”中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地区、受教育水平等基本资料。血压测量选用统一的欧姆龙HEM/770A电子血压计,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多140mmHg(l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彡90mmHg和(或)近两周内服用过降压药者定义为高血压患者。PP为SBP与DBP之差,PPI为PP与SBP的比值。了解齐齐哈尔市成人高血压患者PP和PPI的水平和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PP和PPI与冠心病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特征.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脉压参数.结果24h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5).日间平均压(dABP)老年3组低于老年1组和老年2组(P<0.05).24小时动态脉压(24hAPP)老年1组低于老年2组和老年3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APP呈现增高趋势.24hAPP远大于正常脉压.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pulsepressureinthe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TianLu,XuXinxian,YaoWuwei,ZhouJing,DouJuan,PanYi,YuZhaGoping,HanGengen(Departmentofgeratology,theChongqingNo.5People,sHospital,Chongqing400062,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haracteristicofthepulsepressureinthe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Method346patientsweredividedintothreegroupsaccordingtotheiragesGroup1(agedfrom60to69,n=77),Group2(agedfrom70to79,n=109),Group3(aged≥80,n=160).Theparametersofpressurewereanalysedinthethreegroups.Results24-houraveragediastolicpressure(24hDBP)waslowerintheGroup3andGroup2thaninGroup1(P<0.05).Davtimeaveragebloodpressure(dABP)waslowerintheGroup3thaninGroup1andGroup2(P<0.05).The24hAPPwaslowerintheGroup1thaninGroup2andGroup3(P<0.05).Conclusion24hAPPisincreasedtrendin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withtheincreaseage.24hAPPraisedobviouslythanthenormalpulsepressure.KeywordsElderly;Hypertension;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9-01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脉压(PP)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5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PP水平分为PP1组(PP≤40mmHg),PP2组(PP41~60mmHg),PP3组(PP61~80mmHg),PP4组(PP>80mmHg)四组。比较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血脂成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PP水平的影响。结果LDL-C≥2.6mmol/L、TC≥4.14mmol/L、TG≥1.71mmol/L在各组所占的比例逐渐增高;且上述3个指标与患者PP均有相关性(P<0.05);HDL-C与患者PP无相关性(P>0.05)。结论TC、LDL-C、TG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PP升高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压对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开滦研究中参加2006年至2007年健康体检且后续进行了随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完成2006年至2007年健康体检时间点作为随访起点,以新发糖尿病作为终点事件,2016年至2017年体检时间为末次随访时间。按脉压四分位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即Q1组、Q2组、Q3组和Q4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脉压组新发糖尿病的累积发生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基线脉压对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影响。结果研究最终纳入32 917位研究对象,随访(8.17±2.99)年,随访期间新发糖尿病6 617例(19.31%),研究人群中Q1组7 995例[脉压<41 mmHg(1 mmHg=0.133kPa)]、Q2组8 196例(脉压41~<51 mmHg)、Q3组8 270例(脉压51~<61 mmHg)、Q4组8 456例(脉压≥61 mmHg),各组人群新发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6.94%、19.61%、21.07%、22.33%,发病密度分别为20.27、23.20、24.92、26.10/千人年,新发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随着脉压的升高而上升(χ2=50.3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Q3组和Q4组高血压患者新发糖尿病风险分别是Q1组的1.13(95%CI 1.04~1.22,P<0.01)、1.14(95%CI 1.05~1.24,P<0.01)倍,脉压/平均动脉压比值每增加1个标准差(0.13),新发糖尿风险增加5%(HR=1.05,95%CI 1.02~1.08,P<0.01)。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要研究结果趋势一致。结论脉压与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发病率呈正相关,高脉压是高血压人群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与脑卒中患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询问和查询病例资料等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门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门诊筛查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1363例,其中脑卒中患者82侈0。结果脉压≥80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女性MAP〈80mmHg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舒张压控制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1)。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MAP的增加,脑卒中患病危险程度明显增高,OR值分别为1.053、2.987和1.024。以MAP≤75mmHg和≥95mmHg为节点,与≤75mmHg比较,≥95mmHg脑卒中的患病危险程度增加(OR=2.971,95%CI:1.097-8.050,P〈0.05)。结论MAP可以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来预测血压控制不良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风险。老年高血压患者的MAP建议控制范围与正常成人MAP正常值不同。除MAP外,老年和伴有糖尿病也对脑卒中的患病率有影响。
简介: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229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按24h平均脉压(MPP)分为EH1(24hMPP≥60mmHg,1mmHg=0.133kPa)组(128例)和EH2(24hMPP<60mmHg)组(101例).依据24h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并比较患者脉压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EH1组24h平均收缩压(MSBP)、24hMPP明显高于EH2组[(156.20±6.11)mmHg比(143.67±5.46)mmHg,(69.09±5.87)mmHg比(51.15±7.15)mmHg],EH2组24h平均舒张压(MDBP)明显高于EH1组[(92.52±5.93)mmHg比(87.11±5.5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1组24h尿微量白蛋白较EH2组明显增高[(104.80±24.25)mg比(91.29±24.0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hMPP、24hMSBP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r=0.259,0.201,P<0.01),24hMDBP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r=-0.180,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MPP与高血压性肾损害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脉压监测对高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10例患者予以动态脉压监测,其中,动态脉压<60mmhg的为A组,≥60mmhg的为B组,应用24小时心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观察脉压和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性。结果从本次的一般情况看,两组患者在年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A组的动图脉压为(54±6.8)mmHg,B组为(74±11.2)mmHg,两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LVEDD、LVEF、SV、CO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在LVST、PWT、LVM、LVMI、CI、EPFV、A\E、APEV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图脉压高的较低者更容易造成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衰退。
简介:【 摘要 】 目的 主要是为了分析高血压病患者脉压(简称 PP )和心电图异常(简称 AE )之间的一个关系。 方法 选取到了我院在 2015.10-2016.10 月期间所收治到的高血压病患者 80 例作为了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依照患者的动态脉压情况把这 80 例患者都分成了两组, A 组 40 例的患者脉压在 40-60 , B 组的 40 例患者的患者脉压 >60 ,对这两组患者的脉压和心电图都进行了一个二十四小时的检测,同时还对这两组患者 24h 动态心电图表现的结果进行了一个分析和比较。 结果 经过检测结果可以发现,患者的心电图改变 ST-T 改变、心律失常以及左心室肥厚, B 组的患者改变明显的高于了 A 组的改变,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了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P<0.05 。 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动态情况进行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分析,对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一个临床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高血压患者临床动态脉压变化与其靶器官损害间关系,从而为临床判断及预防患者病变发生。方法234例研究对象分别实施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将其分组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为血压正常者,78例;乙组为单纯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78例;丙组为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为78例。然后将234例研究对象按照其动态评价脉压情况分组为3个亚组,分别为脉压<40mmHg和40~50mmHg及≥50mmHg。然后监测各组人员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同时将丙组分组为<60岁组及≥60岁组,并对患者24h动态血压进行监测。结果乙组患者白昼舒张压和24h收缩压及夜间舒张压均明显高于丙组(P<0.05);随着患者临床病变程度增加,患者脉压也随之增加(P<0.05)。丙组中60岁以下组与60岁以上组间比较(P>0.05)。结论临床监测患者动态脉压,其可有效反映出患者临床病变程度。临床可根据患者出现动态脉压增加及舒张压低情况来判断患者靶器官损害,从而为临床患者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我国目前老年群体当中相对来说较为多发的一种病症,其后期的治疗过程当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繁琐。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进行治疗分析的过程当中尤为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患者的脉压与其心电图。本文就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电图异常关系展开详细的探索。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脉压和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挑选我院2021年6月到2022年10月所收治的180位患者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其多项资料实施统计分析,再按照合并症情况,将这些患者划分成甲组与乙组,这当中甲组患者都有高血压病症,乙组则是合并心血管疾病,对两组患者具体情况作出分析,明确心血管病症和脉压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和甲组进行对比而言,乙组患者年龄、病情与高血压数值都偏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脉压水平处在61到80mmHg时,心血管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生几率。结论:借助脉压测定方式可以准确推断心血管疾病出现的情况,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来说体现着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及血压指数(BPI)与心房颤动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5月—10月在苏州某体检中心的156例房颤患者及与其性别相同、年龄相近,且同时期在本体检中心体检的心电图正常人群15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测量血压值,完善血常规、血生化检验,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房颤组患者的舒张压、心率、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PP、BPI、血小板、血小板压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以是否患有房颤为因变量,SBP、DBP、PP、BPI、及其四分位数分段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DBP、PP、BPI及PP与BPI的四分位数指标均为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上升及脉压差降低、血压指数降低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臂式电子血压计及水银血压计测量肱动脉间接血压与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血压相比较,探讨冠心病对间接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患者(200例,男女比例为12080)分为观察组(冠心病组)110例、对照组(非冠心病组)90例,将测得的臂式电子血压、水银血压及中心动脉压通过组内相关系数行一致性评价;将测得的臂式电子血压数值、水银血压数值及中心动脉压数值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冠心病对臂式电子血压计、水银血压计及中心动脉压的收缩压测量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间接血压与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性较差,且臂式电子血压及水银血压不能较好的反映冠心病患者中心动脉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对血压及脉压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4 月该时间段本诊所接收的高血压的老年患者 64 例,为 进一步观察上述阿托伐他汀在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将选取的所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 乙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 观察不同用药方式的 效果。结果:研究显示, 阿托伐他汀对于该类患者血压、脉压、血脂水平的改善有显著的临床意义。且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甲组患者 相比较, 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理想, 对于患者相关指标的控制有显著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