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血管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本科室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胸部血管瘤患者10例,均进行不同方法的外科手术。期间对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106.23±60.31)min,术中出血量为(91.61±43.43)ml,全组住院时间为(12.37±9.52)d。手术后出现了1例乳靡胸,其余9例术后恢复比较顺利,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随访发现后期全部患者没有发生与本病相关的死亡,也没有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胸部血管瘤在临床中比较罕见,临床治疗时根据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医生技术选择手术方式。可以保证手术的效果,降低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论著胃肠道间质瘤单发肝转移的MR影像特点。方法:将2022年覆盖范围内院内行胃肠道间质瘤治疗的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对象,随机遴选12名单发肝转移的患者(n=12),对入组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肿瘤扩散加权成像中显示晕环与结节状高信号的构成比为83.33%(n=10),边缘清晰有包膜的构成比为100.00%(n=12),囊边与坏死的构成比为75.00%(n=9),出血的构成比为66.67%(n=12),多血供的构成比为83.33%(n=10),门静脉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与持续强化的构成比依次为75.00%(n=9)与33.33%(n=4),动脉期中度强化构成比为83.33%(n=10)。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单发肝转移的磁共振征象特点明显,在用以判断患者疾病发展阶段与治疗方案的制定中意义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肝细胞癌(HCC)的微血管侵犯(MVI)发生的风险因素,实现术前、无创、准确预测MVI。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50例HCC患者(183个HCC病灶)。记录患者的临床和血液学数据、病灶的灰阶超声(US)、超声造影(CEUS)、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EOB-MRI)和病理学数据。根据病理学诊断分为MVI阳性组(109个)和MVI阴性组(74个)。比较两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全部样本纳入训练集,根据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出的MVI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十重交叉验证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MVI阳性组与MVI阴性组间以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包括有无肝硬化、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US定性指标(尺寸、边界、内部回声)、CEUS定性指标[动脉相(AP)、静脉相(PP)、血管后相(PVP)病灶较周边组织的高/等/低增强]和EOB-MRI的定量指标[主要根据肝胆相、平扫的T1图像上病变和周边肝实质计算的增强后率(post率)及钆塞酸二钠率(EOB率)]。肝硬化,US的病灶尺寸、边界、内部回声,CEUS的AP、PP、PVP特征,以及EOB-MRI的EOB率、post率最终进入MVI的预测模型。训练集可获得较好的校准度和净获益率。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1和0.961,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9%和85.8%。结论以多模态影像学为主要手段构建的模型显示出对MVI良好的预测性能,为无创预测MVI发生率及优化HCC患者的MVI相关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当前中老年人群当中常见的一中疾病。第一时间发现病情并进行判断,是决定采取下一步治疗方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通过以学影像判断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程度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本就医学影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所发挥的作用等展开了探讨,以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黏膜下肿瘤(GIST)的临床影像特点及CT纹理分析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采用CT纹理分析技术对GIST的CT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包括灰度共生矩阵(GLCM)、灰度尺度共生矩阵(GLRLM)和灰度尺度直方图特征等。结果:通过CT影像分析,我们观察到GIST表现为胃壁内形态不规则的低密度肿块,界限清晰,可呈现出均一或不均一的强化。另外,CT纹理分析结果显示,GIST在灰度共生矩阵特征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包括能量、对比度、相关性和熵等指标。灰度尺度共生矩阵和灰度尺度直方图特征也能够辅助鉴别GIST。结论: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影像特点和CT纹理分析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CT影像能够提供GIST的形态、边界、均一性与强化等方面的信息,而CT纹理分析则能够通过定量的方式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数据。因此,结合临床影像特点及CT纹理分析有助于提高GIST的诊断准确性,并为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超声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90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观察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准确率,并观察90例患者超声影像特点。结果:经彩色超声检查显示,90例患者中,84例患者确诊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准确率为93.33%(84/90)。其余6例患者,误诊为胆汁淤积患者2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1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3例,误诊率分别2.22%、1.11%、3.33%。84例确诊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胆囊体积明显增大,张力升高,囊壁水肿,囊壁平均厚度(0.62±0.12)cm。其中,胆囊周围存在液性暗区患者34例(40.48%),液性暗区内有点絮状高回声31例(36.90%),胆囊黏膜边界不清晰64例(76.19%),Murphy 征阳性82例(97.6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准确率较高,可明确患者胆囊形态、壁厚等信息,为疾病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Meta分析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在肝细胞癌术前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预测中的效能。材料与方法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全面检索关于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肝癌MVI的研究,检索时间截至2022年8月20日。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采用Stata 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和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SROC)曲线。此外,我们采用单变量分析、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以寻找异质性来源,并绘制漏斗图以评估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32项研究符合我们的标准并被纳入。共3059例患者,其中存在MVI者1339例,不存在MVI者1720例。汇总显示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值分别为81%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78%~84%],82%(95% CI:79%~85%)和0.89(95% CI:0.85~0.91)。结论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肝细胞癌MVI方面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其可行性验证和临床转化仍然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