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人类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朝向两个方向:一是探索自然界,一是了解人类自身。在研究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参数和数据积累方式以及描述所研究规律的表达方式的不同,逐渐形成了界限分明的不同学科。一个成熟的学科应符合以下条件:明确的定义(包括内涵的排他性和外延的自限性),规范的参数配置和检测手段,稳定的方法学(包括数据积累和度量的可重复性,结论论证的逻辑性),准确的规律性和规范的表达。自然界和人体自身的规律是复杂多样的,限于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发展水平,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只能是逐步深化的。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仅囿于古老、传统的方法来研究,往往不能探究到客体的复杂规律。为了深人揭示内在规律,除了多学科的联合研究外,采用邻近学科的方法学为本学科服务是科学研究方法学发展中的一个方向。这种趋势使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应运而生。森严壁垒的学科界限被打破,但学科方法学的规则并未“破”,也不能“破”,即所谓“隔行不隔理”。在跨学科研究中,尤其要强调方法学的严谨性、对结果解释的局限性、对概念和术语外延的限制性等原则。违反这些原则,所得结果会引起错误的判断,不当的推论又会引起错误导向。
简介:悖论是目前国内逻辑学界和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关注和讨论的跨学科性难题.由于悖论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术界在有关悖论的矛盾归属等一系列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甚至经常见到一些严重的误解.以往,我们比较重视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中的悖论及其研究,而忽视了对跨学科悖论的关注和研究,对于不同学科之间的悖论、跨学科理论或跨学科方法的悖论研究甚少.实际上,跨学科悖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指在某一背景知识条件下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领域或不同学科之间出现的悖论;二是指跨学科理论或跨学科方法本身所提出的悖论.本文从科学发展和悖论研究的实际出发,考察了跨学科悖论,分析了悖论的跨学科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简介:本文从科学内在逻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宏观视角阐述交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论证现代交叉学科在新兴学科中的主流地位,它对科学发展整体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加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还对学术界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学术概念、名词术语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一些不同表述和用法作了辨析。交叉学科实质上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从交叉学科的勃兴和跨学科研究的优势中,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启示:从事科学研究要有跨学科意识,注重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要重视跨学科教育,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朝着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和专业设置宽口径的方向发展,大力培养不同层次的通才;编辑工作者要优化智能结构,成为博学多才、“双专”(双重专业化)多能的复合型的通才。
简介:【摘要】当今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都开始做出适应性的改变,教育也不例外。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之中,很多教师仍然只局限于解说书本上的知识,局限于表面,轻忽掉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同时,很多教师也不懂得去发现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分化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偏科等现象,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因此,本文探讨的主题是核心素养教学和跨学科研究。
简介:一、理论与假设(一)跨学科组织与科研生产力组织中科研人员的职称、学历、学科、年龄等结构在早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跨学科组织中许多情境问题如专家的地位、权力等均影响着跨学科研究实践活动的成功。其中,组织中专家的职位权力取决于专家的地位,而专家的地位与其威望和职称紧密相连。有学者调查发现,研究人员的态度及科研产出受到其学历层次的影响。知识结构取决于学科结构,这使得跨学科成为热门话题,高效的跨学科组织具有研究成员间学科知识结构优势互补的特征。科研团队中优势互补的年龄结构,有利于高效创新团队的形成。跨学科团队与组织的差异与变化,对跨学科合作的成效会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