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化学机械去法在儿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作探讨。 方法: 此次研究中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病患儿 100 例)均分为 2 组:选择传统机械去法为对照组患儿治疗,选择化学机械去法为观察组患儿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去效果比对照组优, X 2 =6.9843 、 P < 0.05 ;观察组去总有效率 96.0% 比对照组 80.0% 高, X 2 =4.7321 、 P < 0.05 。 结论: 儿童治疗时选择化学机械去法的效果更佳。

  • 标签: [ ]儿童龋病 机械去龋法 化学机械去龋法
  • 简介:摘要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可能会诱发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影响牙颌系统的发育,导致后天畸形。且发病率非常高,分布范围广泛,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儿童的综合防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影响我国儿童流行的主要因素出发,详细分析了目我国的主要预防技术和预防策略,从而为实际工作中儿童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儿童龋病 综合防治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的预防保健措施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随机选取某幼儿园21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12名儿童病患病情况,探讨的预防保健措施。结果212名儿童总患病率为45.75%;其中5-6岁组儿童病患病率远远超过3-4岁组儿童,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名儿童无良好刷牙习惯,54名儿童无清洁颌面习惯,75名儿童有每天饮用酸性饮料习惯。结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儿童病患病率较高,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因此必须对儿童做好预防保健,通过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推广正确刷牙方法等,降低儿童的患病率。

  • 标签: 儿童龋病 预防保健 预防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分析儿童预防工作过程中应用口腔综合保健干预对降低发生率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今后我国儿童预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方法选择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3-5岁儿童病患者共100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0例。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腔综合保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包括每次刷牙时间、每日刷牙次数、牙齿保健知识了解情况及龋齿发生率。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按时刷牙3分钟以上、刷牙正确情况、每日刷牙2次以上笔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口腔知识掌握程度为92%,对照组为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实验组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每次刷牙时间(3.1+1.1)min,对照组每次刷牙时间(3.0+1.1)min,两组患者刷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龋齿预防工作中应用口腔综合报检干预护理措施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综合保健护理干预 儿童龋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吉市北山社区3周岁儿童病患病状况及活跃性检测研究。方法选取延吉市北山社区3周岁的儿童共749名,对其实施Cariostat易感性检测,记录整理所有儿童的患病状况与活跃性。结果延吉市北山社区3周岁儿童的患病率为68.36%,活跃性表现为态值平均分值2.3±0.2分。结论延吉市北山社区3周岁儿童病患病率较高,活跃性也较高,需要加以重视与预防治疗。

  • 标签: 龋病 龋病患病率 龋病活跃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郴州市莲塘镇 6~12岁儿童现状及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两者之间

  • 标签: 6~12岁儿童 龋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40例临床特征分析。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的临床特征。结果所选择的40名患者,其中小于三岁的有35例,占比87.5%,所有患者都出现发热、皮疹症状,有38名患者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出现,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占比95.0%;有36名患者有高血糖特征,占比90.0%,病毒核酸检测EV71阳性32例,占比80.0%,柯萨奇病毒阳性8例,占比20.0%,通过治疗,有33名患者痊愈,占比82.5%,有行动障碍患者3例,占比7.5%,有4名患者由于神经源性水肿死亡,占比10.0%。结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EV71,临床特征主要为睡眠的时候四肢惊跳,高血糖,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神经源性水肿。

  • 标签: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 临床特征 分析要点 构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年轻恒牙的临床治疗法方法及特点。方法对64例年轻恒牙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早期釉质、牙本质、牙髓、根尖周)。结果64例年轻恒牙患者中,男性34例38颗牙,女性30例35颗牙,深52例,牙髓炎、根尖21例,经治疗后随访1~2年,效果良好71颗,失败2颗,成功率97.26%。结论因牙髓是保证牙齿继续发育的重要器官,因此在年轻恒牙的治疗中,要消除感染,保护牙髓,尽可能的保存活髓,恢复牙齿原有形态和功能。

  • 标签: 年轻恒牙龋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重度婴幼儿及无患儿口腔致菌活性。方法选择100例3~6岁儿童进行口腔冠检测,采用态Cariostat易感性检测试剂盒执行活性试验,观察其乳牙患率及重度婴幼儿患病率,分析其口腔致菌活性比较结果。结果SECC组显著高于ECC组,ECC患病率显著高于SECC组,dmft、dmfs值显著低于对SEC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ariostat易感性活性检测婴幼儿、重度婴幼儿及无患儿口腔致菌活性检测能够有效反映其严重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

  • 标签: 婴幼儿龋 口腔致龋菌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ariostat易感检测技术用于评估3岁无儿童患病风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幼儿园3岁的学龄前儿童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检查,观察组则实施Cariostat易感检测技术进行检查,对比观察两组儿童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儿童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riostat易感检测技术来评估3岁无儿童患病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龋病 常规健康检查 Cariostat龋易感检测技术 龋病检出率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新发及治疗情况,为提高小学生口腔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由1名牙防专职医生对该所小学所有学生进行牙防普查,分析2017年度新发及治疗情况。结果该学校学生1018人;当年新发137人,新发患率13.46%;其中乳牙患96人,恒牙患41人;治疗89人,治疗率64.96%;恒牙治疗率92.68%,乳牙治疗率53.13%,恒牙治疗率高于乳牙,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牙与恒牙的健康同样重要。应及时治疗。应加强对小学生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该人群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变态度和行为,提高治疗率。

  • 标签: 小学生 新发龋病 治疗情况 乳牙 恒牙
  • 简介:目的:对婴幼儿、重度婴幼儿及无患儿口腔致菌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南京市三所幼儿园共289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冠检查,使用态-Cariostat易感性检测试剂盒进行活性试验,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乳牙患率为47.8%,重度婴幼儿患病率为20.4%;婴幼儿、重度婴幼儿及无患儿三组间Cariostat值具有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活跃性检测值与均(dmft)、面均(dmfs)显著正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活跃性检测值与儿童乳牙患有明显相关。结论:婴幼儿口腔致菌活性可反映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婴幼儿龋 龋活性检测
  • 简介:自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以降,民族贫困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出现了寄宿儿童低龄化等问题;研究对云南省内民族贫困农村地区多所寄宿制小学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寄宿其中的低龄儿童面临两难困境、身心状况堪忧、承受校园欺凌等问题;探究其原因,认为国家进行顶层设计,形成政策和制度保障,构建保育式寄宿制学校,培育家校合作长效机制是有效的应对路径。

  • 标签: 云南省 民族贫困地区 低龄寄宿儿童 农村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病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学龄前儿童一共(100例),收取时间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将100例学龄前儿童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50例均使用心理及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均使用常规护理,将两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检查配合度以及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检查配合度90.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观察组学龄前儿童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实施心理及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发生率,提高口腔检查配合度。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学龄前儿童龋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病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学龄前儿童一共(100例),收取时间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将100例学龄前儿童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50例均使用心理及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均使用常规护理,将两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检查配合度以及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检查配合度90.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观察组学龄前儿童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实施心理及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发生率,提高口腔检查配合度。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学龄前儿童龋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及行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病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学龄前儿童一共(100例),收取时间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将100例学龄前儿童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50例均使用心理及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均使用常规护理,将两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检查配合度以及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龄前儿童的口腔检查配合度90.00%高于对照组78.00%(P<0.05),观察组学龄前儿童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实施心理及行为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发生率,提高口腔检查配合度。

  • 标签: 心理 行为护理干预 学龄前儿童龋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早期的釉质主要表现为牙面出现白垩色损,其主要病理表现为釉质表层相对完整而表层下脱矿严重1。在正常釉质中存在一个矿化程度高的表层结构,该结构厚度约为30μm,釉柱少但排列更加紧密,同时较下层釉质具有更强的抗酸性。在早期釉质发生时,相对完整的表层也并非真的完整。釉质表层上出现直径约0.1~0.5μm的微小孔隙,这些孔隙直达釉质深层,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系统,为酸的扩散、矿化物的进出提供了通道。

  • 标签: 龋病 早期釉质龋 侵入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CP在儿童Caroli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采用MRCP诊断方法。结果大小不等的囊/柱状异常信号影,通过MRCP重建可以看出多发囊柱状影会沿着胆管分布,可见存在点状流空血管信号影。肝外形稍欠规则,肝脏大小尚正常,肝内见多发囊状异常信号影,MRCP显示病灶呈囊状不规则扩张,病灶部分呈囊状,部分信号T2偏低,且形态欠规则,边界模糊不清晰,肝门见小淋巴结影,肝内血管影清晰;胆囊内胆汁淤积,肝外胆管未见明确异常。双侧胸腔见少许积液,脾门区可见两枚结节状软组织影。结论MRCP影像学诊断为Caroli诊断提供了最佳的影像学效应,确保了疾病治疗工作的高效开展。

  • 标签: MRCP 儿童 Caroli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