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患儿使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 。 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 2020年 8月收治的 50 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儿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 例,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组患儿实施中药辩证治疗。 记录相关数据水平, 同时进行 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前,观察两组患儿 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较为显著,且观察组有效率( 72.00% ) 高于对照组( 40.00% ) ,( P< 0.05) 。 治疗前,两组患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急性痫性发作(ASS)患儿脑炎后癫痫(PE)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AS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最后随访时是否为PE,将患儿分为PE组(62例)和非PE组(7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SS患儿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PE发生率为46.97%(62/132例)。PE组精神行为异常[19.4%(12/62例)比2.9%(2/70例)]、反复痫性发作(次数>5)[67.7%(42/62例)比17.1%(12/70例)]、癫痫持续状态(SE)[30.6%(19/62例)比11.4%(8/70例)]、全面性痫样发作[72.6%(45/62例)比88.6%(62/70例)]、气管插管[21.0%(13/62例)比2.9%(2/70例)]、热程[5.5(3.0,11.0) d比3.0(2.0,6.0) d]、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13(5,21) d比6(3,8) d]、脑电图痫样异常[49.1%(27/55例)比6.8%(4/59例)]、头颅影像学示皮质下受累[37.3%(22/55例)比20.3%(14/59例)]与非P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反复痫性发作(次数>5)(OR=5.256,95%CI:1.538~17.961,P=0.008)、SE(OR=6.003,95%CI:1.411~25.539,P=0.015)、脑电图痫样异常(OR=36.693,95%CI:7.031~191.485,P<0.01)、ICU住院时间(OR=1.170,95%CI:1.058~1.298,P=0.002)是ASS患儿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SS患儿PE发生率高;急性反复痫性发作(次数>5)、出现SE、脑电图痫样异常、ICU住院时间长的ASS患儿更易发生PE。

  • 标签: 儿童 病毒性脑炎 痫性发作 脑炎后癫痫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中药栀子提取物GJ-4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为其开发成为治疗老年痴呆的新药提供安全依据。方法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将30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栀子提取物2.5 g/kg组和栀子提取物5.0 g/kg组,每组10只。栀子提取物2.5 g/kg组和栀子提取物5.0 g/kg组小鼠分别灌胃2.5、5.0 g/kg栀子提取物GJ-4混悬液。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Na)。连续灌胃7 d。记录小鼠死亡率、体重和一般状况。计算小鼠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中ALT、ALP、BUN、SCr水平。长期毒性实验中,将75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栀子提取物100、250、500、1 000 mg/kg组,每组15只。栀子提取物100、250、500、1 000 mg/kg组分别灌胃100、250、500、1 000 mg/kg栀子提取物GJ-4混悬液,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0.5% CMC-Na,1次/d,连续给药30 d。记录小鼠的死亡率、体重、精神状态。计算小鼠的脏器指数,检测血清中ALT、ALP、BUN水平。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各组小鼠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良好,观察7 d内小鼠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栀子提取物2.5 g/kg组小鼠血清BUN[(10.17±0.82)mmol/L比(11.25±0.47)mmol/L]水平降低(P<0.05),栀子提取物5.0 g/kg组小鼠ALP[(116.0±10.75)U/L比(148.0±25.73)U/L]水平降低(P<0.05)。长期毒性实验中,各给药小鼠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良好,均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栀子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肾脏指数、脾脏指数及血清ALT、ALP、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栀子提取物250 mg/kg组肝脏指数[(4.90±0.56)比(4.38±0.49)]升高(P<0.01),胸腺指数[(0.09±0.02)比(0.14±0.04)]降低(P<0.05)。结论栀子提取物GJ-4在小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实验中未表现出明显毒性,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栀子 提取物 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反应 药物评价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 2019年 01月 -2020年 01月收治的 68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分组方式选取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 34例。给予参照组心电图检查,给予研究组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的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检查异常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早搏次数明显高于参照组( P< 0.05);研究组的 SDNN指标、 SDANN指标、 RMSSD指标和 PNN50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 P< 0.05)。 结论 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能够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评价,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期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性脑炎较为常见,其无固定发病季节,且以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1] 。 小儿一旦发生该病症,若治疗不合理或不及时,则会严重影响患儿预后,甚至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而在治疗此类患儿的过程中,对其加强护理及康复指导,不仅能提升患儿疗效,还能促使其病情更快康复 [2] 。 为了能够让广大父母对病毒性 脑炎的症状、危害、 治疗以及护理 形成正确的认识,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对脑炎的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 标签: 小儿 病毒性 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以 70例失代偿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35例为参照组,实施恩替卡韦治疗, 35例为研究组,添加自拟中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代偿稳定率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均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联合自拟中药治疗,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健脾疏肝汤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失代偿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以 70例失代偿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35例为参照组,实施恩替卡韦治疗, 35例为研究组,添加自拟中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代偿稳定率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均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联合自拟中药治疗,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健脾疏肝汤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染料生产和使用国。偶氮染料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以及潜在的人体健康风险。环境介质(水、土、气、灰尘等)、食物和服装中的偶氮染料可经多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部分可代谢生成毒性更强的代谢产物,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肿瘤生成、内分泌干扰等毒性效应。本文综述了偶氮染料的生产使用、环境浓度、人群暴露、毒代动力学、毒性效应及其机制和法规标准,同时展望了偶氮染料的研究趋势。

  • 标签: 毒性作用 致癌物, 环境 内分泌干扰物 分散染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EB病毒感染所致的重症脑炎和脑疝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现报道1例EB病毒感染的患儿,临床表现为呼吸系统起病,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出现昏迷、脑疝,最终死亡,而无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大等EB病毒感染后的典型症状。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有发热、精神差、意识障碍等症状并怀疑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要警惕EB病毒性脑炎,检测脑脊液中EB病毒核酸对明确病原体意义重大。

  • 标签: 疱疹病毒4型,人 感染 脑炎 脑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蒽环类药物,具有剂量依赖性和累积性心脏毒性。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涉及多种机制,其中研究最多的机制是线粒体复合物I将阿霉素分子活化成更具反应性的半醌,导致氧化应激增加,进而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坏死或自噬,并最终导致心脏毒性。本文从氧化应激、能量代谢和细胞损伤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阿霉素 心脏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国内外试验进展,叙述了塔斯玛依对人体系统的相关毒性、安全性和功效等。塔斯玛依在一定的剂量下,对机体作用具有安全性高、毒性小、疗效显著等特点,以期为临床运用,保健品、营养品开发提供依据。

  • 标签: 塔斯玛依 毒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