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病并发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15例螺旋病并发肝功能损害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对所选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病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症状,当中有恶心呕吐、乏力、尿黄与纳差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有9例。所有病患的AST与ALT水平明显升高,当中有5例AST与AST水平>1000U/ml,4例的TBil水平>171umolL,6例的血清BTil水平明显升高。Alb降低者有8例,PT延长者有7例,PTA<40%者有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提示,存在腹腔积液4例,肝脏肿大5例,脾脏肿大2例。通过护肝和抗感染治疗后,10例痊愈,4例自动出院,余下1例死亡。结论多数病患的肝功能损害症状能够在短期内明显好转,但仍有部分患者表现出进行性发展的趋势。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病患,需警惕螺旋病,应及时对患者施以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为其病情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临床特点 钩端螺旋体病 研究分析 肝功能损害
  • 简介:黏附介导的微生物定植在病原菌感染的起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能黏附到宿主多个组织器官,导致全身性播散,引起梅毒螺旋(Tp)的感染。因此如何能在感染早期通过阻断Tp黏附到宿主成分从而避免传播成为近年研究热点。TP0136蛋白作为三种已知能黏附到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的Tp蛋白之一,在Tp的黏附定植和病原体感染早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TP0136蛋白作为Tp重要的黏附蛋白在梅毒致病机制、临床检测和疫苗开发中的研究价值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TP0136蛋白 梅毒螺旋体 致病机制 临床检测 疫苗开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梅毒螺旋抗体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CLIA)、梅毒螺旋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1200例住院以及门诊患者血清进行检测,TPPA为确认试验,评估其他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CLIA法检出阳性率为97.75%,假阳性率为0.27%;金标法检出阳性率为82.02%,假阳性率为5.31%,TRUST法检出阳性率75.28%,假阳性率为0.39%;联合检测法(CLIA法、金标法、TRUST法)检出阳性率为71.91%,假阳性率为0.09%,用TPPA确认为梅毒螺旋抗体阳性血清标本中,金标法与TRUST法弱阳性标本S/CO(1-5)阳性检出率低于S/CO>5阳性标本。结论CLIA、TPPA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良好,其他两种试验方法的假阴性、假阳性率高,可作为检测辅助试验,同时结合多种检测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检测 化学发光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化学发光法(TP-CLIA)在梅毒螺旋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5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RIBA法确诊,取患者血清标本分成均等的两份,一份行TP-ELISA,一份行TP-CLIA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结果以及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TP-ELISA与TP-CLIA诊断出的梅毒螺旋抗体阳性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TP-CLIA对梅毒螺旋抗体诊断的灵敏度与TP-ELISA检测对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TP-CLIA对梅毒螺旋抗体诊断的特性性显著高于TP-ELISA检测,两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TP-ELISA与TP-CLIA方法均能有效检测出梅毒螺旋抗体,但TP-CLIA检测的特异性更高,因此其作为梅毒的确诊实验,TP-ELISA则可作为补充检测方法。

  • 标签: TP-ELISA TP-CLIA 梅毒螺旋体抗体
  • 简介:目的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梅毒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TPPA法明确梅毒螺旋感染,均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循环血液样本5ml,分别利用ELISA法、TRUST法开展血清学检验,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ELISA法检测与TPPA结果相符率92.86%(117/126)显著高于TRUST法相符率80.16%(101/126)(P<0.05);ELISA法检测梅毒I期、III期与TPPA法相符率显著高于TRUST法相符率(P<0.05),梅毒II期与TPPA法相符率稍高于TRUST法相符率(P>0.05)。结论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感染方面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了解ELISA法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梅毒感染严重程度。

  • 标签: ELISA法 梅毒螺旋体感染 血清学检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2017年8月疑似梅毒螺旋感染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结果TRUST检测后敏感性为91.18%,特异性为63.64%,,检出率为81.58%;ELISA检测后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66.67%,,检出率为97.73%,TRUST检测法和ELISA检测法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梅毒螺旋感染进行检测,准确性更高。

  • 标签: 梅毒 酶联免疫吸附法 螺旋体感染
  • 简介:摘要国外在抗磨损马钢煤粉锅炉捞渣机螺旋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起步较早,而在煤粉锅炉捞渣机螺旋以及功能性煤粉锅炉捞渣机螺旋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则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抗磨损马钢技术和煤粉锅炉捞渣机螺旋研究的深入,引用抗磨损马钢技术可有效煤粉锅炉捞渣机螺旋质量。

  • 标签: 锅炉 捞渣机 马体钢 耐磨
  • 简介:摘要上世纪70年代中期Arakawe首先报道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其结合了化学发光与免疫测定的优势。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先进的超微量活性物质检测技术,应用范围广泛,近10年来发展迅猛,是目前发展和推广应用最快的免疫分析方法,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灵敏度和精确度比酶免法、荧光法高几个数量级,可以完全替代放射免疫分析、彻底淘汰酶联免疫分析。目前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已被广大实验人员所认可,并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生物检测技术。但只要检测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就会出现“钩状效应”。当被检测标本抗体含量过高时,不易形成免疫夹心复合物,从而导致测定结果远低于实际含量或假阴性的情况。现将用双抗原夹心一步法免疫分析检测梅毒螺旋抗体出现钩状效应导致其结果远低于实际含量的1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钩状效应 梅毒螺旋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寻求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更为简单快速的方法,用于梅毒的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选取600份病房及门诊血清标本分别用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化学发光法33例,阳性率5.5%,TPPA法阳性28例,阳性率4.6%.以TPPA法为金标准,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98.04%.结论化学发光法可作为TPPA法的替代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梅毒 化学发光法 TPPA法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TP)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017年10月9日—2017年11月1日期间3060例合格献血员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平行检测,阳性标本进行TPPA确证。结果TPPA确证阳性11例,阳性率0.3%。以TPPA作为参照,TP-CLIA灵敏度100%,特异性99.73%,TP-ELISA的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99.27%。结论TP-CLIA法敏感性高于TP-ELISA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适用在血站中批量检测梅毒螺旋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3种梅毒检验的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的结果准确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12例患者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220例非梅毒人员为对照组。用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梅毒螺旋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给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RUST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比ELISA和TPPA低很多,而且在阴性检出率及阳性检出率方面,ELISA和TPPA也比TRUST低很多,在差异性方面比较明显,因此,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阳性检出率方面,Ⅰ期梅毒及早期梅毒TPPA比较高,而TRUST和ELISA则比较低;此外,Ⅲ期梅毒及Ⅱ期梅毒ELISA的阳性检出率也比较高,而TRUST和ELISA则比较低,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合用于梅毒疗效观察检测的是TRUST,适合梅毒标本的大批量检测的是ELISA,且有着比较高的准确率,适合TRUST和ELISA检出标本的验证性检测的是TPPA。三种检测方法的相互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在临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梅毒检验 梅毒螺旋体 结果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种梅毒检验的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的结果准确率。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12例患者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220例非梅毒人员为对照组。用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梅毒螺旋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给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RUST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比ELISA和TPPA低很多,而且在阴性检出率及阳性检出率方面,ELISA和TPPA也比TRUST低很多,在差异性方面比较明显,因此,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阳性检出率方面,Ⅰ期梅毒及早期梅毒TPPA比较高,而TRUST和ELISA则比较低;此外,Ⅲ期梅毒及Ⅱ期梅毒ELISA的阳性检出率也比较高,而TRUST和ELISA则比较低,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合用于梅毒疗效观察检测的是TRUST,适合梅毒标本的大批量检测的是ELISA,且有着比较高的准确率,适合TRUST和ELISA检出标本的验证性检测的是TPPA。三种检测方法的相互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在临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梅毒检验 梅毒螺旋体 结果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境温、湿度对梅毒患者梅毒螺旋抗体高通量ELISA检测预期值产生的影响。方法分别用Freedomevolzyer和AddcareELISA600的高通量ELISA的检测系统做检测,以我院收治的43例梅毒患者的病毒样本做研究分析。结果环境条件为18-22℃的温度;30%-39%、20%-29%的湿度,检测值同预期值比较,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环境条件为13~17℃、8~12℃的温度;10%-19%的湿度,检测值同预期值比较,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都对质控值会产生影响,影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度相同,温度与质控值为正比例关系;温度相同,湿度与质控值为负相关的关系。

  • 标签: 环境温度 湿度 梅毒螺旋体抗体 高通量 ELISA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梅毒检验3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结果的准确率。方法将本院患者随机分为TPPA组、TRUST组、ELISA组共3个组别。TPPA组采用TPPA法检验,TRUST组采用TRUST法检验,ELISA组采用ELISA法检验。结果ELISA组一期梅毒检出率100%、二期梅毒检出率100%、三期梅毒检出率83.33%,与TRUST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组二期与三期梅毒检出率,与TPP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应用到梅毒的诊断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检出率,早诊早治,使梅毒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得以提升。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TPPA TRUST ELISA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螺旋检测湿片法与革兰染色法的方法对比关系。方法以140例大学生作为检测对象,取牙垢涂片分别采用湿片法镜检和革兰染色法镜检对其牙垢标本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口腔螺旋检测结果。结果利用湿片法镜检口腔螺旋的阳性率为20%,利用革兰染色法镜检口腔螺旋的阳性率为5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口腔螺旋检测湿片法和革兰染色法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临床口腔螺旋的检测普遍用革兰染色法镜检,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检出阳性率,为临床口腔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

  • 标签: 口腔螺旋体 口腔 湿片法 革兰染色法
  • 简介:摘要分析了陡河发电厂LS螺旋输送机轴密封泄漏原因,通过加长短轴尺寸,改进密封形式,初步解决了LS螺旋输送机轴密封泄漏问题,为其他火电厂湿法脱硫系统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 标签: 螺旋输送机 密封 泄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梅毒检验方法在梅毒螺旋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检验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60例确诊为梅毒感染的病人,同时采用ELISA法与TRUST法进行梅毒螺旋检验,比较二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以TPPA法为金标准,ELISA组的检出率为96.7%,显著高于TRUST组检出率的86.7%,χ2=6.988,P=0.008,且ELISA组在早期及I期患者中的检出率亦显著高于TRUST组,P<0.05。结论梅毒螺旋检验时可首选ELISA法作为辅助检验方法,检出率更高,值得推荐。

  • 标签: 梅毒检验方法 梅毒螺旋体 检验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采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螺旋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进行快速检测前后的结果,优化献血前筛查策略。方法对献血者献血前采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胶体金法),进行快速检测,对筛查合格的献血者样本进行HBV、TPELISA双试剂检测。比较开展HBsAg、TP联合快速检测前、后血液HBV及TP阳性报废率。结果2017年2月—2018年7月42467例初筛合格无偿献血者样本中,检出HBsAg反应性样本317例,阳性报废率0.75%;检出TP反应性样本200例,阳性报废率0.47%,低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未开展HBsAg及TP联合快速筛查前,HBsAg及TP阳性报废率。结论开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抗体联合检测试纸条快速筛查,能有效降低血液HBV及TP阳性率;减少对不合格血液采集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提升献血服务质量及水平,进一步保障了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献血前筛查 HBsAg TP 胶体金法 快速检测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与胸锁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胸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锁骨胸骨骨折患者41例,分别采用张力带钢丝(23例)和胸锁钢板(18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及手术费用。结果41例病人骨折全部愈合,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锁骨胸骨骨折均能收到良好效果,张力带钢丝手术风险更小,手术操作更简便,费用更低。胸锁钢板固定更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张力带钢丝 胸锁钩钢板 锁骨胸骨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