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最基础的途径是幼儿美术教育。在此过程中,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让幼儿通过在生活、学习上,结合文化和艺术进行创造。本文主要探讨,闽西在幼儿美术中的运用探究,以学习高度的综合性美学为目的,培养幼儿对艺术文化的热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强烈情感,让传统文化汉剧重新登上艺术舞台,从而促进综合性艺术人才的培养。

  • 标签: 幼儿美术教学 闽西汉剧 方法探究
  • 简介:摘要闽西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享有“南国牡丹”的美誉,当前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西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闽西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韵。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给闽西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闽西进课堂作为实现其传承的重要路径,本文就闽西进课堂的困惑与策略进行简单探讨。

  • 标签: 闽西汉剧 进课堂 困惑 策略
  • 简介:闽西是福建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西皮、二簧声腔体系,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闽南、台湾等地,影响遍及东南亚地区。清代乾隆年间,乱弹流人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西 汉剧 国家级 地方戏曲剧种 东南亚地区
  • 简介:摘要; 闽西历史悠久,从西皮、二黄声腔于清朝雍(1723-1735)、乾隆(1736-1795)年间以湖南班(楚南戏)为媒介流入闽西开始,经过这期间与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艺术的不断结合的闽西的孕育期,到嘉庆(1796-1820)前后逐步形成了早期的闽西--乱弹。其后,又经过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三代,20世纪30代初开始,由“外江戏”改称“汉剧”,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闽西音乐唱腔悦耳动听,韵味无穷,被客家人亲切地誉为“家乡戏”,演奏乐器以外江弦即闽西人称的“吊规”作伴奏弦乐,配之以月琴、三弦、月胡、笛、唢呐、古筝、琵琶及青铜大锣、钹、圆通大鼓等各种乐器,舞台气氛热闹、紧张。

  • 标签: 汉剧 创新 传承发展
  • 简介:摘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戏曲表演是我们最为重要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戏曲的伴奏中,司鼓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各种锣鼓,曲牌的开、转、收,人物的唱、念、做、打都是由它来提示塑造而成。每套程式化的传统锣鼓点都是历代艺术家们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创作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程式化锣鼓,非常值得我们后辈仔细推敲,认真揣摩体会学习。本文通过对武戏《扈家庄》的演出排练实践,将京昆剧目《扈家庄》起霸排练实践与闽西的移植剧目《扈家庄》起霸的排练实践,进行阐述对比、探讨。

  • 标签: 闽西汉剧 起霸 锣鼓经 京昆
  • 简介: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界于东经115°51′至117°45′、北纬24°23′至26°02′之间,既是福建、广东、江西三省结合部,又是闽南“金三角”腹地,是东南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地带。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建州迄今已有1264年历史,其问辖地变动很小。2000年,辖新罗区、漳平市和长汀、永定、上杭、武平、连城等5县,下设1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901个村(居)民委员会。全市总面积为19050平方公里。1999年末,全市有664274户、2839282人,以汉族为主,方言为龙岩话和客家话。

  • 标签: 龙岩市 中国 福建 新罗区 永定县 漳平市
  • 简介:本文否定了《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第217页中有关“广东汉剧源于徽剧”之说,并从八个方面论证“广东汉剧是源于湖北汉剧”:1.从剧种声腔方面进行分析对比。2.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老艺人的传说。3.从舞台语言进行对比。4.与同声腔的祁剧关系。5.祁剧与湖北汉剧的关系。6.何谓湖北汉剧?7.客家人与汉剧的关系。8.从地沿关系及古代交通看汉剧的源流。

  • 标签: 广东汉剧 中州古韵 湖北汉剧
  • 简介:我就是抱着这渺茫而又美好的期望,离开那阴沉的上海,揣着“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天真自慰心情,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武汉.无论如何,侵略者毕竟被赶跑了.剩下的也许就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我心里燃烧着的一点点火苗,就是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恢复我的舞台生活.

  • 标签: 共产党 汉剧 辛亥革命 艺术修养 艺术创作 冯玉祥
  • 简介:西汉的历史上,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是外戚发展的前期,昭宣二帝时期是外戚发展的中期,元成哀平四帝时期是外戚发展的后期。前中期外戚造成了汉初经济发展与昭宣中兴,而后期外戚则最终造成了西汉的灭亡。外戚与外戚之间的斗争同样影响政治。外戚政治是专制政体的必然产物,要想消灭外戚专权,只有铲除专制政体。

  • 标签: 西汉 外戚 政治 权力 专制政体
  • 简介:<正>中国戏曲是由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组成。我国曾有300多个戏曲剧种,现在在舞台上存活的至少还有200多个。各个剧种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因此中国戏曲才格外丰富多彩,研究中国戏曲必须研究各个剧种的历史和艺术特点。研究历史又必须首先占有

  • 标签: 昆曲艺术 资料汇编 京剧艺术 传承发展 清稗类抄 中国戏曲史论
  • 简介:田汉创作的《关汉卿》,克服了史料的缺乏并且突出了关汉卿性格中抗争的一面。在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以及创造性地改造和运用民族戏曲的分场形式诸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使此剧成为了中国话剧史上的杰作。

  • 标签: 关汉卿 田汉 《窦娥冤》 历史真实 艺术真实 朱帘秀
  • 简介:1948年底至1949年春,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国民党反动统治分崩离析,摇摇欲坠。闽粤赣边区的国民党军政当局也在动摇分化。1948年9月上任的国民党第六区专署专员李汉冲,也于1949年1月到香港同中共华南分局书记方方联系,表示投向人民,策动闽西起义。他返岩后,又派人直接同闽粤赣边区党委接洽。

  • 标签: 中国 福建 武装起义 解放战争时期
  • 简介:汉剧发源于汉河、府河、襄河、荆河地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嘉庆年间,汉调将源于北方秦腔的西皮、源于南方弋阳腔的二黄融为一体,形成了西皮二黄唱腔。之后,汉剧进入北京,催生了京剧的兴起。近日,武汉有关部门将汉剧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标签: 邮票 人类口头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发行 非物质遗产 历史
  • 简介:摘要:汉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其演变历史中经历了许多的风雨和变革。本文主要从汉剧的形成、贡献以及所面临的困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形成方面,汉剧是在与当地的民间戏曲的融合中不断发展的,吸收了大量的文艺因素,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贡献方面,汉剧对于推动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困境方面,汉剧所面临的市场萎缩、观众老龄化、传承困难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解决。

  • 标签: 汉剧 戏曲 文化传承
  • 简介:  湖南地方大戏剧种"常德汉剧"(又称"武陵戏")的声腔是相当丰富的,除有高腔、昆腔之外,还有弹腔(又称"乱弹").弹腔属皮簧系统,它和其它皮簧腔剧种一样,分"南路"(即"二簧")、"反南路"(即"反二簧")、"北路"(即"西皮")以及"平板"(即"四平调")等声腔.它还有如:"南反北"、"草鞋板"、"花腔小调"等一些其它剧种少见的特殊声腔.这些特殊腔式就是在本剧种传统剧目中都只用在某一个或几个特殊的剧目中.现就其中的"草鞋板"这一特殊声腔作些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斧正.……

  • 标签: 剧特殊 声腔草鞋 常德汉
  • 作者: 王文华李启斌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2期
  • 机构:汉剧,作为湖北的古老戏曲剧种,现已由武汉市申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荆州从事汉剧艺术的艺人们由衷地感到高兴。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汉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省曾有汉剧院团23个,在原荆州地区就有7个(沙市、荆州、天门、沔阳、监利、荆门(沙洋)、公安),可谓“汉剧之乡”。而今全省只剩下武汉汉剧院一家,抢救汉剧文化遗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8年,广东汉剧被收录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了三百余年的发展,广东汉剧挺过了风雨飘摇的岁月,至今能够屹立不倒,而且不断发展,并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焕发出新的生机,必然是由于其包涵丰富的文化内涵。

  • 标签: 广东汉剧 文化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 文化内涵
  • 简介:西汉初年促进经济恢复的历史背景下,榆荚钱开始广铸盛行。其范型多样,币种复杂,通行时间较长。它的铸造和发行,虽对西汉初年的经济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但同时又对其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 标签: 西汉 榆荚钱 流通背景 钱范型制
  • 简介:某省博物馆发生一起珍贵文物盗窃案:一尊西汉时代的铜鼎被窃。盗窃者相当狡猾,在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给破案增加了难度。破案的重任落到刑警队长老王的肩上。老玉是有名的老侦探,破过许多无头疑案。他接到任务后想:“罪犯盗得文物后一定会迅速销赃,说不定也会到风景区找外地游客交易。”

  • 标签: 铜鼎 西汉 珍贵文物 省博物馆 盗窃案 盗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