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空腹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中开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月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426名T2DM患者,分别采集患者的空腹和非空腹状态下血液样本,同时测定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比较,两次检测的结果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进行对比。结果与空腹下检测结果相比,非空腹TG升高0.25 mmol/L(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升高0.17 mmol/L(4.5%),HDL-C升高0.08 mmol/L(5.75%),LDL-C降低0.05 mmol/L(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TG外,非空腹TC、HDL-C、LDL-C与空腹状态相比变化微小,可代替空腹血脂检测作为T2DM患者血脂谱的检测方法。
简介:【摘要】 目的 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非空腹血脂检测,并观察其效果。 方法 在本地社区患有心血管类疾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分别采集这40例患者同一天的空腹血(距离上次进食已有8小时)和餐后2小时的血液,每人抽取3毫升,通过实验室化验分析其血脂的各项指标。 结果 经过实验室化验后发现,40例患者餐后2小时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高于空腹值,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值低于空腹值(P<0.05)。 结论 非空腹血脂检测可以检测出患者的血脂情况,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且方法简单便捷,在临床的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数据来自多中心、前瞻性中国房颤注册队列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连续纳入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31家医院的NVAF患者18 703例,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合并糖尿病及其空腹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为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控制严格的糖尿病组、血糖控制一般的糖尿病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组。患者入组后每6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主要随访终点为血栓栓塞事件,包括缺血性卒中和系统性栓塞;次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复合终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空腹血糖水平与终点事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18 703例NVAF患者年龄(63.8±12.0)岁,男性11 503例(61.5%)。其中血糖正常组11 877例(63.5%)、糖尿病前期组2 023例(10.8%)、血糖控制严格的糖尿病组1 131例(6.0%)、血糖控制一般的糖尿病组811例(4.3%),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组2 861例(15.3%)。已经明确诊断为糖尿病的4 803例患者中,严格控制血糖达标的患者共1 131例(23.5%),其中血糖过低(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4.4 mmol/L)的患者有328例(29.0%)。随访(51±23)个月,最长82个月,随访结束时984例(5.3%)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血糖控制严格的糖尿病组、血糖控制一般的糖尿病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组的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0/100、1.41/100、2.09/100、1.46/100和1.71/100人年(χ²=53.0,log-rank P<0.001);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86/100、2.17/100、4.08/100、2.58/100、3.16/100人年(χ²=72.3,log-rank P<0.001);血栓栓塞事件和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其余4组均较血糖正常组高(P均<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血糖正常组相比,糖尿病前期组(HR=1.23,95%CI 1.00~1.51,P=0.049)、血糖控制严格的糖尿病组(HR=1.32,95%CI 1.06~1.65,P=0.013)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组(HR=1.26,95%CI 1.01~1.58,P=0.044)的NVAF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升高。结论空腹血糖升高或者过低可能是NVAF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