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s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并研究氟西汀对该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 C57BL/6J(野生型)小鼠1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组)及CUMS+氟西汀组。另取雄性 C57BL/6J(NLRP3基因敲除,NLRP3-/-)小鼠30只,作为NLRP3-/-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不做处理;CUMS组、CUMS+氟西汀组及NLRP3-/-组给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连续6周。造模后,对照2组、CUMS+氟西汀组小鼠经腹腔注射氟西汀[10 mg/(kg·d)],其他3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各组小鼠在应激前即刻及应激后每周进行1次行为学测试。应激前即刻、应激后3周、应激后6周抽取尾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留取上清液冻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各组小鼠在给予药物干预[10 mg/(kg·d)氟西汀或等量生理盐水]后每周进行1次行为学测试,包括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及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每组小鼠在给药后1、3、4周抽取尾静脉血,离心留取上清液冻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及IL-18水平,并分别于上述时间点每次每组处死5只小鼠,收集新鲜海马组织低温冻存备用,采用Western-Blot检测海马脑区NLRP3、胱冬肽酶-1(caspase-1)、诱导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IL-1β及IL-18的表达。结果(1)造模情况:CUMS 6周后,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CUMS组及CUMS+氟西汀组小鼠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FST及TST不动时间明显延长,造模成功。NLRP3-/-组小鼠经CUMS后,在FST、糖水偏好实验及TST中均未表现出抑郁样改变,造模失败。(2)经腹腔注射氟西汀后,对照2组小鼠与对照1组小鼠相比,糖水消耗量、FST及TST不动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UMS+氟西汀组小鼠相较CUMS组小鼠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P<0.05),FST及TST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结果显示,给予CUMS后,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相比,CUMS组及CUMS+氟西汀组小鼠血清 IL-1β、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5),NLRP3-/-组小鼠则变化不明显(P>0.05)。给药后,CUMS+氟西汀组小鼠血清中IL-1β、IL-18较CUMS组下降(P<0.05)。(4)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给予CUMS后,与对照1组及对照2组相比,CUMS组及CUMS+氟西汀组小鼠海马脑区NLRP3的表达、胱冬肽酶-1的活化及诱导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IL-1β、IL-18的表达增加(P<0.05),氟西汀治疗后,CUMS+氟西汀组小鼠海马脑区NLRP3的表达、胱冬肽酶-1的活化及NF-κB、IL-1β、IL-18的表达显著下降(分别恢复至对照1组的99%、91%、97%、95%及97%)。结论(1)CUMS可引起小鼠海马区NLRP3、胱冬肽酶、NF-κB、IL-1β、IL-18蛋白表达增加以及血清上述炎症指标水平升高,而NLRP3基因敲除小鼠未发现此现象;(2)氟西汀治疗可显著降低抑郁症模型小鼠NLRP3、胱冬肽酶-1、NF-κB、IL-1β、IL-18蛋白表达及血清水平,改善小鼠抑郁样表现。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机组运行数据,发掘运行数据价值,查出机组隐形缺陷,编制机组维护方案,降低生产运维成本,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机组安全可靠性,由被动检修向预知维护管理转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5月-2022年4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例),研究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认知性心理护理,比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与精神健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对有效缓解长期焦虑、抑郁情绪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性心理护理用于老年抑郁症的价值。方法: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科接诊老年抑郁症病人11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认知性心理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SD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护理质量,试验组数据(98.02±0.95)分,和对照组数据(92.85±1.63)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SDS和SA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50.24±4.18)分、(35.21±3.29)分,和对照组数据(58.36±6.27)分、(43.16±4.71)分相比更低(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用认知性心理护理,负性情绪缓解更为迅速,护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在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抑郁评分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抑郁评分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78.7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性心理护理在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护理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在免疫肿瘤治疗进展期中应用预知护理方式进行非小细胞癌(NSCLC)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免疫功能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可以给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进入到该院进行全面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研究,总数为100例,按照实验的标准和要求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使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通过应用预知护理措施进行患者护理,在护理工作开展的前后要进行静脉血液测定T淋巴细胞的具体状况,然后使用医院内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综合情况评估,了解患者的生命质量、心理状态、主观感受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不同护理方式所产生的效果。结果护理前对于两组患者进行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全面的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158、1.954、2.347,均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t=3.887、5.362,均P<0.01)。此外,经过护理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生命质量比较高、自我管理效能比较好(P<0.05)。结论免疫肿瘤治疗NSCLC患者的过程中,通过使用预知护理的方法,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促进患者身体质量得以快速恢复,从而可以提升生命质量,让患者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生实习培训中采取案例重现情景模拟危险预知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2021年经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护理部考核进入医院实习的全国统考护理大专生。将2020年38名护生纳入对照组,该组采取传统理论授课岗前培训方法对不良事件预防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将2021年57名护生纳入观察组,该组采取案例重现情景模拟危险预知训练进行不良事件预防培训,重点比较两组护生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安全行为评分、课堂满意度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多站式考核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护生实习培训中采取案例重现情景模拟危险预知训练可提高护生临床的综合能力,缩短其角色转换的时间,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强化护生对护理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总体教学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施行预知护理干预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n=32)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n=32)施行预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NIHSS评分、GC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且GCS评分更高,压力性损伤、脑疝、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施行预知护理干预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意识状态,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知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效率、肢体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分组方法分为A组(31例,常规护理)与B组(31例,预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率、肢体功能(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B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A组,且致残率少于A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MA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B组更高(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预知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的救治效率,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