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管癌是一种复杂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针对非手术食管癌患者放化疗的研究已达瓶颈。近年来,随着对肿瘤信号通路相关靶点和免疫治疗的深入研究,肿瘤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元化。目前研究表明,多种基因靶点以及免疫受体与食管癌相关,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等,此外肿瘤疫苗和过继性细胞治疗也在研究中,这些因素将有助于实现食管癌的个体化及精准化治疗,提高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

  • 标签: 食管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 简介:摘 要:肿瘤的出现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在对患有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常规的化疗方式在长时间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已经达到了平台期的状态。而使用靶向治疗的方式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并且该种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患有肺部肿瘤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的进展展开一定的研究。

  • 标签: 肺部肿瘤 靶向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肿瘤的出现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在对患有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常规的化疗方式在长时间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已经达到了平台期的状态。而使用靶向治疗的方式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并且该种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患有肺部肿瘤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的进展展开一定的研究。

  • 标签: 肺部肿瘤 靶向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针对肿瘤靶向羟氯喹前体药物设计合成工艺展开研究,以天然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作为载体,通过羟氯喹形成靶向前药,最终结果证明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具有技术合理性。

  • 标签: 羟氯喹 肿瘤靶向药 肿瘤细胞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它们通常会在健康器官和组织中引起全身性细胞毒性。近年来,新剂型药物的开发已成为现代药剂学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作为热点的靶向给药系统(TDDS)为近年来的热门。肿瘤靶向给药是指使用具有特定肿瘤靶向特性的导向分子(载体)将治疗药物背负至肿瘤,选择性地、局部地杀死肿瘤内的肿瘤细胞(和转移性肿瘤细胞),以避免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并提高其有效性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研究进展 靶向给药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肿瘤护理计划应用到癌症患者的靶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展开研究,其均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接收的肿瘤患者,共选取100例,患者均接受靶向治疗,在此基础上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不同护理,命名与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为主,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中有12人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对照组中有30人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大,P

  • 标签: 癌症患者 靶向治疗 肿瘤护理计划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恶性肿瘤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均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接诊且行靶向治疗的癌症病患52例。试验组实行肿瘤护理计划,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健康知识认知度。结果 试验组认知度评分:自我护理(86.42±5.71)分、疾病知识(93.15±4.73)分、靶向治疗(90.44±4.91)分,优于对照组(78.36±5.94)分、(84.16±4.85)分、(81.65±5.03)分,P<0.05。试验组干预后SDS评分(39.21±3.65)分、SAS评分(40.08±2.13)分,比对照组(45.22±3.71)分、(46.82±2.69)分低,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100.0%,比对照组80.77%高,P<0.05。结论 于癌症病患接受靶向治疗期间,采取肿瘤护理计划对其进行干预,可显著提升其对自我护理与靶向治疗等知识的认知程度,并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改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肿瘤护理计划 癌症患者 靶向治疗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内翻拔脱手术在颈部肿瘤(喉咽部及颈段食管)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手术治疗颈部肿瘤(喉咽部及颈段食管)患者238例。男135例,女103例;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62岁。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腹部手术96例,腹腔镜手术142例。分别对腹部术中出血量、腹部手术时间及术后腹腔引流量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临床特征比较,t检验进行临床指标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无术中死亡。腹腔镜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管状胃经原食管床牵拉至颈部,完成颈部吻合。1例(0.70%)因主动脉撕裂中转开胸,无术后出血二次手术。无切口感染及伤口液化。开放手术组1例(1.04%)行脾切除,2例(2.08%)切口感染,3例(3.12%)伤口脂肪液化。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术中腹腔出血量分别为(187±28)ml和(79±23)ml(t=1.836,P=0.032);两组术后腹腔引流量分别为(172±33)ml和(56±24)ml(t=1.964,P=0.0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5±33)min和(118±27)min(t=1.224,P=0.20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下食管内翻拔脱手术在喉咽部肿瘤及颈段食管肿瘤治疗中具有切口美观、手术创伤小、术野显露清晰、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符合微创治疗理念。无气腹悬吊装置的应用较好得解决了食管拔脱后纵隔压迫止血及无气腹状态下牵引管状胃至颈部的关键环节,使腹腔镜技术得以应用。但此类手术需严格把握指征,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食管内翻拔脱术 腹腔镜 喉咽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食管癌患者应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食管癌患者(共100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命名为2组(每组均为50例),一组为对照组(应用放疗治疗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应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方法)。结果:对比两组食管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食管癌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实验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高于单一进行放疗治疗。

  • 标签: 食管癌 放疗 靶向药物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CD47广泛表达于细胞表面,与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相结合传递"别吃我"信号,在自我识别和肿瘤免疫逃逸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血液肿瘤中,CD47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CD47作为新的免疫检查点,正逐渐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有效靶标,目对血液肿瘤的相关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文章总结了CD47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以期为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肿瘤 CD47-SIRPɑ CD47单抗 CD47双抗 靶向融合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靶向治疗在癌症患者中应用时,加入肿瘤护理计划的作用及成效。方法:研究确认在院内肿瘤科患者中选取并执行,且均患有癌症,具体时间为2020年4月-2022年1月,研究人员的总数量为100例,遵循抛币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依次实施正常护理及肿瘤护理计划,以对照组和研究组作为本次研究的组别名称,将各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变化以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相关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情绪波动幅度及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磨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对过程中潜在隐患的预防能力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肿瘤护理计划可以引导患者接受治疗,发挥靶向治疗最大疗效,可以被广泛推广。

  • 标签: 癌症 靶向治疗 肿瘤护理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肿瘤护理计划运用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职工的实际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80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癌症患者且行靶向治疗,遵照随机性原则进行摇号分组,对照与观察组分别40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后者实施肿瘤护理计划,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相对较优。(P<0.05)。结论: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在行靶向治疗过程中采取肿瘤护理计划模式,对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提升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癌症患者 靶向治疗 肿瘤护理计划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主动监测靶向肿瘤药物药品应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期提高临床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将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进行主动监测,从中抽取100例靶向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61-7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几率最高;靶向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前三分别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皮肤;药物种类主要为片剂和注射剂,用药方式以口服用药和静脉滴注为主。 结论 在靶向肿瘤药物药品应用过程中,应当对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关注,确切掌握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科学对用药方案进行选择和调整,积极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主动监测 靶向抗肿瘤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肿瘤患者采用靶向药赫赛汀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37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收治,在常规治疗中,采用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等药物进行化疗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继续采用肿瘤靶向药赫赛汀治疗,分析靶向药赫赛汀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使用靶向药赫赛汀治疗的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面部红肿等,但随着药物的继续注射均停止,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结论:对肿瘤患者应用靶向药赫赛汀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此期间,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靶向药 赫赛汀 应用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样本对象:48例脑肿瘤患者;样本来源:我院肿瘤科收治;样本收集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48例样本划分为两组,即单独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组间干预前的Karnofsky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得到显著提高,高于单独治疗组,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治疗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方法对脑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后,其能够在不影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靶向治疗 化疗 应用价值 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实施靶向治疗中的实践价值。方法:于我院肿瘤科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给予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68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癌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4例患者实施肿瘤护理计划进行护理,并在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在肿瘤患者靶向治疗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的观察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癌症 靶向治疗 肿瘤护理计划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4例接受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实施肿瘤护理计划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评估护理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与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积极落实肿瘤护理计划已经成为改善患者的重要一环,该措施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再住院率的效果显著,因此可以赢得广大癌症患者的认可与支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癌症患者 靶向治疗 肿瘤护理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应用肿瘤护理计划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靶向治疗的100例癌症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肿瘤护理计划和一般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肿瘤护理计划应用在接受靶向治疗癌症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促进患者自护能力的提升,减少其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和效果,因此,应将肿瘤护理计划作为接受靶向治疗癌症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

  • 标签: 肿瘤护理计划 癌症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患者接受癌症靶向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计划进行科学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8—2020.7的56例癌症患者作为护理干预对象并实施分组护理,观察组在设计护理计划后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以常规方法护理,最终从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情况来测评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各项测评指标的最终评分结果上都优于对照组,且经分析,P<0.05,证实结果差异显著,表明护理计划发挥了作用。结论:随癌症患者增多,以肿瘤护理计划对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十分必要,关系到癌症整体治疗护理水平的提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