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幼苗的抗寒特性,为抗寒种质创新及抗寒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以10个马铃薯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分析了苗期低温胁迫对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对照。马铃薯品种间叶片各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马铃薯叶片各项指标的抗寒系数作为衡量抗寒性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马铃薯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其强弱排序依次为:‘丽薯6号’〉‘中薯20号’〉‘滇薯701’〉‘冀张薯12号’〉‘青薯9号’〉‘合作88’〉‘中薯18号’〉‘滇同薯1号’〉‘师大6号’〉‘宣薯2号’。本研究将10个马铃薯品种聚为3类:‘丽薯6号’、‘滇薯701’、‘中薯20号’等3个品种抗寒性最强;‘滇同薯1号’、‘冀张薯12号’、‘青薯9号’、‘中薯18号’、‘合作88’等5个品种抗寒性中等;‘宣薯2号’和‘师大6号’这2个品种抗寒性最弱。综合评价结果与低温胁迫后植株霜冻损伤评分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通过对马铃薯抗寒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各抗寒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可靠的马铃薯抗寒性评价方法,为马铃薯抗寒性新品种选育及大规模马铃薯品种的抗寒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简介:马铃薯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探索适合该地区马铃薯品质提高的栽培技术意义重大。本论文以马铃薯为供试品种,设置了秸秆覆盖(JG)、双沟覆膜(SG)、膜际沟播(MJ)、全膜沟播(QM)、露地(CK)五个处理,分析了不同覆盖方式马铃薯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马铃薯干物质含量均值:MJ〉JG〉QM〉SG〉CK,淀粉含量均值:MJ〉JG〉QM〉CK〉SG,还原糖含量均值:CK〉SG〉QM〉MJ〉JG,维生素C含量均值:MJ〉SG〉JG〉QM〉CK。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对马铃薯品质的作用不同,但都有提高马铃薯干物质、淀粉、维生素C含量和降低还原糖含量的效果。经方差分析得出:干物质和淀粉含量,五个不同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维生素C含量处理MJ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还原糖含量,露地CK极显著得高于处理JG、MJ、QM、SG且四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经一元回归得出了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的回归方程:Y=0.782X1+0.061。
简介:研究不同类型马铃薯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以"陇薯3号"、"宁薯15号"、"农家1号"(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和"陇薯6号"、"青薯168号"、"宁薯14号"(低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取不同发育时期的块茎,分别测定淀粉含量、ADP焦磷酸化酶(AG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DBE)活性。6个马铃薯品种的AGPase、SSS、DBE酶活性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6个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现为"升高-降低",薯块重量为120-200g时,马铃薯淀粉总量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是各种酶综合作用的结果。
简介:该研究主要采用4种干燥方法加工马铃薯粉,并分析比较其加工品质.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马铃薯粉溶解时间显著低于热风干燥马铃薯粉,干燥前对马铃薯进行胶体磨均质处理制浆,可显著降低马铃薯粉溶解时间(P〈0.05);真空冷冻干燥马铃薯粉在亲水性、亲油性方面均明显高于热风干燥马铃薯粉(P〈0.05),而相同干燥方法中的马铃薯片和马铃薯浆干燥原料形式对马铃薯粉的亲水性、亲油性影响不显著(P〉0.05);马铃薯粉D10粒径、D50粒径、D90粒径、D97粒径最大颗粒等效直径由大到小分别是马铃薯片-热风、马铃薯浆-热风、马铃薯片-冻干、马铃薯浆-冻干,比表面积大小排序则相反;真空冷冻干燥马铃薯粉色泽与新鲜马铃薯相近,而热风干燥马铃薯粉L*、a*、b*值与真空冷冻干燥马铃薯粉、新鲜马铃薯则呈现显著差异(P〈0.0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外敷对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2月接收的74例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纳为班次研究对象,并遵照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参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区别性治疗。采用浓度为50.00%的硫酸镁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予以新鲜马铃薯进行外敷治疗,而后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就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临床疗效进行客观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与症状改善时间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68%。结论与常规性的治疗相比,采用新鲜马铃薯持续外敷药物渗出性组织损伤患者患处的皮肤,可在有效加快症状改善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大力借鉴与推广。
简介:利用内蒙古73个旗县气象站点1979—2013年的观测资料、历史干旱灾害资料、马铃薯产量数据和社会属性数据等,通过内蒙古马铃薯花期的降水距平干旱指标,确定了干旱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分布,结合承灾体的脆弱性、孕灾环境的暴露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内蒙古马铃薯花期干旱灾害的风险性进行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干旱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东北部、呼和浩特市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大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赤峰市部分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15.0%;干旱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南部和北部、赤峰市大部、通辽市西部和兴安盟大部地区,所占面积比例为33.4%;干旱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通辽市东部和呼伦贝尔市东南部,所占比例为31.8%;干旱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具有灌溉能力的河套灌区和辽河流域,所占面积比例为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