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采用韧带复合-筋膜交叉缝合联合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度POP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骶主韧带复合体-盆筋膜建腱弓交叉缝合 骶棘韧带悬吊术
  • 简介:目的评估关节镜下Inlay法及Larson法一期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伴后外侧复合损伤的效果。方法自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15例患者(15膝)经证实为后交叉韧带伴后外侧复合损伤,其中交通伤8例,重物砸伤3例,摔伤2例,运动损伤2例。均于关节镜下Inlay法同种异体跟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改良Larson法重建后外侧复合,术前、末次随访时均记录膝关节后侧、后外侧不稳定程度,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本组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患者膝关节后侧、后外侧不稳定程度较术前明显改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57.33±6.26)分提高至随访时(86.67±3.50)分(P<0.01)。结论一期手术对后交叉韧带和后外侧复合进行联合重建,有效恢复了膝关节后侧及后外侧稳定性,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膝关节 后交叉韧带 复合体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镜下骨-髌-骨复合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的方式和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期间接收的骨-髌-骨复合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随机单盲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基础组和探究组,每组38例。基础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探究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探究组的训练有效率明显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对骨-髌-骨复合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切实加强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于临床中。

  • 标签: 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 康复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后外侧复合损伤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膝关节后外侧复合损伤合并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联合重建术治疗,手术前后采用LKS与IKDC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进行评价,对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手术后患者的LKS和IKDS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重建手术治疗治疗膝关节后外侧复合损伤合并后交叉韧带断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联合重建术 后外侧复合体损伤 交叉韧带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带线锚钉十同种异体髌复合治疗陈旧性髌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20例陈旧性髌韧带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同种异体髌复合治疗加石膏托外固定;观察组行同种异体髌复合加双带线锚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股四头肌萎缩情况及X线片。结果观察组术后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股四头肌萎缩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双带线锚钉十同种异体髌复合复合体治疗陈旧性髌韧带断裂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

  • 标签: 双带线锚钉 同种异体髌腱骨复合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侧复合的解剖重建。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44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段期间内收治的,对这44例患者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行中后外侧复合解剖重建,观察分析其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44例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中,共有21例A型,占总数的47.7%,A型患者的术前胫骨后移程度为(16.2±4.8)mm、胫骨外旋程度为(17.5±4.3)mm,术后胫骨后移程度为(4.3±2.8)mm、胫骨外旋程度为(-2.5±4.6)mm,手术前后的胫骨后移程度和胫骨外旋程度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23例C型,占总数的52.3%,C型患者的术前胫骨后移程度为(14.5±2.7)mm、胫骨外旋程度为(17.4±6.3)mm、外侧关节间隙为(13.2±1.8)mm,术后胫骨后移程度为(4.5±3.6)mm、胫骨外旋程度为(-2.9±7.1)mm、外侧关节间隙为(7.6±1.7)mm,手术前后的胫骨后移程度、胫骨外旋程度和外侧关节间隙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行中后外侧复合解剖重建能够有效改善其膝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 多发韧带损伤 中后外侧复合体 解剖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束紧缩缝合治疗中央损伤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我们采用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束紧缩缝合治疗23例中央损伤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17.5 d。术后支具固定4周,6周后去除克氏针,在保护下开始手指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切口均Ⅰ级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25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患指均无疼痛、关节稳定,抗阻力试验均为(-)。手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5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双套圈经骨隧道交叉缝合加侧束紧缩缝合治疗中央损伤,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 标签: 腱损伤 治疗结果 外科手术 侧腱束紧缩
  • 简介:目的:评估筋膜重建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4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筋膜重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重建组),22例行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后第1天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尿控情况,以不使用尿垫作为完全尿控标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体重指数、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Gleaso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拔除尿管后第1天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尿控率分别为4.55%(1/22)、18.18%(4/22)、36.36%(8/22)、68.18%(15/22)、81.82%(18/22);重建组分别为5.00%(1/20)、25.00%(5/20)、70.00%(14/20)、85.00%(17/20)、90.00%(18/20);重建组术后3个月尿控率高于常规组(P〈0.05),其余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重建技术对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术后早期(3个月内)的尿控恢复可能有帮助,对远期尿控效果改善不明显。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尿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修补肘关节内外侧韧带复合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有效性。方法2006年1月-2012年8月,本院共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9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均为3型,5例行切开体外组装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2例行人工桡骨头置换术,2例行桡骨头切除术。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类,3例1型,5例2型,1例3型,其中6例行尺骨冠状突固定,所有患者均行缝合锚钉修补内外侧韧带复合,术后石膏固定3周,去除石膏,开始行肘关节屈伸,旋转康复训练。结果9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无再次脱位。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2例为优,6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连征患者,一般采取丝线修补外侧副韧带或者内侧副韧带,不能在韧带附着点原位有效固定,肘关节稳定性不能完全恢复,使用缝合锚钉在肌腱附着点原位加强缝合内外侧副韧带,伸肌总起点,屈肌旋前圆肌总起点,恢复肘关节稳定性,达到了很好的疗效。

  • 标签: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缝合锚钉 内外侧韧带复合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O-arm导航辅助下与C形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经皮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髂关节复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7月— 2019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髂关节复合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0~59岁,平均41.3岁。骨折按Tile分型:B1型7例,B2型13例,B3型5例,C1型5例,C2型2例。17例采用O-arm导航辅助下经皮髂螺钉内固定治疗(A组),15例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经皮髂螺钉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单枚螺钉置钉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采用Matta标准评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价末次随访时关节功能,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37个月,平均18.6个月。A组单枚螺钉置钉时间为(27.3±5.1)min,B组为(52.3±5.9)min(P<0.05)。A组术中透视时间为(43.3±3.2)s,B组为(64.6±5.4)s(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17.8±2.6)ml,B组为(20.7±3.1)ml;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4±1.4)周,B组为(14.1±1.9)周;A组和B组Matta标准评分的优良率分别为88%(15/17)和87%(13/15);A组和B组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的优良率分别为94%(16/17)和87%(13/15)(P均>0.05)。术后B组1例患者出现1枚螺钉稍突破椎体前皮质。两组均无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感染、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与C形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相比,O-arm导航辅助下经皮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髂关节复合损伤具有置钉时间短、术中透视时间短等优势。

  • 标签: 骨盆 骨折固定术,内 骶髂关节 导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上睑肌复合膜下折叠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美容科对33例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复合膜下折叠的方法进行矫治,观察分析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上睑弧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31例正矫,手术效果良好,睑裂对称,上睑弧度自然;2例轻度欠矫,3个月后再次行手术矫治,效果满意。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眼睑均能自然闭合,均未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提上睑肌复合膜下折叠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复合体 腱膜下折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筋膜鞘+提上睑肌复合缩短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方法 选取2020年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眼科手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患者30例(40只眼),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n=15。常规组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组采用联合筋膜鞘+提上睑肌缩短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的患者正矫率22(95.6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11(64.71%),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比,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70%)远远低于常规组的14(23.53%),组间差异P<0.05。结论 采用联合筋膜鞘+提上睑肌复合缩短术,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矫正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单一手术方式的方案,联合方案取得更为出色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联合筋膜鞘 提上睑肌 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应用棘突韧带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60因腰椎退行性病变行L4/5节段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开展随访活动,按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行保留后方棘突韧带的关节突关节切除椎间融合术,B组行保留L4上半棘突和L5下半棘突的部分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C组I行L4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术。对比三组病人术前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结果和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J0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C组的J0A评分较A、B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的完整性可有效减轻因腰椎融合术导致的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情况。

  • 标签: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棘突韧带复合体 临床效果
  • 简介: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重建常用自体替代为骨-肌腱-骨(bone—patellartendon—bone,BPTB)、股四头肌腱-髌骨(quadricepstendon—patellarbone.QTPB)、Hamstring。替代的固定有各式各样的方法,BPTB和QTPB通常采用内镶螺钉和挤压钉固定,Hamstring的固定方法有:缝合、内扣器、垫环器、固定锚、U形钉、钉板器、内固定器、横钉和内镶钉。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股四头肌腱 固定技术 BPTB 固定方法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探讨研究Dyract复合在修复楔状缺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楔状缺损患者113例273颗患牙进行分组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回溯式研究分析,随机分为Dyract复合、光固化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三组各91颗进行充填。结果在充填术后24个月对患牙的充填疗效进行评判,三组患者在修补成功率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且Dyract充填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并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充填物脱落、继发龋齿、磨耗严重以及牙髓炎或根尖炎。结论Dyract复合临床操作较为简单,在充填物脱落率、牙髓炎或根尖炎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低于复合树脂等技术,可在临床楔状缺损修复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固化树脂 楔状缺损 Dyract复合体
  • 简介:摘要2009年王琦教授提出九大体质,但崔应珉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单一体质的人群不多见,多种体质复合并存的情况多见,针对该种情况,崔教授提出他的见解及调理思路。

  • 标签: 体质 复合体质 形成 调理
  • 简介:目的探讨后方韧带复合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实施后路腰椎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L4~5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A组(30例)行保留后方韧带复合的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B组(30例)行切除后方韧带复合的PLIF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及改善率。术前、末次随访时测量腰椎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和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并进行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L3~4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例患者出现了L3~4节段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segmentdisease,ASD),B组17例出现了L3~4节段的ASD。其中A、B两组均有2例患者为有症状的ASD。术前两组患者X线片上L3~4椎间盘的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L3~4椎体滑移距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6例,2级22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B组末次随访时Pfirrmann分级1级4例,2级24例,3级2例,无4、5级病例。结论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保留后方韧带复合可减少术后早期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

  • 标签: 后方韧带复合体 腰椎 椎间融合术 邻近节段 退变
  • 简介: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由于机器的旋转撕脱力造成近侧指间关节脱位相当常见。这种损伤常会造成近侧指间关节掌板-侧副韧带复合损伤,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即将近侧指间关节复位后克氏针内固定加关节囊修复术,由于关节不能得到早期锻炼经常造成关节僵硬,后期功能差。本次研究47例患者应用微型锚钉治疗近侧指间关节掌板—侧副韧带复合损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近侧指间关节脱位 副韧带复合体 微型锚钉 损伤 应用 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