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疲劳是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持续疲劳会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同时使患者精力缺乏,失去康复锻炼的主动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文章就疲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评估量表、影响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后疲劳 危险因素 治疗 机制 抑郁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焦虑是患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文章就焦虑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预测因素、病理生理学机制、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患者。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分为PSD组(SDS评分≥53分)和非PSD组(SDS评分<53分)。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及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确定PSD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SD与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20例缺血性患者,PSD组39例(32.5%),非PSD组81例(67.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潜在混杂因素,梗死严重程度(优势比1.276,95%置信区间1.138~1.432;P<0.001)和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优势比0.300,95%置信区间0.098~0.916;P=0.035)是PS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是PSD的独立保护因素,高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与PSD发生率较低相关。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抑郁症 益生菌 胃肠道微生物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作为急性缺血性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静脉溶栓不但可以改善患者转归,还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机制影响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因此,深入探索静脉溶栓对PSD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围绕PSD的特点、静脉溶栓对PSD的可能影响、机制以及PSD的防治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抑郁症 血栓溶解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梗通汤辨证治疗麻木的疗效。方法:病例选自本院中2018年5月-2021年6月期间符合实验标准的脑卒中病人,录入该时段内我院中收入的脑卒中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进入恢复期,而患者存在明显的麻木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选择脑梗通汤对患者进行辨证用药治疗,在治疗完成,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记录所有患者的疗效。结果:在所有患者治疗完成,医务人员确认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气虚血瘀脑卒中患者麻木进行治疗时,选择脑梗通汤作为治疗药物,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临床上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脑梗通汤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一直呈上升趋势。抑郁(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会使患者情绪低落,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躯体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疾病预后。现代医学主要通过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但抗抑郁药物疗效欠佳,且有诸多不良反应,而中医针刺治疗PSD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有不良反应少、成本低等优势,因此被患者广泛接受。本文意在通过归纳总结针刺治疗PSD的文献,并分析针刺治疗PSD的规律、研究现状以及临床针刺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卒中后抑郁 针刺 文献
  • 简介:[摘要]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种因神经病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和并发症的总称。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肾积水、肾衰竭等并发症,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临床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不仅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对病人及其家人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影响,加重病人的医疗负担。近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使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得到了改善,使病人的死亡率大大下降。总结了近年来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为进一步开展康复护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标签: []脑卒中 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
  • 简介:摘要: 睡眠障碍是诱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发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的睡眠障碍与脑卒中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影响患者认知、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康复,而且还会增加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及增加脑卒中死亡率。因此需重视此类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改善病情。本文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及护理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 通过总结一例抑郁患者的的临床护理。根据患者的护理要点,我们主要采取曼陀罗绘画心理疗法及个性化康复计划等护理措施,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已治愈出院。

  • 标签: 曼陀罗绘画治疗   卒中   卒中后抑郁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对汉语失语症(PSA)的概念、病因、分类及经典大脑皮质定位、评估、汉语PSA失语症类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流程、治疗、康复、PSA产生及恢复的机制、预后及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阐述。本文强调了脑和血管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及神经心理学评估对汉语PSA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并提倡基于脑和血管解剖定位与语言区和语言障碍之间关系的"内外、前后二分法"为出发点,制定的汉语PSA的分类更适合指导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以"四要素"作汉语PSA的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制定出的流程图使汉语PSA失语类型的确定不再困难。有益于给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使患者受益。介绍了美金刚、吡拉西坦、多奈派齐等药物在PSA治疗的应用,美金刚治疗PSA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及作用机制,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机制。美金刚、吡拉西坦、多奈派齐等药物结合非药物疗法和康复训练,针对失语症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值得推荐。

  • 标签: 卒中后失语症 汉语卒中后失语症类型 二分法 四要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与急性缺血性患者认知损害(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对PSCI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估认知损害。采用多变量logistic分析确定血清BDNF与PSCI的独立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其对PSCI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511例急性缺血性患者,男性332例(65.0%),年龄(60.67±10.18)岁(范围49~80岁);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中位数5.0分(2.7~6.7分),前循环413例(80.8%);血清BDNF中位数11.54 μg/L(6.13~16.25 μg/L)。310例(60.7%)发生PSCI。单变量分析显示,PSCI组年龄、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基线NIHSS评分和血清BDNF与非PSCI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BDNF与PSCI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优势比0.514,95%置信区间0.356~0.807;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BDNF预测PSCI的曲线下面积为0.863(95%置信区间0.830~0.896;P<0.001),最佳截断值为10.78 μ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9%和86.8%。结论基线血清BDNF较高是PSCI的保护因素,对PSCI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对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治疗效果受系统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1年5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80例急性期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分2组,23例未接受系统康复治疗患者为参照组,57例接受系统康复治疗患者为研究组,对比治疗工作的应用效果。结果 接受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对比持平(P>0.05),治疗均有变化,且分值在研究组更低,对比出现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对患者治疗出现并发症几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临床对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应用系统康复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受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适合应用。

  • 标签: 卒中后急性期 治疗效果 系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呼吸训练在吞咽障碍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吞咽障碍患者98例,采用随机分配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吞咽功能恢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吞咽功能恢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抢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评分指标、吞咽障碍评分指标以及治疗效果评分。结果 治疗4周两组肺功能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观察组吞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P<0.05)。结论 强化呼吸训练在吞咽障碍康复具有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恢复吞咽功能。

  • 标签: 强化呼吸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循环缺血性(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PCIS)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梗死所致,约占所有缺血性的20%。PCIS的临床表现各异且通常缺乏特异性,目前常用的院前中量表不能充分反映其体征和症状,甚至影像学检查也不易检测到,导致在急诊环境下早期正确识别PCIS存在困难,误诊和漏诊率明显高于前循环缺血性。早期正确识别PCIS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急诊室PCIS的诊断错误因素,概述了提高PCIS识别和早期管理速度及准确性的策略和方法。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误诊 急诊室,医院 神经影像 决策支持技术
  • 简介:摘要谵妄是的常见并发症。谵妄与患者转归不良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对谵妄的筛查工具、预测因素和预测模型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谵妄 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
  • 简介:摘要:缺血性的后遗症是影响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发病机制仍未十分明确。研究表明,炎症机制导致的缺血梗死进行性加重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主要原因之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警报蛋白,参与脑卒中炎症机制及免疫反应过程。是预测脑卒中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标签: 缺血性卒中,HMGB1,炎症
  • 简介:【摘要】: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继发于脑卒中的情感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抑郁心境,它的发生与脑卒中事件密切相关,由于发病隐秘,加之部分脑卒中患者存在构音障碍或失语,有效沟通困难,这就使得抑郁症状通常不易被察觉,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无疑可以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治疗上,西医多选用抗抑郁药物,疗效并不理想,且存在消化系统和锥体外系等方面的副作用。中医药在治疗PSD方面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历代医家亦不乏研究,但仍存在观点不一、用药庞杂、疗效有偏颇等问题。气血理论在中医学理论占有核心地位,本研究创新性地从气血理论角度探讨抑郁的病机和治疗,旨在能为抑郁提供临床诊治新思路。

  • 标签: 气血理论 卒中后抑郁 气血失和 调和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