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清胃汤联合荜铃胃痛颗粒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此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清胃汤与荜铃胃痛颗粒。结果 观察组在胃脘痛症状显效率(87.5% vs 70.0%)、Hp根除率(85.00% vs 70.00%)以及总体疗效(95.00% vs 90.00%)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胃汤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Hp根除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疾病应用荜铃胃痛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的治疗效果。方法:共计取80例2019.7-2021.7期间院内收治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入组,并采取双盲式分组分为每小组
简介:【摘要】目的 对荜铃胃痛颗粒联合盐酸伊托必利及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9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用盐酸伊托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对患者展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荜铃胃痛颗粒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症状消失时间更早。(P<0.05)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奥美拉唑以及荜铃胃痛颗粒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有效率,同时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所用治疗方案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荜铃胃痛颗粒联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方面的总有效率、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荜铃胃痛颗粒联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内镜组织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加味七方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胃部疼痛、嘈杂、暖气、乏力以及大便不调等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七方胃痛颗粒可以显著的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铝碳酸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气滞胃痛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数据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MTL、GAS 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SS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气滞胃痛颗粒 联合铝碳酸镁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案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胃肠激素,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七方胃痛颗粒干预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TCMID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七方胃痛颗粒的药物化学成分及相关靶点,采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胃癌作用靶点,并获得药物-疾病共同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得到关键靶点,在Oncomine肿瘤数据库中分析关键靶点与胃癌的相关性。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疾病调控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的CluoGO插件和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验证药物分子和靶分子结合的可能性。结果获得七方胃痛颗粒的药物化学成分168个,胃癌作用靶点2 803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49个。药物-疾病调控网络中度值较高的化学成分为β-谷甾醇、芒柄花素、豆甾醇等。PPI网络中关键靶点为MAPK8、FOS、AR等,GO富集分析集中于凋亡信号通路中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正调控等,KEGG富集分析显著富集在细胞凋亡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分子与靶分子结合性好、构象稳定。结论七方胃痛颗粒可诱导与胃癌相关的基因、蛋白表达,影响激素水平、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激活凋亡信号通路来发挥主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远期疗效。方法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D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黛力新(观察A组),气滞胃痛颗粒组(对照B组),黛力新组(对照C组)各50例,气滞胃痛颗粒2.5g一天三次黛力新10.5mg早中各一片。治疗四周。120例完成随访三个月,根据症状消失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A组42例症状消失或好转34例总有效率80.9%,B组37例,症状消失或好转19例总有效率51.35%,C组41例症状消失或好转46例有效率58.5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优于单用气滞胃痛或黛力新,P<0.05,具有疗效稳定持久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9例予以莫沙比利胶囊5mg3/日餐前口服,气滞胃痛颗粒5g3/日口服。对照组39例予以多潘立酮片10mg3次/日餐前口服,健胃消食片4片3次/日口服。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18%),明显高于对照组(7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橼酸莫沙比利胶囊联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良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