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Evans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揭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例采用PFNA治疗的Evans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置于骨科牵引床上进行复位,C臂透视下证实复位满意,常规消毒、铺巾,利用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骨折进行固定。结果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床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3-7天患肢不负重情况下扶拐下地活动。随访13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周。1例主钉切出,无髋内翻、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结论PFNA在治疗Evans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明显优越性,治疗效果好,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Inthispaper,weconsideranonlinearsystemofreactiondiffusionequationsarisingfrommathematicalneuroscienceandtwononlinearscalarreactiondiffusionequationsundersomeassumptionsontheircoefficients.Themainpurposeistocoupletogetherlinearizedstabilitycriterion(theequivalenceofthenonlinearstability,thelinearstabilityandthespectralstabilityofthestandingpulsesolutions)andEvansfunctionstoaccomplishtheexistenceandinstabilityofstandingpulsesolutionsofthenonlinearsystemofreactiondiffusionequationsandthenonlinearscalarreactiondiffusionequations.TheEvansfunctionsforthestandingpulsesolutionsareconstructedexplicitly.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动力髋钢板系统(DHS)治疗老年Evans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临床体会。方法:2006年2月-2008年2月我院采用动力髋钢板系统治疗了18例老年Evans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52-76岁,平均63岁。并随访6-18个月,平均11.6个月。结果: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85min;术中失血300-1100mL,平均500mL。所有病例经X线片检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周。结论:应用DHS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Evans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顺利完成手术,疗效较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康复流程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Ⅲ、Ⅳ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3月— 2017年1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固定的20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EvansⅢ、Ⅳ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100例术后开始康复教育训练,术后下床时间>48 h(普通康复组),其中男38例,女62例;年龄65~75岁69例,≥75岁31例。Evans Ⅲ型49例,EvansⅣ型51例。107例入院即开始康复教育训练,术后下床时间<48 h(优化康复组),其中男43例,女64例,年龄65~75岁79例,≥75岁28例。EvansⅢ型63例,EvansⅣ型4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内固定断裂、股骨头切割、再次骨折及病死率、术后3,6及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平均11.6个月。普通康复组手术时间为(1.13±0.22)ml,术中出血量为(119.3±1.9)ml;优化康复组手术时间为(1.07±0.25)h,术中出血量为(121.6±1.2)ml(P>0.05)。优化康复组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坠积性肺炎6例,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1例,泌尿系感染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压疮0例)、术后3个月病死率(0)低于普通康复组并发症(坠积性肺炎19例,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8例,泌尿系感染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压疮4例)和病死率(5%)(P<0.05)。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内固定断裂、股骨头切割、再次骨折、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康复组术后3,6及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69.7±6.3)分、(80.2±4.6)分、(89.3±10.2)分]高于普通康复组[(53.6±5.4)分、(75.1±9.2)分、(77.5±7.5)分](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Ⅲ、Ⅳ型患者优化康复流程,入院即开始教育康复、术后下床时间<48 h早期康复,可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内科并发症和3个月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治疗EvansⅠ~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隐性失血做临床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分为EvansⅠ~Ⅳ四组。通过对比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Hb)计算四组类型的隐性失血的比例,所有患者均未输血。结果四组类型的骨折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指标组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性失血在四组中各占总失血量的79.9%,81.1%,83.8%,87.0%。结论虽然闭合复位PFNA髓内固定属于小切口手术,但隐性失血量在实际失血量中所占比例较大,应引起广泛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内固定术式治疗Evans-JensensⅠ、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9例Evans-JensensⅠ、Ⅱ型股骨间粗隆骨折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Gamma钉组)、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APFP组)、动力髋螺钉(DHS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四组不同内固定术式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内固定术式与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及复位稳定性的相互关系。结果四组固定方式愈合率、复位丢失率、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别。结论四种固定方式均能在Evans-JensensⅠ、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提供有效的生物力学固定。但PFNA内固定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符合微创原则。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并联合切除治疗青少年距跟联合(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足踝外科自2014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例(14足)青少年症状性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资料。男6例(8足),女5例(6足);双足3例,单足8例,左足7例,右足7例;年龄13~17岁,平均15岁。所有患者均采取TCCs切除后行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测量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负重正位X线距舟覆盖角(TCA)、距骨-第2跖列角(T-2MT),负重侧位X线距骨倾斜角(TH)、距骨-第1跖列角(T-1MT)。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足部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随访。TCA由术前平均22.3°(20°~26°)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0.5°(8°~13°);T-2MT由术前平均17.6°(16°~2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6.5°(5°~11°)。侧位X线TH由术前平均35°(25°~40°)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7.5°(16°~21°);T-1MT由术前平均15.5°(10°~22°)改善为末次随访时3.5°(2°~6°)。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56.5分(50~62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90.6分(75~95分),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0分(5~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2.0分(0~3分)。结论对于青少年TCCs合并严重前足外展畸形患者,联合切除后行Evans跟骨外侧延长截骨术可以有效纠正畸形,缓解症状,改善足部功能和影像学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螺钉治疗老年人重度骨质疏松Evans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最佳骨水泥量。方法选取2020年10月5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73岁女性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双侧髋部及股骨CT资料,导入Mimics 20和 Geomagic Wrap 2017软件构建右侧股骨三维模型。使用Solidworks 2017软件建立强化螺钉模型,并将右侧股骨三维模型与强化螺钉模型按照常规标准手术技术进行装配、组合;使用Geomagic Wrap 2017软件在组合后的模型上模拟EvansⅡ型骨折,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骨水泥量强化螺钉固定模型与EvansⅡ型骨折模型组装完成后,施加载荷。截取强化螺钉近端周围部分松质骨重新定义为骨水泥部件,按包裹水泥量的不同分别建立A模型(2 mL)、B模型(3 mL)、C模型(4 mL)、D模型(5 mL)、E模型(6 mL)5个模型组,设置材料参数、边界条件、施加载荷后储存为K文件,分别导入Ansys 2019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观察对比不同骨水泥量强化螺钉固定模型中骨水泥表面对股骨头近端松质骨的切割情况,股骨颈内翻、内旋角度,强化螺钉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股骨近端位移情况。结果A、B、C、D模型组骨水泥表面对股骨头近端松质骨切割最轻微,E模型组切割程度最严重。A、B、C、D、E模型组中股骨颈内翻角度分别为5.2°、6.0°、4.5°、5.1°、2.6°,股骨颈内旋角度分别为1.1°、1.4°、0.9°、1.0°、0.4°,其中E模型组股骨颈内翻角、内旋角均最小。A、B模型组骨水泥量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和主钉连接处;C、D模型组骨水泥量模型应力大部分集中于螺钉和主钉连接处,应力有向主钉分散的趋势;E模型组骨水泥量模型应力主要分布在强化螺钉的尾端,6 mL骨水泥量强化螺钉模型载入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后,在股骨大粗隆处出现新的骨折。A、B、C、D、E模型组中,股骨近端位移分别为7.7、8.4、8.2、8.1、13.7 mm;其中E模型组股骨近端位移最大,出现了骨水泥漏,且在强化螺钉模型载入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后,在股骨大粗隆处出现新的骨折。结论强化螺钉治疗老年人重度骨质疏松Evans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2~4 mL骨水泥量,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侧入路(DAMIS)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唐山市第二医院2017年12月—2021年12月手术治疗的100例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61例,年龄80~91岁。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分组:关节置换组45例,采用DAMIS半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组55例,采用抗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按照骨折端类型分组:稳定组50例,不稳定组50例。观察指标:(1)比较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术前发生患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基线资料;(2)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置入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比较稳定组和不稳定组中采用2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负重时间,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2周、6周、3个月、9个月)的Harris评分差异。(3)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观察内固定组有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关节置换组有无假体松动、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9~12个月,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的情况。(1)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稳定组中,2种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关节置换患者相比内固定患者的切口长度更短[9.6(9.3,9.9)与11.0(10.3,11.6)cm]、术后负重时间更早[2.0(2.0,3.0)与11.0(9.0,12.8)d],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不稳定组中,2种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关节置换患者相比内固定患者的术后负重时间更早[2.0(2.0,3.0)与87.0(79.0,95.0)d],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3)内固定组患者术后1.5~6个月骨折达到愈合标准,内固定物未出现松动及断裂等情况。关节置换组患者均未发生假体松动现象,无假体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1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麻痹症状,术后6个月左右症状完全消失。结论DAMIS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EvansⅠ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具有切口小、术后负重时间早、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高的优势,早期临床疗效较好。
简介:目的探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6年9月,对20例(25足)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的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应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及VAS疼痛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对比术前和终末随访的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跟骨外侧柱延长植骨愈合。术后20例(25足)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中足功能AOFAS评分、VAS疼痛评分、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可有效纠正畸形,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强化螺钉骨水泥髓内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Evans Ⅱ型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2020年10月5日收治的1例重度骨质疏松性Evans Ⅱ型左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CT资料。患者女,73岁,身高160 cm,体质量56 kg。将患者髋部及股骨的CT数据在Mimics 20软件和 Geomagic Wrap 2017软件中进行提取、优化,得到右侧股骨三维模型;运用Solidworks 2017软件画出内固定模型并参考标准的手术技术进行股骨模型装配。将装配好的模型在3-Matic软件中进行截骨得到Evans 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截取螺钉近端周围的部分松质骨设置为骨水泥部件,分别构建A模型[普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模型]、B模型(钉道强化PFNA内固定模型)及C模型(强化螺钉内固定模型)。按照患者CT数据及内固定的材质标准赋予相应的参数、条件,以及人体力学在股骨的受力及患者的体质量赋予载荷值分别储存,并利用ansys 2019软件中的Explicit Dynamics模块进行分析。观察指标:对比3种模型螺钉在股骨近端的切割程度、股骨颈向内翻角度、股骨颈内旋角度、应力在股骨的分布情况,以及股骨头近端移位情况。结果3种模型螺钉在股骨近端骨水泥表面均由螺旋刀片四周向远端发生切割、形变、沉陷,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C、B、A模型。股骨颈骨块内翻角度和股骨颈旋转角度,A、B模型均分别为0.37°和0.16°,C模型稍占优势分别为0.32°和0.15°。A模型应力主要集中在螺旋刀片和主钉交接处,B、C模型相较于A模型发生了应力转移,分散向骨水泥部位;C模型股骨骨折部分发生最大移位的距离为5.8 mm,相较于A、B模型(均为6.7 mm)减小。结论强化螺钉内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Evans Ⅱ型骨折较普通股骨PFNA及钉道强化PFNA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