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CD1d分子是CD1家族的一员,广泛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表面。CD1d可以将脂类或糖脂类抗原提呈给自然杀伤T细胞,使其活化并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研究发现,CD1d分子提呈抗原以及T细胞受体识别CD1d-抗原复合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方式。本文对CD1d分子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哮喘 CD1d 自然杀伤T细胞 抗原提呈
  • 作者: 乔宇 吴焕淦 黄艳 薛晓红 季亚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200030 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上海 2004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病科,上海 200437,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200030 针灸免疫效应重点研究室,上海 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病科,上海 20
  • 简介:摘要TSC22D1是TSC-22/Dip/Bun家族中的一员,在大鼠、小鼠和人类等不同种属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基因;其两个转录本TSC22D1.1和TSC22D1.2在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的调控中功能相反,与肿瘤增殖、凋亡等密切相关;不仅仅局限于参与肿瘤进程,且具有协调脂质代谢、诱导细胞衰老、参与细胞外基质重构等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TSC22D1的相关研究,使其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机制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TSC22D1基因 生物学功能 肿瘤
  • 简介:摘要:法医亲子鉴定案件中,关于STR基因座等位基因丢失现象屡见报道,但大多没有确定突变碱基的位置,文章通过多试剂盒检测及基因测序分析了一例等位基因丢失案件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法医物证学 亲子鉴定 D18S51基因座 等位基因丢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D-二聚体(D-D)水平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腔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的关系。方法抽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接受腔内介入治疗的116例LE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随访期间再狭窄发生情况并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调查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于入院时检测血清IL-1D-D水平,分析血清IL-1D-D水平与LEASO患者腔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治疗后随访2年,116例患者中,47例发生再狭窄,占40.52%;再狭窄组患者入院时血清IL-1水平为(0.75±0.12)ng/L、D-D水平为(0.63±0.10)mg/L,高于无再狭窄组患者的(1.26±0.21)ng/L、(1.05±0.16)mg/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D-D过表达与LEASO患者腔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发生有关(P<0.05)。结论血清IL-1D-D过表达与LEASO患者腔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发生有关。

  • 标签: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介入治疗 再狭窄 白细胞介素-1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叙述了HXD1系列机车转向架主要部件的主要技术特点、简化设计、寿命和质量保证期,详细分析了机车转向架的主要运行质量问题,并针对C5检修提出了HXD1系列机车转向架的C6检修原则和建议。

  • 标签: 电力机车 转向架 检修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1d后检测其血糖变化规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4月到我院分泌的产妇196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接受血糖检测,记录其低血糖发生率及生化血糖值、快速血糖情况。方法:经血糖仪测定,新生儿生化血糖值、快速血糖水平发病为(3.65±0.23)mmol/L、(4.21±1.03)mmol/L。其中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病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早产儿、剖腹产新生儿、正常新生儿,且低血糖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通过监测新生儿血糖变化,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其异常,为其治疗奠定了基础,对有效预防新生儿血糖异常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出生1d内 血糖变化规律 低血糖 检验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1d后检测其血糖变化规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4月到我院分泌的产妇196例,新生儿均在出生后接受血糖检测,记录其低血糖发生率及生化血糖值、快速血糖情况。方法:经血糖仪测定,新生儿生化血糖值、快速血糖水平发病为(3.65±0.23)mmol/L、(4.21±1.03)mmol/L。其中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的低血糖发病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早产儿、剖腹产新生儿、正常新生儿,且低血糖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通过监测新生儿血糖变化,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其异常,为其治疗奠定了基础,对有效预防新生儿血糖异常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出生1d内 血糖变化规律 低血糖 检验意义
  • 简介: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3D打印作为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材料逐层堆积的方式制造出实体的新型制造技术,在我国航天航空、生物医疗、先进制造和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市场急需掌握三维数字化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 标签: 3D打印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 人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评价3D Brainview T1W黑血序列对儿童大脑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名临床症状提示大脑静脉血栓或已被诊断大脑静脉血栓的儿童病例,25名儿童均在3.0 T磁共振仪上扫描3D Brainview T1W黑血序列和三维磁共振增强静脉血管成像序列(3D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 CE-MRV),其中10名儿童还扫描了颅脑常规MRI和相位对比法三维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3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 MRV)序列。两名高年资神经放射医生独立双盲阅读3D Brainview T1W和3D CE-MRV图像进行大脑静脉血栓诊断,诊断参考标准基于最后的临床诊断。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评价3D Brainview T1W序列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将3D Brainview T1W和3D CE-MRV获得的最终诊断结果与参考标准对比,分别计算3D Brainview T1W和3D CE-MRV序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95% CI。结果3D Brainview T1W序列具有非常高的观察者间一致性(k=0.95);3D Brainview T1W序列和3D CE-MRV序列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7.1%/99.6%和91.4%/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D Brainview T1W可直接观察血栓,提供的血栓细节及诊断信息更多。结论3D Brainview T1W能够直接观察到血栓,在儿童大脑静脉血栓诊断中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静脉窦血栓 大脑静脉血栓 卒中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并心衰前后,探究IGF-1D-D、cTnI、PCT水平的变化。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选择在我院接受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的60例小儿肺炎并心衰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其IGF-1D-D、cTnI、PCT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d后患儿的IGF-1D-D、cTnI、PC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并心衰后,可降低患儿的血清指标,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D-D cTnI PCT 小剂量多巴胺 磷酸肌酸钠 小儿肺炎并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退素D1(resolvin D1, RvD1)通过调控自噬途径减轻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后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国产雄性白猪19头,体质量30~41 k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即假手术(sham, S)组(n = 5)、CPR组(n = 7)与RvD1组(n = 7)。S组动物仅进行气管插管、血管置管等操作准备,CPR组和RvD1组动物经右心室电刺激诱发心脏骤停8 min后CPR 5 min的方法建立实验模型。于复苏后5 min时,RvD1组动物经股静脉注射RvD1 0.6 μg/kg,S组和CPR组动物给予等量溶媒。于复苏后1、3、6和24 h时,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和S100β蛋白(S100β protein, S100β)。复苏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NDS),然后安乐死并获取大脑皮层组织,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MP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p-mTOR)、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 I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LC3 Ⅱ)和p62。三组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事后检验。结果与S组相比,CPR组和RvD1组动物复苏后24 h NDS显著升高,血清NSE和S100β显著增加(均P < 0.05)。然而,与CPR组相比,RvD1组动物复苏后24 h NDS显著降低[(182±34)和(124±18),P < 0.05],在复苏3 h后血清NSE和S100β浓度显著减少[NSE(ng/mL):3 h为(23.1±3.8)和(18.0±2.2),6 h为(27.3±2.9)和(19.8±1.4),24 h为(28.1±1.3)和(15.1±2.1);S100β(pg/mL):3 h为(1 611±208)和(1 322±100),6 h为(1 825±197)和(1 410±102),24 h为(1 613±138)和(1 183±139),均P<0.05]。与S组相比,CPR组和RvD1组动物在复苏后24 h脑皮层p-AMPK与LC3II表达显著增加,p-mTOR与p62表达显著减少(均P<0.05)。然而,与CPR组相比,RvD1组动物在复苏后24 h脑皮层p-AMPK与LC3Ⅱ表达显著减少、同时p-mTOR与p62表达显著增加[p-AMPK:(0.28±0.08)和(0.17±0.03);LC3 Ⅱ:(0.33±0.09)和(0.21±0.04);p-mTOR:(0.13±0.02)和(0.16±0.02);p62:(0.16±0.05)和(0.22±0.02),均P<0.05]。结论RvD1减轻猪CPR后脑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AMPK/mTOR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有关。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脑损伤 消退素D1 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自噬
  • 简介:AbstractHepatitis D virus (HDV) infection causes the most severe form of viral hepatitis with rapid progression to cirrhosis, hepatic decompensation,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lthough discovered > 40 years ago,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is pathogen from both scientific and public communities. However, effectively combating hepatitis D requires advanced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joint efforts from multi-stakeholders. In this review, we emphasize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HDV virology, epidemiology, clinical featur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We not only highlighted the remaining challenges but also the opportunities that can move the field forward.

  • 标签: Hepatitis D virus Hepatitis B virus Virology Epidemiology Clinical impact Treatment Prevention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联合结肠镜治疗结肠镜下难以切除的良性肿瘤及早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研究方法。患者为男性68岁,1年前曾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pT3N1a。因结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40 cm处可见宽基底结节样隆起、大小1.8 cm×1.8 cm,呈浸润样生长,黏膜表面粗糙,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后病变抬举不良,考虑为结肠镜下难以切除性病变,癌变不能除外,病理示管状腺瘤,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于2022年4月11日采用外科手术治疗。首先,采用结肠镜定位结肠肿瘤并以纳米碳标记,在机器人下行肿瘤区域肠壁裸化及第一站淋巴结清扫(D1);然后,在机器人手术系统监视下,利用结肠镜自结肠腔内全层切除肿瘤;最后,采用机器人手术系统修复肠壁缺损。结果患者术后6 h饮水,12 h下床活动,24 h内排气并流质饮食,5 d后顺利出院。结论机器人与结肠镜优势互补,进行结肠肿瘤切除安全可行,微创效果明显。

  • 标签: 结肠肿瘤 机器人 结肠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BDG)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非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孢子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将其分为肺孢子菌PCR阳性组和肺孢子菌PCR阴性组,对其血清BDG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非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肺炎患者132例,其中肺孢子菌PCR阳性37例,肺孢子菌PCR阴性95例,肺孢子菌PCR阳性组的BDG水平高于肺孢子菌PCR阴性组[377.4(174.0,913.2) ng/L比28.3(14.6,74.3) ng/L,Z=7.73,P<0.001],BDG诊断非HIV感染者合并P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33,以BDG的诊断临界值为95 ng/L时,其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86.3%,阳性预测值为71.1%,阴性预测值为94.3%。恶性肿瘤患者中,其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6.4%。结论血清BDG在非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恶性肿瘤)合并PCP患者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和较高的排除诊断价值。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1,3-β-D-葡聚糖 免疫减弱宿主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1,25二羟维生素D3[1,25 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 ]及其可溶性受体(vitamin D receptor, VDR)在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该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布鲁氏菌病患者21例(布病组),将布病组又分为骨关节受累组(14例)和无骨关节受累组(7例);选取同期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2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布病组及对照组血清中1,25(OH)2D3及VDR的水平,分析其在布鲁氏菌病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布病组患者血清中1,25(OH)2D3及VD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4.84(177.90,286.72)] pg/mL比[286.05(272.15,304.67)] pg/mL,[2.28(1.81,2.91)] ng/mL比[4.07(1.99,6.77)] ng/mL,z值分别为-2.46,-2.19,P值均<0.05)};与骨关节受累组相比,无骨关节受累组患者血清1,25(OH)2D3及VDR水平都有所升高,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鲁氏菌病组血清中1,25(OH)2D3及VDR表达水平下降,推测维生素D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布鲁氏菌病的病理改变。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1,25二羟维生素D3 维生素D受体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1年复发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07月—2021年06月,纳入符合标准的100例行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入队列。对纳入队列的100例行NSCLC根治术患者为其1年的随访工作,每2月随访一次。进行维生素DNA受体基因多样性检测、血清1,25(OH)2D3浓度水平测定,结果:两组患者VDR基因Bsm1、Apal、TaqⅠ位点多态性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两组患者Bsm1、Apal基因型频率分布以及相应的B、b等位基因频率和A、a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患者T、t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非小细胞肺癌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