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mad4作为微小RNA(miRNA,miR)-301a调控的靶基因的证据,以及介导高糖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TargetScan和PicTar数据库寻找miR-301a的分子靶点。采用转染miR-301a模拟物、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25 μg,1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miR-301a和Smad4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道基因实验检测miR-301a对Smad4的调控,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10 μl/孔CCK-8溶液,2 h)测定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周期分析。两组数据的均数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荧光素酶报道实验均表明Smad4是miR-301a的靶点,上调miR-301a后,Smad4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同时上调miR-301a及Smad4表达96 h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升高1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301a可抑制Smad4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从G1期向S期过渡。在PC-3细胞,转染miR-301a前的细胞周期比例为G0/G1 62.60%,S28.00%,G2/M 9.40%;转染后为G0/G1 49.97%,S 41.04%,G2/M 8.99%(转染前后G0和S期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U-145细胞,转染miR-301a前G0/G1 65.16%,S 24.54%,G2/M 10.30%;转染后G0/G1 53.34%,S 36.67%,G2/M1 0.00%(转染前后G0和S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Smad4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的G1期缩短,S期延长,与过表达miR-301a的结果相似;过表达Smad4可阻断miR-301a诱导的G1/S期转化。结论miR-301通过下调靶蛋白Smad4的表达来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Smad4在高糖相关的前列腺癌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高糖 微小RNA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Smad4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 siRNA、TIMP-2 siRNA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smad 2/3/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期构建的TIMP-1 siRNA、TIMP-2 siRNA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组织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法检测smad2、smad3、smad4蛋白表达和相应的mRNA表达水平,并用正置荧光显微镜计数免疫荧光双标记TUNEL阳性细胞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IMP-1 siRNA组、TIMP-2 siRNA组中smad2、smad3、smad4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P值均< 0.05)。Western blot结果也显示相同趋势,TIMP-1siRNA组、TIMP-2siRNA组中smad2、smad3、smad4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少(P值均< 0.01)。TIMP-1siRNA组、TIMP-2siRNA组smad2、smad3、smad4的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P值均< 0.05)。免疫荧光显示TIMP-1 siRNA组(0.014 3±0.002 4)、TIMP-2 siRNA组(0.010 7±0.004 4)活化HSC的凋亡指数较模型组(0)、阴性对照组(0.002 4±0.002 4)增加(P值均< 0.05)。结论TIMP-1 siRNA、TIMP-2 siRNA促进了活化HSC的凋亡,对smads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肝纤维化 细胞凋亡 肝星状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ApcloxP/loxP+SMAD同源物4(Smad4)loxP/loxP双转基因小鼠模拟人散发性结直肠癌,观察Smad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将Apctm1Tyj/J小鼠、Smad4tm2.1Cxd/J小鼠与C57BL/6J小鼠(均购自美国杰克逊实验室)杂交和回交转换遗传背景形成杂合子小鼠C57BL/6-ApcloxP/-/J(记为ApcloxP/-)、C57BL/6-Smad4loxP/-(记为Smad4loxP/-),将ApcloxP/-和Smad4loxP/-小鼠杂交建系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出ApcloxP/loxP+Smad4loxP/loxP小鼠。通过小鼠结肠镜分别向ApcloxP/loxP+Smad4loxP/loxP小鼠和C57BL/6J小鼠(各12只)结直肠黏膜下注射前期构建好慢病毒LentivirusCre-IRES-Luciferase,腹腔注射荧光素酶D(D-luciferase)后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下成像并通过结肠镜动态观察成瘤情况。最后对小鼠瘤灶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成功培育出ApcloxP/loxP+Smad4loxP/loxP双转基因小鼠22只。在LentivirusCre-IRES-Luciferase诱导下发生突变并形成散发性结直肠肿瘤病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可通过IVIS系统及小鼠结肠镜动态观察其情况,至12周末成瘤率33%(4/12),C57BL/6J小鼠未观察到瘤变。两组体重分别为(22.58±1.21)、(21.36±1.01) 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P>0.05);日龄分别为(63±1)、(62±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1,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ApcloxP/loxP+Smad4loxP/loxP双转基因小鼠结肠组织在LentivirusCre-IRES-Luciferase诱导下发生癌变,成功模拟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证实Smad4抑癌基因的条件性敲除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 标签: 结直肠癌 Apc基因 SMAD4同源物4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蛋白4(MUC4)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脑膜瘤258例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65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MUC4、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孕激素受体(PR)、SSTR-2蛋白的表达,比较MUC4、EMA、PR、SSTR-2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情况。结果258例脑膜瘤患者中男性85例,女性173例,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WHO Ⅰ级脑膜瘤192例,WHO Ⅱ级脑膜瘤54例,WHO Ⅲ级脑膜瘤12例。MUC4在脑膜瘤的总表达率为67.8%(175/258),在各型脑膜瘤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上皮型46/46(100.0%)、分泌型3/3、血管瘤型44/45(97.8%)、不典型37/41(90.2%)、化生型3/4、微囊型2/3、沙砾体型7/11、脊索样型7/11、过渡型14/28(50.0%)、透明细胞型1/2、乳头型1/2、间变型4/9、纤维型7/52(13.5%)、横纹肌样型0/1。PR、EMA、SSTR-2分别在149例(57.7%)、173例(67.1%)、235例(91.1%)脑膜瘤中表达。另外44例EMA阴性脑膜瘤表达MUC4,4例SSTR-2阴性脑膜瘤表达MUC4。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肿瘤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SFT/HPC)、血管母细胞瘤、胶质瘤及室管膜瘤等MUC4均不表达。结论MUC4广泛表达于脑膜瘤,在脑膜瘤与其他非脑膜上皮来源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鉴别上具有较大的价值。

  • 标签: 脑膜瘤 黏蛋白4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环磷酰胺结合人免疫球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与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接收的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29例)采取环磷酰胺结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29例)接受人免疫球蛋白、环磷酰胺结合强的松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72.41%,观察组是93.10%,观察组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磷酰胺 人免疫球蛋白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 白细胞介素-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因腹痛、黄疸、肝功能异常等肝胆系统相关症状而就诊并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4检测的患者,探讨血清IgG4在非IgG4相关性肝胆疾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发现血清IgG4水平升高亦见于非IgG4相关性肝胆疾病(IgG4-RD)患者,性别和年龄可能对血清IgG4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随访IgG4-RD患者的血清IgG4水平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对IgG4-RD以及血清IgG4水平价值的认识。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4 IgG4相关性疾病 肝胆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RIPK4)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手术切除的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9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IPK4蛋白在96例乳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靶向RIPK4的小干扰RNA(siRNA)瞬时转染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同时以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空白细胞为对照,共分为3组:RIPK4 siRNA转染组、空白细胞组和阴性对照siRNA转染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试验和侵袭小室试验检测抑制RIPK4蛋白表达对MCF-7、MDA-MB-231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抑制RIPK4蛋白表达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IPK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71.9%,69/96),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21.9%,2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88,P<0.01);且RIPK4蛋白异常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17.524、40.697、9.458,P<0.05);靶向RIPK4的siRNA瞬时转染MCF-7、MDA-MB-231细胞后,CCK-8试验和侵袭小室试验结果显示,MCF-7、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降低;进一步试验表明RIPK4 siRNA抑制MCF-7、MDA-MB-231细胞中RIPK4蛋白的表达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表达随之下降,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增高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下降。结论RIPK4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抑制RIPK4蛋白的表达有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的EMT的发生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

  • 标签: 乳腺癌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4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车前子对腹泻模型大鼠小肠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氢氯噻嗪组和车前子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番泻叶灌胃法复制腹泻模型。车前子低、中、高剂量组灌胃0.95、1.90、3.80 g/kg车前子配方颗粒溶液,氢氯噻嗪组大鼠灌胃氢氯噻嗪混悬液9 mg/kg,按1 ml/100 g大鼠体重灌胃,连续灌胃14 d。实验结束后,记录各组大鼠粪便性状和大便次数,计算稀便率、平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采集小肠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中AQP4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车前子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稀便率[(50.89±6.17)%、(41.14±4.48)%、(36.37±4.81)%比(67.45±7.35)%]、平均稀便级[(2.16±0.34)级、(1.73±0.28)级、(1.52±0.25)级比(2.63±0.29)级]、腹泻指数[(1.10±0.19)、(0.71±0.11)、(0.57±0.12)比(1.77±0.24)]降低(P<0.01);小肠黏膜损伤程度、充血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现象均减轻;小肠组织AQP4 mRNA[(0.48±0.10)、0.69±0.12)、(0.97±0.15)比(0.21±0.03)]、AQP4蛋白[(0.59±0.08)、(0.64±0.09)、(0.78±0.11)比(0.32±0.05)]表达升高(P<0.01)。结论车前子可上调AQP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小肠对水的吸收、调节水液代谢,从而发挥止泻作用。

  • 标签: 腹泻 车前子 水通道蛋白4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XXC型锌指蛋白4基因(CXXC4)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10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5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组)CXXC4基因甲基化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设计合成靶向CXXC4基因的甲基化寡核苷酸转染至SGC7901胃癌细胞(转染甲基化寡核苷酸组,MON组),选择未转染甲基化寡核苷酸细胞为对照(未转染寡核苷酸,CON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细胞CXXC4基因甲基化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吸光度(A)值、细胞周期及凋亡、果蝇无翅基因(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c-Myc基因mRNA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或χ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NK-q法分别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胃癌组患者CXXC4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CON组(67.0%比14.0%,χ2=35.37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GC7901胃癌细胞中CXXC4为未甲基化状态。胃癌组患者CXXC4基因甲基化率在分化程度、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6、4.075、5.294、5.619,P值均<0.05)。MON组SGC7901胃癌细胞第1~6天A值、S期、G2/M期、增殖指数、Wnt、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t=7.324、9.238、8.789、11.233、8.018、10.383、27.899、34.461、21.432、20.137、31.654、27.439、36.87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XXC4基因mRNA表达、G0/G1期和凋亡率显著低于CON组(t=55.637、45.256、32.00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XXC4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因素有相关。CXXC4基因甲基化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凋亡。

  • 标签: 胃癌 CXXC型锌指蛋白4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信号通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n=32)和假手术组(n=32)。模型组通过结扎左侧颈外动脉、翼颚动脉及右侧颈总动脉制备颅内动脉瘤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血管。两组于术后3个月处死,采用电镜和HE染色法判断成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BMP2及下游磷酸化Smad1/5(p-Smad1/5)在两组大鼠前交通动脉复合体VSMCs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离体培养大鼠脑动脉的VSMCs,分为对照组、BMP2组(加入BMP2 100 ng/ml)以及Smad6+BMP2过表达组(转染Smad6过表达载体+BMP2 100 ng/ml)。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MP2、Caspase3及p-Smad1/5的表达情况。结果电镜和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血管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瘤样病变,且VSMCs发生明显的重构和凋亡,说明建模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中的Caspase3(0.25±0.03)和BMP2(0.12±0.03)相对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均为0.06±0.01)增加(均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P2(分别为:0.75±0.07、0.50±0.04)和p-Smad1/5(分别为:0.73±0.07、0.27±0.04)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均P<0.05)。TUNEL法检测离体VSMCs,结果显示BMP2组[(74.63±6.05)%]和Smad6+BMP2组[(45.92±1.08)%]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增加[(4.35±0.65)%,均P<0.01];但Smad6+BMP2组的细胞凋亡率较BMP2组低(P<0.01)。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BMP2组和Smad6+BMP2组的p-Smad1/5、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增加(均P<0.01);但Smad6+BMP2组的p-Smad1/5、Caspase3相对表达量均较BMP2组低(均P<0.05)。结论BMP/Smad信号通路在颅内动脉瘤中被激活,且可能通过BMP2上调p-Smad1/5进而促进VSMCs凋亡。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 肌细胞,平滑肌 细胞凋亡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结合蛋白4(GATA4)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并进行手术的NVM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4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构建GATA4过表达稳定细胞株,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ATA4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NF)-κB活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和NVM组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4的阳性细胞率评分分别为(0.86±0.04)和(3.52±0.20)分,染色强度评分分别为(0.93±0.06)和(3.44±0.31)分。与对照组比较,NVM患者心肌组织中GATA4的阳性细胞率和染色强度上升(t=5.870,P<0.05;t=5.195,P<0.05)。对照组和NVM组TNF-α的血清含量分别为(79.23±6.08) ng/L和(240.11±18.41) ng/L;IL-1β的血清含量分别为(45.25±6.17) ng/L和(193.40±13.31) ng/L;IL-6的血清含量分别为(56.98±6.06) ng/L和(177.44±14.58) ng/L。与对照组比较,NVM组患者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的血清含量上升(t=6.505,P<0.05;t=8.207,P<0.01;t=6.811,P<0.05)。绿色荧光蛋白(GFP)-NC和GFP-GATA4细胞GATA4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03和2.21±0.15。与GFP-NC细胞比较,GFP-GATA4细胞GATA4的mRNA表达上升(t=9.609,P<0.01)。NF-κB在GFP-NC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21±0.08和0.52±0.03,在GFP-GATA4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2±0.01和1.49±0.10。与GFP-NC细胞比较,GFP-GATA4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增加,细胞质内NF-κB的表达下降(t=4.739,P<0.05;t=8.877,P<0.01)。结论GATA4在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心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上调NF-κB活性和炎性因子的释放促进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发生发展。

  • 标签: GATA结合蛋白4 心肌致密化不全 核因子-κB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449a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首先构建携带miR-449a抑制剂、miR-449a mimic的质粒和携带KLF4 siRNA的病毒,并将其转染到血管平滑肌细胞当中,用即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49a的量,用Western blot检测KLF4的表达量,并检测表型转化相关代表蛋白SM-MHC、α平滑肌肌动蛋白、骨桥蛋白。同时,用CCK-8和细胞划痕试验来评估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状况。用免疫荧光检测蛋白表达量及细胞结构变化。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来证实miR-449a与KLF4之间的关系。结果实验发现,miR-449a的下调可以增加KLF4的表达以此达到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并增加其增殖和迁移能力。结论可以通过上调miR-449a降低KLF4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及降低其增殖和迁移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 (AQP4)抗体阳性儿童视神经炎(AQP4-PON)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确诊的AQP4-PON患儿14例2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眼眶MRI检查;行OCT检查10例15只眼,测量患眼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pRNFL)、黄斑区节细胞层+内丛状层(mGCIPL)厚度。采用基于细胞的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AQP4抗体和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随访时间28~ 59个月。分析患儿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14例患儿中,男性2例(14.3%),女性12例(85.7%)。平均发病年龄(13.3±3.0)岁。首次发病时,单眼10例,双眼4例。表现为视神经炎11例(78.6%),极后区综合征2例(14.3%),脊髓炎1例(7.1%)。伴眼痛10例(71.4%),同时合并自身抗体阳性5例(35.7%)。首次发病时间<2周时,眼底检查可见视盘水肿7只眼(38.9%)。发病时间3个月时,行OCT检查的15只眼,平均pRNFL、mGCIPL厚度分别为(62.33±11.07)、(54.17±5.42)μm。眼眶MRI检查结果显示,视神经呈长T2信号14例(100.0%),伴有T1强化病灶11例(78.6%)。首次发病时间<2周时,BCVA≤0.1者16只眼(88.9%),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BCVA≤0.1者7只眼(38.9%),≥0.5者9只眼(50.0%)。随访过程中出现复发11例,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末次随访时,14例中,累及双眼9例(64.3%,9/14),进展为视神经脊髓炎5例(35.7%,5/14);23只眼中,BCVA≥0.5者8只眼(34.8%,8/23)。结论AQP4-PON以女性患儿多见;视功能受损严重,易复发;部分患儿可进展为视神经脊髓炎。

  • 标签: 水通道蛋白质4 视神经炎 视神经脊髓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血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代谢产物N-[4-(4-氨基苄基)-苯基]乙酰胺(AcMDA)血红蛋白加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方法准确称取20 mg血红蛋白样品置于15 ml离心管中,加入10 μl 20 μg/L AcMDA-D8内标溶液,再加入1 ml 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37 ℃下水解0.5 h,经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后,真空浓缩至近干,乙腈复溶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1~25.00 μg/L,相关系数为r=0.999 6。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7和0.2 ng/g Hb;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1.0%~95.4%;批内精密度为4.5%~6.3%,批间精密度为3.7%~4.4%。结论该方法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GBZ/T 210.5-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5部分: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

  • 标签: 血红蛋白,加合物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N-[4-(4-氨基苄基)-苯基]乙酰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A(KDM4A)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构建高(KDM4A)、低表达(ShKDM4A#1,ShKDM4A#2)KDM4A的结直肠癌细胞株(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公司),同时设立对照组(NC,ShNC)。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KDM4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侵袭小室法(Transwell)检测KDM4A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高、低表达KDM4A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两组间统计学差异通过双尾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KDM4A高表达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率明显提高[(50.233±3.430)%和(35.417±4.501)%,t=3.900、2.942,P<0.05]。低表达KDM4A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抑制[(58.056±2.750)%和(57.386±8.228)%,t=4.558、4.419,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高表达KDM4A后穿孔细胞数[(304.000±62.466)个]比对照组[(64.000±20.833)个]增多(t=5.154,P<0.01);低表达KDM4A后穿孔细胞数[(47.333±13.573)个]较对照组[(93.667±18.874)个]减少(t=2.819,P<0.05)。KDM4A可以正向调节Cyclin D1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论KDM4A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

  • 标签: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A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迁移/侵袭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包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4的腺病毒并利用其骨骼肌内异位成骨特性,探索移植异位形成的自体骨进行骨缺损修补的体内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将BMP-4基因构建入AAV载体内,纯化出AAV-BMP-4。将AAV-BMP-4吸附于明胶海绵(Gelfoam)上并植入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饲养室饲养的SCID小鼠的股肌袋内,4周后进行AAV-BMP-4的活性测定。在小鼠背部皮下应用AAV-BMP-4,观察骨骼肌肉诱导异位成骨,待骨组织形成稳定后,取出这些骨组织移植入事先制备好的小鼠的颅骨缺损模型中,观察其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成功构建出纯化后浓度达5×1012 vp/ml的AAV-BMP-4病毒颗粒。病毒颗粒植入小鼠的股肌袋内可成功诱导异位骨组织的形成,小鼠背部皮下植入AAV-BMP-4+Gelfoam复合体后4周出现了少量的新生骨组织,骨量达1 cm×2 cm×2 cm。X线和MicroCT的检查均证实了小鼠的背部皮下骨组织形成。经修剪移植入小鼠颅骨缺损模型处的骨组织在植入缺损处后,没有出现异常增生的现象,而是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外形的轻微改建,颅骨缺损得到了良好的修复。结论体外构建的AAV-BMP-4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AAV-BMP-4+Gelfoam在骨骼肌肉中可有效诱导成骨,利用新生骨组织可以成功地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移植的骨组织植入颅骨缺损后未出现过度生长的现象,且与宿主骨结合良好。

  • 标签: 腺病毒 AAV-骨形态发生蛋白-4 诱导分化 骨缺损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XCL12/CXCR4/CXCR7 mRNA及其蛋白在子宫腺肌病(AM)患者子宫内膜与肌层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子宫全切及次全切术或病灶切除术,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AM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n=30)。选择同期于同一家医院接受子宫全切及次全切术,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n=30)。研究组患者术中留取在位子宫内膜及含异位病灶子宫肌层组织,对照组患者术中留取在位子宫内膜及子宫正常肌层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内膜及肌层组织中CXCL12/CXCR4/CXCR7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患者CXCL12/CXCR4/CXCR7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病例收集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5-KY004-08),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研究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组织CXCL1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05±0.01)与(0.24±0.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2±0.01)与(0.11±0.02),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7、P=0.014,t=3.196、P=0.009)。研究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CXCR7 mRNA表达水平为(0.007±0.0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02±0.000),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6、P=0.035);而在2组患者子宫肌层组织的表达水平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组织CXCR4 mRNA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及子宫肌层组织CXCL1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CXCR7蛋白表达水平为(0.88±0.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2±0.17),而在子宫肌层组织的表达水平为(0.69±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0.29),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6、P=0.046,t=-2.807、P=0.019)。研究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的CXCR4蛋白表达水平为(2.08±0.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9±0.87),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8、P=0.036),而2组患者子宫肌层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L12/CXCR4/CXCR7在A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XCR7有关。CXCL12在AM发病中存在转录后调节。

  • 标签: 趋化因子CXCL12 受体,CXCR4 受体,CXCR7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 子宫肌层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改变及其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KD患儿36例为研究对象,同年龄健康儿童28例作为对照组。KD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及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有效后4~5 d取血备检。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IL-4基因启动子、增强子Va组蛋白H4乙酰化和p300、CREB结合蛋白(CB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Ⅱ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CD4+ IL-4+)比例及CD4+ T淋巴细胞中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6(pSTAT6)、GATA结合蛋白3(GATA3)、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1)、Ⅱ型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Ⅱ)、磷酸化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1(pLAT1)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CD4+ T淋巴细胞IL-4、IL-5、IL-13、IL-4受体α(IL-4Rα)、Ⅰ型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TGF-βRⅠ)、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4(SOX4)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1.KD患儿Th2细胞比例、功能相关分子(IL-4、IL-5和IL-13)表达及IL-4基因启动子、增强子Va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冠状动脉损伤组(CAL)前述指标均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IVIG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对照组比较KD患儿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p300、CBP与IL-4基因启动子、增强子Va结合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300与IL-4基因启动子、增强子Va结合水平与后者表达均呈正相关(r=0.72、0.43,均P<0.05),经IVIG治疗后呈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AL组p300、CBP与IL-4基因启动子、增强子Va结合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对照组比较,KD患儿血浆IL-4水平及CD4+ T淋巴细胞IL-4Rα/STAT6/GATA-3、pLAT1/NFATc1表达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TGF-β水平及下游信号分子TGF-βRⅡ/TGF-βRⅠ/SOX4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CAL组血浆IL-4水平及CD4+ T淋巴细胞IL-4Rα/STAT6/GATA-3、pLAT1/NFATc1表达均高于NCAL组,血浆TGF-β水平及下游信号分子TGF-βRⅡ/TGF-βRⅠ/SOX4表达低于NC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IVIG治疗后呈不同程度的回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4基因组蛋白H4过度乙酰化可能是导致KD患儿免疫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川崎病 Ⅱ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组蛋白乙酰化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B4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对照组及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每组20只。模型对照组、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60 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3 d后,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以5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白头翁皂苷B4,2次/d,持续腹腔注射8周,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于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腹腔注射8周后,获取视网膜组织,行视网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及形态改变;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行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完整,形态清晰;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紊乱,各层变薄,细胞排列紊乱、稀疏;而白头翁皂苷B4治疗后的大鼠视网膜结构与形态好转;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弱(t=57.81,P<0.01),Bax表达增强(t=10.47,P<0.01),Bcl-2/Bax比值下降(t=23.98,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大鼠视网膜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强(t=41.07,P<0.01),Bax表达减弱(t=6.811,P<0.01),Bcl-2/Bax比值上升(t=14.7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Caspase-3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t=7.916,P<0.01),而糖尿病+白头翁皂苷B4处理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3 mRNA表达较模型对照组降低(t=6.22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头翁皂苷B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Bcl-2表达及下调Bax、Caspase-3表达有关。

  • 标签: 白头翁皂苷B4 糖尿 视网膜病变 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