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模拟放置内髂坐钢板和测量置钉的最大安全角度,探讨其疗效以及置钉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行改良Stoppa入路治疗的40例髋臼后柱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利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出单侧骨盆的3D模型。根据术前3D模拟结果钢板在螺孔相连位置折弯后,模拟跨过骨盆弓状缘放置,选取弓状缘下方的4个螺孔(s1、s2、s3、s4)进行置钉固定处理,经过各个螺孔在四边体表画一条钛板垂直线,经过该垂直线模拟出与四边体夹角为30°、45°、60°的置钉平面,测量各个螺孔与不同的置钉平面的最大置钉安全角度∠R,最大的螺钉长度为L。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质量(Matta评分判定)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男性螺孔s4在置钉平面30°的置钉安全角度大于女性(P<0.05);男性和女性的螺孔s1、s2、s3、s4分别在置钉平面30°、45°、60°的螺钉长度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25min(85min~18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0ml(350ml~670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优35例,良5例,随访期间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神经损伤、异位骨化、骨折再位移等)。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放置内髂坐钢板对患者的疗效较好,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不同螺孔不同置钉平面的安全置钉角度在不同性别上有所差异,而螺钉长度的一致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stoppa(正中)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Stoppa入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Majeed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中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改善骨盆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三踝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治疗,实验组给予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踝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的治疗中,应用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Stoppa入路改良引起的不稳定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不稳定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经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入路切口长度平均为(10.22±1.26)cm,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31.25±45.26)ml。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一般情况都比较好,且术后并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切口浅表感染等并发症,效果比较好。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4个月~12个月,期间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在不稳定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中,Stoppa入路的改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入路切口长度与术中出血量都相比于常规治疗方式有改善作用,应用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方直接入路(DAA)与行后外侧入路(PL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PLA方案,研究组65例患者,应用DAA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 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与直接前方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直接前方入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髋关节恢复快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外侧裂入路与经颞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象是2022年-2023年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的64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与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术后24h内行颅脑CT复查,评估两组血肿清除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两组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评估并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ADL分级。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等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清除血肿组织,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时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对患者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需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实施经桡动脉入路造影),对照组(60例,实施经股动脉入路造影),对比分析两组方案的效果与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方案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也更低,排尿困难的现象出现得比对照组更少,住院时间、压迫止血时间与穿刺肢体制动时间均相较于对照组更短,舒适度更高,数据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践中经桡动脉入路比经股动脉入路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更有效率,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恢复速度,确保患者术中各指标达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在相关治疗中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颅脑车祸损伤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8月-2023年8月的颅脑车祸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双盲法分为A组(20例,常规手术入路)和B组(20例,扩大翼点入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死亡率、植物生存率低于A组(P>0.05);B组重度残疾率低于A组(P<0.05);B组中度残疾率高于A组(P>0.05);B组恢复良好率高于A组(P<0.05);B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颅脑车祸损伤患者手术采用扩大翼点入路,能提高预后,降低死亡率、残疾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研究组),记录并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负性情绪评分更低,护理依从性更高,不良事件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可以帮助护士提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其对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颈低领切口入路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赤峰市医院甲状腺肿瘤病人80例,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侧颈区低领切口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颈前低领切口中间入路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嗓音和美容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第3天血清钙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VAS评分[(3.82±0.43)分比(5.55±0.50)分]及围手术期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7.5%比3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嗓音满意度及美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经侧颈低领切口入路,可以减缓术后颈前不适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切口隐蔽,病人术后嗓音满意度及美容满意度高,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血管介入术中经桡动脉入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外周血管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穿刺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桡动脉入路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经股动脉入路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时间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加压包扎时间、手术诊疗时间、穿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周血管介入术中经桡动脉入路具有明显优势,能缩短加压包扎时间、手术诊疗时间及穿刺时间,并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及对肘关节Mayo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两组肘关节Mayo评分,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改善肘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桡骨远端骨折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88例在我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直接掌侧入路,观察患者接受桡侧腕屈肌腱入路。对比两组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后腕关节活动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期间,桡侧腕屈肌腱入路的效果更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且活动范围更优,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