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喙锁韧带解剖重建与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患者资料,男35例,女29例;年龄19~68岁,平均50.7岁。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重建组30例(采用喙锁韧带解剖重建技术治疗),钩钢板组34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喙锁间距分离比、术后3、6、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钩钢板组患者手术时间[(74.6±22.0) min]和切口长度[(10.4±0.4) cm]均短于重建组[(95.6±20.8) min、(12.4±0.9) cm],但术中出血量[(90.2±5.3)mL]较重建组[(74.2±3.5)mL]多,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重建组的VAS评分[(1.8±0.5)、(1.2±0.3)、(1.1±0.2)分]、Constant-Murley评分[(85.2±4.6)、(91.1±2.6)、(92.1±2.2)分]均优于钩钢板组[(3.2±1.0)、(1.6±0.3)、(1.5±0.3)、(73.6±2.9)、(85.9±4.6)、(87.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钩钢板组患者术后喙锁间距分离比(抬高)(0.20±0.16)大于重建组(0.1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重建组未发生并发症;而钩钢板组7例患者发生术后肩关节疼痛。结论与钩钢板固定相比,喙锁韧带解剖重建技术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的固定效果更好,同时避免了应用钩钢板所带来的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蜱传脑炎患者的代谢情况,研究蜱传脑炎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并阐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基于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技术对呼伦贝尔地区的50名蜱传脑炎患者及39名健康组样本进行脂质组学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在样本中共检测出465个质谱峰,鉴定出磷脂及甘油酯等代谢物。对显著变化(P<0.01,VIP>1,FC>2)的差异物进行鉴定,共筛选出26种差异代谢物,与机体的抗炎等代谢通路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磷脂类整体趋于上调[log2(Fold change)>0],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等甘油酯类呈现下降趋势[log2(Fold change)<0]。且所得潜在标志物的AUC值为0.999,可用于疾病组与健康组的诊断。结论经病毒侵染后,人体内磷脂代谢及甘油酯代谢通路会发生一定变化,且所得差异代谢物可作为潜在标志物可用于蜱传脑炎疾病诊断,为疾病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糖(FDG)PET/CT双时相显像(DTPI)在探测主动脉移植物感染(AG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临床初诊为可疑AGI并行PET/CT DTPI患者42例,男35例,女7例,年龄(54±15)岁(22~79岁)。PET/CT图像质量分5级。对AGI诊断效能的评估采用半定量分析,记录病灶早期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延迟显像SUVmax和DTPI保留指数(RI,早期和延迟显像SUVmax变化的百分比)。以主动脉移植物感染管理协作组织(MAGIC)的AGI确诊依据为参考标准判断DTPI对AGI的诊断效能。结果27例(64%,27/42)患者确诊为AGI。AGI组RI值高于非AGI组[(26.7 ±18.9)%对(6.4 ±18.8)%,P<0.01]。以SUVmax≥6为最佳阈值,常规早期PET/CT显像对AG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9%、73.3%和83.3%。而DTPI延迟显像提高了对AGI诊断的敏感度(96.3%)和准确性(88.1%)。以DTPI RI ≥15%为最佳阈值提高了对AGI诊断的特异性(93.3%)和准确性(90.5%)。此外,AGI组56%(15/27)的患者均通过DTPI延迟显像提高了图像质量分级,从而可以更精确评价移植物感染灶的范围和程度。结论18F-FDG PET/CT DTPI较常规单次早期PET/CT显像改善PET图像质量,提高对AGI的诊断效能,更加精准评估AGI病灶的范围和程度,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征象联合影像组学模型鉴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和其他病毒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云南省15家医院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病毒性肺炎并接受胸部CT扫描的181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毒类型分为COVID-19组(89例)和非COVID-19组(92例);所有病例按7∶3的比例随机分层抽样分为训练集(126例)和测试集(55例)。从首诊平扫胸部CT图像中提取出肺炎征象和影像组学特征,分别建立独立预测模型和联合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连续净重新分类指数(NRI)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各种模型的诊断性能。结果联合模型由3个重要的CT征象和14个筛选的影像组学特征构成。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鉴别诊断COVID-19组和非COVID-19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4.4%,准确度为84.9%;在测试集中鉴别诊断COVID-19组和非COVID-19组的AUC为0.866,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78.6%,准确度为78.2%。联合模型在训练集中鉴别诊断COVID-19组和非COVID-19组的AUC为0.956,灵敏为91.9%,特异度为85.9%,准确度为88.9%;在测试集中鉴别诊断COVID-19组和非COVID-19组的AUC为0.943,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87.3%。联合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诊断COVID-19组与非COVID-19组的AUC值在训练集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3,P=0.015),在测试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3,P=0.083),进一步采用连续NRI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中联合模型较单独影像组学模型均具有正向改善能力(训练集:连续NRI为1.077,95%CI 0.783~1.370;测试集:连续NRI为1.421,95%CI 1.051~1.790)。校准曲线表明,训练集和测试集中,联合模型预测COVID-19的概率与观察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联合模型阈值概率0~0.75时,可获得大于0.6的净收益。结论基于胸部CT影像征象联合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诊断COVID-19和其他病毒性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内侧胫骨平台骨折(medial tibial plateau fracture,mTP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手术治疗的44例Wahlquist C型mTPF患者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简称单一入路组)和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简称联合入路组)。单一入路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0.71±11.28)岁;左侧14例、右侧7例;骨折位于前内+后内+后外象限19例、后内+后外象限2例。联合入路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51.00±10.07)岁;左侧18例、右侧5例;骨折位于前内+后内+后外象限22例、后内+后外象限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半脱位率和复位不良率、输血事件发生率、胫骨平台近端内侧角和后倾角;采用肌肉骨骼功能评估简表(short musculoskeletal function assessment,SMFA)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功能和疼痛。结果术中出血量联合入路组为(597.83±89.79)ml,单一入路组为(516.67±79.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03)。联合入路组输血事件发生率为17%(4/23),单一入路组为14%(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8)。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33个月,平均54个月。联合入路组术后膝关节半脱位率和骨折复位不良率均低于单一入路组(34.8% vs. 76.2%,χ2=7.59,P=0.006;30.4% vs. 61.9%,χ2=4.39,P=0.036)。两组术后胫骨平台近端内侧角和后倾角相近(86.67°±3.31° vs. 85.86°±4.36°,t=0.88,P=0.386;81.57°±3.22° vs. 83.90°±6.80°,t=1.44,P=0.162)。联合入路组术后SMFA和VAS评分分别为(20.52±11.04)分和(2.74±1.32)分,单一入路组分别为(31.19±16.79)分和(3.76±1.04)分,联合入路组疗效更佳(t=2.51,P=0.016;t=3.13,P=0.007)。结论采用前外联合后内侧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伴冠状面半脱位的Wahlquist C型mTPF的疗效优于单一后侧倒"L"形入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 glucose , TyG)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期间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行睡眠呼吸监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将患者分为无/轻度OSA组(AHI≤15次/h)和中重度OSA组(AHI>15次/h)。根据血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计算TyG指数,并将患者按四分位数分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重度OSA与TyG指数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TyG指数与AH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5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无/轻度OSA组66例,中重度OSA组89例;Q1组(TyG指数≤8.46)39例,Q2组(TyG指数8.47~8.78)39例,Q3组(TyG指数8.79~9.17)39例,Q4组(TyG指数>9.17)38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空腹血糖较高(优势比2.370,95%置信区间1.745~3.222;P<0.001)以及中重度OSA(优势比2.377,95%置信区间1.217~4.646;P=0.011)与TyG指数存在显著独立正相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AHI与TyG指数呈正相关(r=0.209,P=0.011)。结论OSA与缺血性卒中患者TyG指数独立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小型猪冠状动脉慢性进行性心肌缺血模型,动态评估血管进行性狭窄至闭塞过程中左心室(LV)整体功能、心室重构、心肌灌注和存活性的变化特点。方法中华小型猪8头(雄性5头,雌性3头;10月龄),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第1对角支分叉处以下1 cm处放置Ameroid环,建立慢性心肌缺血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4和8周)分别行门控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 SPECT/CT显像、门控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冠状动脉造影(CAG),动态评价LV射血分数(LVEF)、LV舒张末期容积(LVEDV)、L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室壁运动异常总积分(SMS)、室壁增厚率异常总积分(STS)、心肌总灌注缺损程度(TPD)、存活心肌面积(HM)的变化。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Bonferroni校正法分析数据。结果8头中华小型猪建模成功,7头完成术前及术后1、4和8周显像。显像示TPD进行性增大,在术前及术后1、4和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2.0%(0,33.0%)、(41.1±23.7)%、(49.3±24.5)%;H=17.03,P=0.001];HM在术前为100%,在术后1周[21.0%(6.0%,100%)]至4周[18.0%(3.0%,33.0%)]逐渐减少,8周[(23.0±15.4)%]较4周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09,P=0.004),但术后1与4周、4与8周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onferroni校正法)];LVEF逐渐降低,在术前及术后1、4和8周分别为(73.7±8.4)%、(63.7±19.1)%、(53.7±14.6)%、(49.9±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P=0.004);LVEDV[9.0(6.0,21.0)、(31.4±16.3)、(32.9±17.4)和(36.4±17.5) ml]和LVESV[(3.8±3.2)、(15.9±15.3)、12.0(10.0,17.0)和(19.3±10.9) ml]均随时间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8.58、10.51,P值:0.035、0.015);SMS及STS随时间均逐渐增加,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16.49、13.33,P值:0.001、0.004)。结论在冠状动脉慢性狭窄过程中,心肌灌注受损范围和程度逐渐加重,HM逐渐减少,相应的LV功能、心室重构逐渐恶化;之后,在血管慢性闭塞后心肌血流灌注有所改善,HM有所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分离提纯1株新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噬菌体,并对其基因组学信息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分离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63岁女性患者创面的MRSA(下称宿主菌)液,采用污水共培养法和双层琼脂平板法从该院污水中分离提纯得到噬菌体,并命名为噬菌体SAP23,观察噬菌斑形态。采用磷钨酸负染法将噬菌体SAP23染色,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蛋白酶裂解方案制备噬菌体SAP23 DNA,在Illumina NovaSeq PE150平台下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完成序列组装、注释、系统发生树等基因组学分析。将噬菌体SAP23液分别按10.000 0、1.000 0、0.100 0、0.010 0、0.001 0、0.000 1感染复数与宿主菌液共培养4 h后,采用点滴法测定噬菌体效价,筛选最佳感染复数,此处及以下样本数均为3。按测得的最佳感染复数取噬菌体SAP23液与宿主菌液分别共同孵育5、10、15 min后,同前测定噬菌体效价,筛选最佳吸附时间。按测得的最佳感染复数取噬菌体SAP23液与宿主菌液按最佳吸附时间孵育后,分别于培养0(即刻)、5、10、15、20、30、40、50、60、80、100、120 min,同前测定噬菌体效价,绘制一步生长曲线。取噬菌体SAP23液分别在温度为4、37、50、60、70、80 ℃下,在pH值为2、3、4、5、6、7、8、9、10、11、12下孵育1 h,测定稳定性。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储存的41株MRSA,完成噬菌体SAP23的宿主谱范围检测。结果噬菌体SAP23能在宿主菌双层琼脂板上形成透明噬菌斑。噬菌体SAP23头部是直径为(88±4)nm的多面体,其尾部长度为(279±21)nm、宽度为(22.6±2.6)nm。噬菌体SAP23基因组为全长151 618 bp的线状双链DNA,序列两端有11 681 bp的长末端重复序列,预测出220个开放阅读框,噬菌体可编码4个转运RNA,未预测出毒力因子或抗性基因,注释功能的噬菌体SAP23基因可分为5个组,GenBank登录号为MZ427930,噬菌体SAP23全基因组序列与共线性分析中的6个葡萄球菌噬菌体全基因组序列有5个局部共线区域,但在局部共线区域内部或外部存在差异。噬菌体SAP23属于Herelleviridae科Twortvirinae亚科Kayvirus病毒属。噬菌体SAP23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0 0,最佳吸附时间为10 min,潜伏期约为20 min,裂解期约为80 min;在4~37 ℃温度条件及pH值为4~9的条件中,稳定性较好。噬菌体SAP23可裂解41株MRSA中的3株。结论噬菌体SAP23为Herelleviridae科Twortvirinae亚科Kayvirus病毒属成员,潜伏期短,其对温度和酸碱耐受性好,可有效裂解MRSA,为不含毒力因子和抗性基因的新型烈性窄谱噬菌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期家长陪伴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儿麻醉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儿2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麻醉诱导期家长陪伴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合作度、身心应激反应、苏醒躁动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施麻醉诱导期家长陪伴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合作度评分、躁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段生理(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心理(焦虑)应激反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麻醉诱导期家长陪伴干预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儿护理中,能显著提升患儿麻醉诱导合作度,降低患儿身心应激反应,缓解患儿焦虑情绪,减少患儿麻醉苏醒躁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患儿麻醉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尿集聚蛋白羧基片段(uCAF)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性能评估并探讨其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健康体检者156例作为对照。记录患者临床基础信息、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肌酐值等,收集尿液标本进行尿肌酐、尿α1微球蛋白(uα1M)、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白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和uCAF检测。评估uCAF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最佳反应条件、线性范围、检测限和批内批间变异系数。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251例患者分为G1~G5期,分别为116、22、28、55和30例;再将1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G1~G3期)患者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A1亚组(79例)、A2亚组(48例)和A3亚组(39例),根据uα1M水平分为uα1M 亚组1(83例)、uα1M 亚组2(42例)、uα1M 亚组3(41例),根据uIgG水平分为uIgG 亚组1(83例)、uIgG 亚组2(42例)、uIgG 亚组3(41例)。采用Spearman法分析uCAF水平与eGFR、UACR、uα1M和uIg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uCAF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97~2 000.00 ng/ml,检出限为2.28 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1.15%、1.57%,批间变异系数为1.63%、5.78%,生物参考区间<95.35 μg/g Cr;(2)G1~G3期uCAF水平和阳性率(UACR≥30 mg/g)随着eGFR下降而升高,uCAF水平与eGFR值呈负相关(r=-0.543,P<0.000 1),阳性率由24.14%(28/116)升高至85.71%(24/28)。G4~G5期uCAF水平和阳性率随着eGFR下降而下降,uCAF水平与eGFR值呈正相关(r=0.495,P<0.001),阳性率由30.91%(17/55)降至23.33%(7/30);(3)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UACR的升高,uCAF水平和阳性率也逐渐升高,uCAF水平与UACR值呈正相关(r=0.602,P<0.001),A1亚组中uCAF阳性率达21.52%(17/79);(4)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CAF水平与uα1M、uIgG水平均呈正相关(r=0.757、0.596,P均<0.001)。结论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于检测CAF有良好的分析性能,是监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损伤和进展的生物标志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于武警河南总队医院行PCI治疗的105例STEMI患者,PCI治疗后随访6个月,以患者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作为短期预后观察指标并分组,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入院时均检测外周血CD3+、CD4+水平,分析外周血CD3+、CD4+水平与STEMI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PCI后随访6个月,105例患者中预后不良22例(20.95%),纳入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83例(79.05%),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外周血CD3+、CD4+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3+、CD4+低表达与STEMI患者PCI治疗预后不良有关(P<0.05)。结论外周血CD3+、CD4+水平与STEMI患者PCI治疗预后有关,外周血CD3+、CD4+低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风险较大。
简介:【摘要】: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气候变化,而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于降低未来灾难性后果的风险至关重要。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被认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的最有效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碳捕捉封存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