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可致多脏器受累,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这些症状主要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平滑肌、血管等受损有关,病理可表现为神经变性、平滑肌增生、Cajal细胞减少、血管壁嗜酸性物质沉积等,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糖尿病性肠病伴不全性肠梗阻病例,描述了临床表现及手术切除肠道标本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希望引起病理医师重视,通过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认识此类疾病。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累及皮肤,与麻风病(leprocy)均可引起以皮肤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变。现报道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麻风病同时发生在皮肤的罕见病例,旨在提示组织活检的必要性,以及精准诊断需要紧密结合临床和病理形态学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从而减少对于少见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癜风共病糖尿病危险因素,并构建、验证预测模型。方法110例白癜风共病糖尿病患者(共病组)及4 505例白癜风未共病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9月的病历数据库,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4倾向性得分匹配。匹配完成后,按照4∶1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筛选差异因素,构建预测模型,使用五折交叉验证进行内部验证,并通过测试集进行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UC)、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和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价。结果共病组107例与对照组428例成功匹配,训练集430例,测试集105例。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预测模型纳入白癜风病程[比值比(OR) = 1.04,95%可信区间(CI):1.02~1.07,P<0.001]、高糖/高脂/高盐饮食(OR = 3.19,95% CI:1.38~7.38,P = 0.007)、糖尿病家族史(OR = 23.23,95% CI:9.72~55.50,P<0.001)、代谢性合并症(OR = 12.53,95% CI:5.60~28.07,P<0.001)、自身免疫性合并症(OR = 5.89,95% CI:2.52~13.76,P<0.001)及肢端型白癜风(OR = 3.84,95% CI:1.45~10.19,P = 0.007)6个预测指标。五折交叉验证显示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训练集AUC为0.902(95% CI:0.864~0.940),验证集AUC为0.895(95% CI:0.815~0.974)。在测试集上应用构建的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AUC = 0.814,95% CI:0.715~0.913)、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P = 0.068)及准确性(灵敏度 = 0.810,95% CI:0.574~0.937;特异度 = 0.786,95% CI:0.680~0.865;阳性预测值 = 0.486,95% CI:0.317~0.657;阴性预测值 = 0.943,95% CI:0.853~0.982)。结论基于白癜风病程、肢端型白癜风、高糖/高脂/高盐饮食、糖尿病家族史、代谢性合并症和自身免疫性合并症6个预测指标构建的白癜风共病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及准确性,能够为筛查高危人群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病前管理证据。方法对国内外指南网及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证据进行筛选,并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AGREE Ⅱ)对纳入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按照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对适合GDM高危人群的推荐意见进行提取。结果共纳入14篇证据,其中指南4篇,共识2篇,实践指南5篇,诊疗标准3篇,形成了从疾病风险评估、产检指导、孕期体重和血糖管理目标、饮食指导、运动指导5个方面总结的29条适合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病前管理的推荐意见。结论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病前管理证据科学、可靠。
简介:摘要白血病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DR合并白血病的患者常首诊于眼科,其眼底除了会出现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微动脉瘤和视网膜出血、渗出等典型DR表现,还会合并罗斯斑等白血病视网膜病变的表现。其在微血管异常轻微的病变早期就可能出现大量视网膜血管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同时玻璃体积血、纤维血管增生膜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出现较早,病程进展迅速,视力预后不佳。白血病加重DR的原因包括高黏血症、恶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等加重视网膜缺血缺氧,肿瘤细胞直接浸润损害血管内皮,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治疗的影响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升高等多方面。临床上,须警惕迅速进展的DR患者是否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等危险因素,对已确诊DR合并白血病的患者,应及时尽早行眼科治疗并缩短随访时间,这是防止该类患者视网膜病变突然恶化、提高患者视力预后的重要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年杭州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流行特征,为HFMD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总结2016年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HFMD病例临床资料,同时调查患儿家庭环境和卫生因素以及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隐性感染情况。结果2016年杭州市儿童医院门诊报告HFMD临床诊断病例14 600例,住院病例1 492例,病例集中于5~7月份。1 492例HFMD住院病例中,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阳性1 374例,占92.1%,EV阳性例数中266例(19.36%)为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 group 71 type, EV-A71),151例(10.99%)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 group 16 type, CV-A16),957例(69.65%)为非EV-A71和CV-A16。调查与75名EV-A71阳性患儿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共108名,其中31份粪便标本EV-A71核酸阳性,占28.7%(31/108)。150例EV阳性的HFMD患儿中生后非母乳喂养54例,占36%(54/150);居住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的有83例,占55.3%(83/150);卫生条件差的有87例,占58%(87/150);家庭中成员数量3人以上的有112例,占74.7%(112/150);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有90例,占60%(90/150);有幼托儿童家庭中该幼托儿童近期患病的有36例,占64.3%(36/56),未接受HFMD健康教育115例,占76.7%(115/150)。结论2016年杭州市儿童HFMD感染以非EV-A71和CV-A16的其他型EV为优势血清型,家庭因素与HFMD发病和传播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stleman病与CTD共存时的关系,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疑诊CTD最终诊断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① Castleman病合并或模拟CTD 11例,占同期Castleman病患者的5.7%(11/194),发病平均年龄(51±17)岁,男性6例,女性5例;②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10/11)、发热(8/11)、浆膜腔积液(6/11)、关节肿痛(5/11)、脱发(2/11)、雷诺现象(1/11)、光过敏(1/11);③实验室检查表现为ESR增快(11/11)、低白蛋白血症(11/11)、hs-CRP升高(10/11)、IgG升高(7/11)、蛋白尿(5/11)、镜下血尿(5/11)、ANA阳性(5/11);④疑诊的CTD包括SLE 5例,IgG4相关性疾病2例,成人Still病2例;合并SS 2例;⑤ 11例均由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浆细胞型10例,混合型1例。结论Castleman病可出现发热、多浆膜腔积液、关节肿痛、蛋白尿等合并或模拟CTD的表现,诊断和治疗需谨慎,必要时行淋巴结或肿物活检,减少误诊误治。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注射百草枯(PQ)构建的帕金森(PD)小鼠模型的肠道时间依赖性改变,初步建立脑肠轴的联系。方法于2019年10月,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染毒4周(P-4)组、染毒6周(P-6)组、染毒8周(P-8)组、对照4周(C-4)组、对照6周(C-6)组、对照8周(C-8)组,每组6只。染毒组腹腔注射15 mg/kg PQ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20 g),每周2次。分别于初始状态(0周)及4、6、8周末次给药后,通过神经行为学测试(旷场、爬杆、悬尾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的情绪变化和运动功能;收集小鼠1 h粪便,计算粒数及含水量评估肠道功能状态;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区α突触核蛋白(α-syn)、酪氨酸羟化酶(TH),结肠闭锁小带蛋白-1 (ZO-1)、闭合蛋白(Occludin),炎症标志物分化抗原簇分子11b (CD11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神经元标志物β-微管蛋白-Ⅲ(βⅢ-tubulin)、α-syn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中脑黑质区TH表达水平及结肠神经元标志物βⅢ-tubulin和磷酸化(S129)α突触核蛋白(Ser129 α-syn)共定位。结果与初始状态(0周)和C-8组比较,P-8组小鼠爬杆测试得分和静止时间明显增高,活动总路程、平均活动速度、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1 h粪便粒数明显降低(P<0.05);染毒后,模型小鼠1 h粪便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P-4组和P-6组明显高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P-8组明显低于初始状态(P<0.05)。与对照组(C-8组)、P-4组和P-6组比较,P-8组小鼠ZO-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P-4组小鼠早期炎症标志物CD11b和IL-1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P-4组比较,P-6组和P-8组小鼠CD11b、iNOS、HMGB1和IL-1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P-4组比较,P-8组小鼠结肠βⅢ-tubul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α-syn和Ser129 α-sy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模型小鼠结肠Ser129 α-syn与βⅢ-tubuli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0.914 9,95%CI:-0.977 1~-0.708 5,P<0.001);Ser129 α-syn和βⅢ-tubulin在结肠肌间神经丛区域共定位随染毒时间逐渐增多。与对照组、P-4组和P-6组比较,P-8组小鼠中脑黑质区TH表达水平明显降低,α-syn和Ser129 α-syn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区Ser129 α-syn与TH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s=-0.971 6, 95%CI:-0.992 5~ -0.895 3,P<0.001)。结论通过腹腔注射PQ成功构建PD小鼠模型,且模型小鼠肠道功能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初步确定异常聚集的α-syn可能是沟通脑肠轴的重要物质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B病毒核抗原1(Epstein-Barr virus nuclear antigen1,EBNA1)对鼻咽癌细胞miR-34a/Notch1轴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阴性和阳性鼻咽癌细胞系CNE2、C666-1,CNE2细胞设置对照组、空转染组、EBNA1过表达组、miR-34a对照组和双转染组,进行不同的转染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NA1、Notch1 mRNA及miR-34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与CNE2细胞相比,C666-1细胞中Notch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miR-34a表达水平降低(P<0.05);转染EBNA1后,CNE2细胞中EBNA1、Notch1 mRNA表达水平、细胞OD值、S、G2/M期CNE2细胞比例及Notch1、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34a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G0/G1期CNE2细胞比例降低(P<0.05);进一步转染miR-34a后,CNE2细胞中以上指标的变化均被逆转(P<0.05)。结论EBNA1可能通过降低miR-34a水平,上调Notch1表达,对鼻咽癌CNE2细胞发挥增殖促进、凋亡抑制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LncRNA ZBED3-AS1调控miR-339-5p/Notch 1在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假手术(Sham)组和模型(Model)组大鼠模型,对大鼠的骨密度进行检查观测大鼠建模情况。分离大鼠成骨细胞,qRT-PCR检测细胞中ZBED3-AS1、miR-339-5p的表达。对Sham组和Model组大鼠成骨细胞进行分组后转染。CCK8、茜素红(AR-S)染色、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分化能力。FISH实验测定ZBED3-AS1在细胞中的分布。双荧光素酶报告证实ZBED3-AS1与miR-339-5p及miR-339-5p和Notch 1之间的关系。Western blot检测Notch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检测股骨骨密度发现,Model组大鼠骨密度明显低于Sham组大鼠(P=0.0 057)。与Sham组大鼠比较,Model组大鼠成骨细胞中ZBED3-AS1呈低表达,而miR-339-5p呈高表达(均P<0.05)。过表达ZBED3-AS1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而敲减ZBED3-AS1则能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均P<0.05)。ZBED3-AS1作为ceRNA调控miR-339-5p(均P<0.05)。过表达miR-339-5p能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而该作用可被ZBED3-AS1过表达部分挽救。Notch 1被证实为miR-339-5p的作用靶点,且干预ZBED3-AS1/miR-339-5p的表达能影响Notch 1的蛋白表达,ZBED3-AS1/miR-339-5p对成骨细胞的调控可能是通过Notch通路实现的。结论ZBED3-AS1能作为ceRNA调控miR-339-5p,进而影响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和抑郁在社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自我忽视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0年7~10月,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老年抑郁量表、老年自我忽视量表对549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2.0和AMOS 24.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结果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自我忽视得分依次为[(38.63±7.47)分]、[(64.30±14.57)分]和[(3.72±2.67)分],有抑郁症状者占31.70%(174/549)。自我忽视与社会支持(r=-0.597,P<0.01)和心理弹性(r=-0.557,P<0.01)均呈负相关,与抑郁呈正相关(r=0.675,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531,P<0.01),与抑郁呈负相关(r=-0.597,P<0.01)。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自我忽视(β=-0.485,P<0.05),还可通过心理弹性和抑郁间接影响自我忽视(β=-0.451,P<0.05);心理弹性和抑郁的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2.18%和36.00%。结论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可直接或通过心理弹性和抑郁间接影响自我忽视,应促进空巢老人多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其心理弹性,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自我忽视的发生。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目前除了大型老龄化以及重大疾病所带来的日常急救需求之外,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也提高了人们对院前急救的需求,以及上海作为大型老龄化城市之一,对院前急救的需求更迫切,矛盾也就更早的凸显出来的现状,采用文献分析法并基于上海市的医疗急救体系现状,对上海率先建立海陆空立体应急医疗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医疗服务体系整体发展迅速,应率先建立海陆空立体应急医疗体系。
简介:摘要线粒体病(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儿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儿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儿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