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城乡居民对"互联网+健康教育"的需求,识别"互联网+健康教育"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及平台设计应遵循的优先级顺序,助力健康教育精准传播。方法自2019年4月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市3个县市区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拟定功能项的重要性和居民对"互联网+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情况。数据回收后,基于Kano模型,运用Better-Worse系数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功能项识别发现平台的主要功能为14项;其中,隐私安全、无广告植入是平台的必备功能,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属于期望功能,界面美观、体验乐趣等属于无差异功能。Better-Worse系数计算证明此结果较为准确,而且具备期望功能居民的满意度较高,不具备必备功能则居民会有较大的不满意。结论"互联网+健康教育"平台设计应遵循使其隐私安全、无广告植入,操作简单、运行稳定、信息权威、损耗性低、功能全面、监管完善,免费服务、知名度高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完善各项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山医院透析中心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进行规律透析的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透析安排时间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外,还接受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以及临床生化指标调查并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血磷及促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磷、血钙以及甲状旁腺激素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其血磷和促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对全膝置换术后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113例住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使用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在医护全程诊疗模式的基础上成立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小组,制定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系统性、规范化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护理路径表并按路径表实施一对一互动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法。应用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3、7、14 d的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通过健康互动模式制定早期功能锻炼路径计划表在人工全膝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使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及术后14 d的患肢功能锻炼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患者的HSS评分在术后优于对照组(术后3 d t=0.67,术后7 d t=4.78,术后14 d t=3.63,均为P<0.05)。结论健康教育互动模式在全膝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应用,提高了患者进行术后锻炼的依从性,促进了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分析讨论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确定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一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是有积极作用的,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控制管理能力,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简介:目的:探究行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2年12月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合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较好(P<0.05)。结论:行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帮助调节身心状态,增加认知,高效治疗,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了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并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的护理,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健康教育,以便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状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患者在疾病知识理解、治疗配合程度、健康知识接受和满意度评估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他们的并发症出现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健康教育能够明显增强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治疗的配合程度,推动了健康知识的有效传递和接纳,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也大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健康教育应作为神经内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mGFR)与临床常用方法评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准确性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自愿参加测试的145例研究对象,根据eGFR值进行分组:1期[eGFR≥90 mL·(min·1.73 m2)-1,37例]、2期[eGFR 60~90 mL·(min·1.73 m2)-1,39例]、3期[eGFR 30~60 mL·(min·1.73 m2)-1,47例]、4期[eGFR 15~30 mL·(min·1.73 m2)-1,17例]、5期[eGFR <15 mL·(min·1.73 m2)-1,5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静脉注射碘海醇5 mL后,在注射后0、2 h和4~6 h间取血浆样本3次,测量血浆清除率,进行肾功能评估,并与常用的肾功能评估公式[MDRD、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KD-EPI、Cockcroft-Gault]进行比较。结果Ccr、MDRD公式计算eGFR值高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P<0.05),而Cockcroft-Gault、CKD-EPI公式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的相关性依次为CKD-EPI公式(r=0.923)、Cockcroft-Gault公式(r=0.832)、Ccr公式(r=0.798)、MDRD公式(r=0.738)。MDRD公式在1、2、3、4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P<0.05);Cockcroft-Gault公式在1、2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P<0.05);CKD-EPI公式在3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P<0.05);Ccr公式在3、4期中的eGFR值高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P<0.05)。在1~3期中,CKD-EPI公式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mGFR值的相关性最高(P<0.001)。CKD-EPI公式有相对较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偏差中位数及偏差四分位间距均较少,P20和P30符合率相对较高。结论CKD-EPI公式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公式计算的mGFR具有相关性,准确性高,其次为Cockcroft-Gault公式,而Ccr、MDRD公式在本研究中的相关性及准确性较差,在mGFR≤30 mL·(min·1.73 m2)-1中,各公式可能均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的相关性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方案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健康指导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取该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总评分、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视频联合情景体验健康教育方案能有效提高胃食管反流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患者胃反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是延缓认知衰退的最佳干预窗口期。知觉压力作为影响认知功能且可调节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引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及心理障碍,显著增加了认知障碍的发病风险,因而知觉压力管理逐渐成为认知障碍非药物干预技术研究和实践的新热点。文章就MCI人群知觉压力的现状,知觉压力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以及MCI个体知觉压力评估技术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以压力归因模型为基础,对知觉压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深入剖析了知觉压力干预方案对认知功能管理的作用机制与实践启示,以期为开拓MCI人群认知功能管理的新路径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简介:摘要认知障碍包括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多个临床过程,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尚无有效治疗方案,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手段显得至关重要。维生素D(Vitamin D,Vit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除了参与钙磷代谢,还参与许多骨代谢外的生物学反应,包括一系列神经系统调控过程。多项研究表明VitD缺乏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但目前对这种关联性的调节机制知之甚少,并且为了VitD的临床应用,仍需要解决VitD适用人群、用药剂量等问题,因此本文总结分析血清VitD水平对不同人群认知功能的影响、VitD干预性研究的进展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希望能为VitD治疗认知障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VitD缺乏与不同人群认知功能下降均相关,并且VitD能够通过减轻Aβ毒性、抗炎、抗氧化应激等多种机制改善认知功能,其补充疗法有望成为治疗认知障碍的重要手段,未来还需要大规模纵向队列研究来确定最佳给药剂量及疗程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症状健康体检者肺通气功能异常检出率及其小气道功能障碍(SAD)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8月—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610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的健康体检者肺功能检查结果,描述肺功能异常检出率;比较健康体检中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不同烟龄者、体重正常与肥胖者之间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SAD的危险因素;总结无症状健康体检者肺功能变化特点。结果610例接受肺功能检查的体检者中,肺通气功能异常总检出率为42.6%,其中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单纯SAD检出率分别为:16.7%、5.9%、2.5%及17.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70%者检出率为4.6%;吸烟者小气道功能指标: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呼出50%及7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50%、FEF75%)均明显低于非吸烟者,随着烟龄的增加进行性下降;吸烟是SAD的独立风险因子,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患SAD的风险增加了65倍;肥胖与SAD无关。结论无症状健康体检者肺功能异常率高,主要异常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SAD,吸烟是SAD的主要危险因素。